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017期 | 原創文 | 屹波讀書
拒絕工作,就是拒絕提升自己的價值。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要么以自己能力不行,無法勝任直接拒絕上司。又或者以手中急切工作為由,搪塞推脫掉。
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上司面前,只要選擇逃避拒絕,無論找什么借口理由,都是沒用的。我們這些伎倆,在上司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畢竟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一眼就能看穿。而且作為上司都是記仇的,當你屢次習慣性拒絕,時間一長,你的上司就會認定你一事無成,干脆放棄你。
巧吃“燙手山芋”是合格職場中人的“必修課”。
遇到這種困境,你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把這個“燙手山芋”接下來。
在職場心理學中,有一種“拆屋”效應。意思是:當對方首次提出一個很大要求,接著再提出一個較小要求時,我們就會很容易的接受后者。魯迅先生在1927年發表的《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就“拆屋”效應舉了一個實例。他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格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天窗了。
按照這套職場心理學理論,你會發現很多上司經常喜歡安排一些下屬根本無法完成的工作,其目的是一種管理策略:一方面牢牢占據主動權,方便后期施展恩威并重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這樣做也能給下屬實施壓力,迫使他們挖掘潛力,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因此,遇到上司安排難度極高的工作時,即使不 “主動請纓”,也不要斷然拒絕。我們要做的是先把工作接下來,即使最后完成的不夠好,可能也不會損失什么。如果你還能利用我給你提供的做事套路,全身心的將工作一步步推進下去,可能你最后的收益會超乎自己的想象。
職場應對“燙手山芋”的做事套路=表態努力+事前請示+事后匯報
做事套路第一步,表態努力:
在職場中,永遠是態度先行,能力次之。但很多人在對上司安排工作表態時,都會選擇拍胸脯承諾,把話說得很滿,用來迎合上司,向上司表態示好。在職場中,這種做法無異于自殺。原因1:本來事情就極其燙手,別人更是避而不及。你卻痛快拿下,還拍胸脯保證。你這種行為是要致同事于何地呢?就不怕引起公憤嗎?原因2:拍胸脯承諾,即視為向上司立下軍令狀,雖說完不成不至于性命攸關,但你后續的職場生涯恐怕要命途多舛了。
正確做法:謙虛表態+努力嘗試。你可以給上司這樣說:“領導,這件事情我做起來可能會很難,不過我會努力去做的,請領導放心。”
帶來好處:這種表態會給領導傳達兩層意思。第一層:這件工作很難,我不一定能完成,提前給您說好。第二層:你放心,雖然事情很難,但我會努力用心,態度上沒有問題。
利用這種表態方式,既可以規避“軍令狀”,又可以為日后無法完成上司安排的工作,提前找好說辭:畢竟自己很努力,但工作難度確實很高,超出自己的能力。
做事套路第二步,事前請示:
信任是難得易失的,費功夫積累,往往一時言行不慎就失掉了。在職場中,最忌諱上司對下屬缺乏信任。尤其是上司給下屬指派工作時,下屬遲遲不與上司溝通。時間一久,兩人之間便會產生隔膜和猜忌。
正確做法:事先計劃,做前請示。當工作接到手,就要提前做好周密計劃,推進有度,循序漸進。在做事之前,還要提前向上司請示。一方面讓上司了解我們的工作進度;另一方面也能通過上司的建議,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計劃,避免出錯。
事前請示帶來最大好處是:既能通過匯報,和上司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又能將上司的意志體現在工作當中,既滿足上司的優越感和領導欲,又能得到“免死金牌”——反正從頭到尾都是按照上司的安排行事,錯了也和我沒關系。
做事套路第三步,事后匯報
信任是暫時的,懷疑是永遠的。向上級匯報,最主要目的是獲取上司信任。同時讓上司及時了解自己的工作進度,避免工作內容出現偏差。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在一次節目中將人按照四象限分為了四種,其中他指出:最可怕的一類人不是懶惰愚蠢型,比它更可怕的是勤勞愚蠢型。因為愚蠢會讓人迷失方向,而此時的勤勞則會讓這個人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因此,每當我們做完一項工作時,都要及時向上司匯報,讓上司了解我們的工作進度。另外也能向上司申請工作支持和下一步指示,有助于我們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
在向上司匯報工作時,來意表明了,你的匯報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套標準又實用的“九步工作匯報法”,幫大家更好的表明來意,做到在匯報過程中游刃有余,占據主動。
“九步工作匯報法”
1.工作背景;2.工作目的;3.工作方向;4.關鍵環節;5.工作進度;6.遇到難題;7.采取措施;8.收到成效;9.下步計劃
職場無小事,件件都算數。
職場就是戰場。如果你單單把上司對你的工作安排看做成小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對于職場心理學中的“拆房”效應,很多上司都了解其作用,也深諳員工的心理,于是他們經常會故意分配一些超出下屬能力的工作,試探對方的反應,從而判斷此人是否可堪大用。如果你依然傻傻分不清形式,屢次拒絕。試問,你的上司怎么能相信你可以做好本職工作呢?
當然也不排除會有上司故意借此發難。
遇到這種情況,你就要分析上司安排的工作是否在你的職權范圍,能力范圍等。如果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比如你是負責銷售的,上司卻讓你到實驗室研發新品。如果是這樣的工作安排,十有八九你的上司就是想借此發難了。
不用怕,你不妨參考之前給大家提供的一套萬能拒絕公式=旁敲側擊+佯裝盡力+爭辯掩飾,力爭讓自己逢兇化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