1.損耗過度
從臨床觀察來看,膝關節炎多發生于肥胖的中老年婦女,尤其是長時間穿高跟鞋的女士,超負荷的刺激,引起膝關節的關節軟骨面和相鄰軟組織慢性積累性損傷;爬山、騎自行車等戶外運動者持久行走或跑跳時,關節應力集中的部位受到過度磨損。兩者均使膝關節的間隙逐漸變窄,關節腔內容物相互摩擦,產生炎性改變,關節腔內壓力增高。異常的腔內壓刺激局部血管、神經,使之反射性地調節減弱,應力下降,造成作用于關節的應力和對抗該應力的組織性能失調。
2.退行性改變
這個很多人經常說“年齡大了,跟機器一樣,零件就磨損了”。由于中老年人的內分泌系統功能減弱,激素水平降低,骨關節系統隨之逐漸衰退。簡單概括就是軟骨的水分和營養減少了,使軟骨的彈性降低,于是關節軟骨面出現反應性軟骨增生,經骨化形成骨刺或骨贅。特別需要說明的就是膝關節做過手術或者受過外傷的,一般很少有完全修復的,多多少少都留病根兒,這到年齡大了都是會加快衰退的。
3.風寒濕侵襲
不管西醫中醫都這樣講,西醫講是病毒免疫,中醫講的是穿的少,風洞口、空調直吹,寒氣直入筋骨間,這些個都是積累性的,體質陽氣盛的發病較緩慢,陰寒體質的早早就開始痛了,其實這種類型的中醫全都歸到風濕病來治了。
膝關節間斷性活動疼痛、上下樓梯時明顯、不能蹦蹦跳跳、可有輕度腫脹、后期為持續性疼痛、勞累后加重、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突發跛行等。
通過今天的分享,大家知道了病因、知道了癥狀,那我們就要自己做到很好的預防,天冷戴個護膝,多穿個保暖褲,運動量不可過多,該減肥的減減肥……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