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滅亡后,天下大亂,皇族、士族紛紛逃到建康(今南京市),東晉政權建立。北方游牧民族趁機大舉南下,中國歷史進入了從未有過的大動蕩、大沖突、大融合時期。從劉淵建立漢國(后改為趙),到北魏統一北方的136年(304—439)時間里,先后有五個少數民族,建立十六個割據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又稱“五胡亂華”。
五胡是誰?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他們建立的政權都位于長江以北地區。以漢族為主的東晉占據了長江以南地區。
十六國的名字要一下子都記住,的確不容易。有一句口訣,可以幫助快速記憶:“一二三四五 夏國”,也即是:一漢、二趙、三秦、四燕、五涼,夏國(見下圖)。其中,漢族人建立的政權只有三個:前涼、西涼、北燕。
除十六國以外,還有西燕、冉魏、段國、代國、翟魏、仇池國、蜀、宇文部等八個小國,先后出現的政權總計達到二十四個。
五胡十六國時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兩個趙國大PK, 結果:后趙勝,前趙被滅。
前趙(304-329)建立者是匈奴人劉曜,后趙(319——352)創始人是羯人石勒。316年,劉曜攻陷長安,俘虜了晉愍帝,西晉滅亡。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僅僅12年后(328年),劉曜也被后趙俘虜,前趙滅亡。后趙的第三個君主石虎,是個著名的殺人不眨眼的暴君,為奪位殺死堂兄,為泄憤殺兩個兒子滿門。石虎死后,諸子爭位,開始自相殘殺。這時出了個超級猛男——漢人冉閔,一舉滅了石虎諸子,奪取政權。面對當時羯族人任意屠殺漢人的現狀,他下達了著名的“殺胡令”,漢族人應聲而起,反殺胡羯人二十余萬,建立冉魏國。3年后,被新崛起的鮮卑族政權——前燕所滅。
第二階段:前秦大戰前燕。結果:前秦勝,前燕被滅。
前秦(351-394)由氐族人苻健建立,前燕由鮮卑族慕容部的慕容皝創立。前秦第三位CEO苻堅,破格重用漢人精英王猛,曾創造了一年內連升五級的記錄。這對堪比劉備—諸葛亮的黃金組合,一路開掛,先后滅掉前燕、仇池、前涼及代國,公元376年統一北方。在統一的前一年,王猛病逝,遺言建議苻堅不要進攻東晉。
統一北方之前,前秦是這樣的:
統一北方之后,前秦是這樣的:
第三階段:淝水之戰后,北方再度分裂,后燕、后秦強盛一時,北魏崛起后統一北方。
強人苻堅統一北方7年后(383年),不顧王猛的遺言和群臣勸阻,執意討伐東晉,企圖一舉統一南北。支持攻晉的只有兩個人:鮮卑族的慕容垂、羌族的姚萇。結果淝水一戰,八十七萬秦軍對決八萬晉軍,卻慘敗而歸。苻堅投鞭斷流的豪言,變成了草木皆兵的結局。隨后兩位手下慕容垂、姚萇分別創立后燕、后秦。順便提一下,《天龍八部》中武功蓋世的高手慕容垂,就是這位后燕的開國國主。
苻堅對慕容垂、姚萇均有知遇之恩,但兩個人對于并淝水兵敗之后苻堅的態度截然不同:慕容垂心存感恩,不但沒有殺害苻堅,還將兵馬還給老領導,自己重新獨立創業;姚萇則不同,抓住苻堅后逼其禪位,遭嚴詞拒絕后,將苻堅縊殺于一座佛寺中。一代英主,就此隕落。
后燕連續滅掉翟魏、西燕,國力強盛。395年,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進攻剛剛崛起的北魏。參合陂一戰,北魏開國君主拓跋珪大敗后燕,太子慕容寶單騎逃走。后燕從此一蹶不振。北魏隨后將后燕的國土攔腰斬斷,后燕被分割為北燕、南燕兩個國家。
東晉劉裕滅了南燕(410年)、后秦(417年)后,于420年建立南朝宋政權。北魏先后攻滅北燕(436年)、北涼(439年),統一了北方。南北朝對立的局面,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