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有點太絕對,但卻是有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都在同時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這么說或許更準確—— 對于大多數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的血栓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應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復發風險。
阿司匹林和他汀有何功效?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用于抵抗血小板凝集,減少血栓風險的首選用藥和基礎用藥,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機理是能夠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減少血小板的凝集作用,起到抵抗血小板凝集,減少血栓病風險的作用。
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則是調節血脂,對于合并高血脂問題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他汀類藥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首選用藥,他汀類藥物通過抑制肝臟對于膽固醇的合成,從而降低體內的血脂水平,對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效果明確,同時還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控制好血脂,不但能夠減少血栓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還具有穩定斑塊,延緩動脈硬化等方面的多重作用。
對于血脂的控制,還要多羅嗦兩句,有時即使血脂不高,醫生也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這是因為血脂的控制目標同所造成的,對于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屬于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極高危人群,對于這類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目標是1.8mmol/L,而不是化驗單上的3.4,除了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要控制好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兩者的差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不超過2.6mmol/L,才算達標,因此,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極高危患者來說,血脂僅僅合格是不夠的,要做到達標,才能真正的穩定斑塊,減少相關疾病風險。
因此,對于血栓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同時服用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兩個藥物一個抵抗血小板凝集,減少血栓風險,一個調節血脂,穩定斑塊,同樣也可以減少血栓風險,從兩個方面雙管齊下,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對于某些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如出血性的腦卒中等問題,通常情況,是不用也不能夠服用阿司匹林,對于他汀類藥物是否需要服用,也要根據醫生的判斷來合理選擇。
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長期服用,需要注意用藥風險
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服用,通常都是需要長期應用的,雖然同時服用兩種藥物,可以有效的減少梗塞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但同樣也要注意用藥風險。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風險就是出血性的風險,由于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因此,人體的出血風險也會加大,對于有消化道潰瘍等問題的朋友,如果又不得不服用阿司匹林,一般建議再服藥的前12個月,加服胃黏膜保護劑,來預防消化道出血風險,另外如果服藥期間,出現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等問題,在排除其他原因影響后,也應考慮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所導致的風險。
他汀類藥物長期服用,同樣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風險,轉氨酶升高、肌肉痛(伴肌酸激酶升高),血糖代謝異常等,都是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如果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或發肌肉痛,檢查肌酸激酶升高10倍以上,都應該停服藥物。
那么對于停服藥物,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如何預防呢?一方面,可以合理的選擇替代藥物,如阿司匹林引起胃部不適,消化道出血問題,可以考慮換服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藥物,但這些藥物也并非對消化道和皮下出血等方面沒有影響,同樣也值得注意出血風險;另一方面,對于他汀類藥物,在身體不耐受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減低劑量服用,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如果血脂不達標,可以合服依折麥布,普羅布考等藥物合并控制血脂。最后提醒一句,不管是停藥、還是換藥,對于這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問題來說,一定要遵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