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參與班級建設,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及優(yōu)勢,形成班級教育合力,共同呵護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和諧幸福的班級氛圍,我開展了以下探索與嘗試。
看點
01
家長日記促進成長
全國婦聯的調查顯示,我國約有八成的家長缺乏家庭教育知識,“80后”獨生子女家長對如何養(yǎng)育子女的問題束手無策、倍感困惑。引導家長自覺學習、不斷成長是班主任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我認為,引導家長撰寫家長日記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家長日記,是指父母用日記的形式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育兒心得、困惑以及思考,日有所記,記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通過不斷地觀察、記錄、思考、反省、感悟,不斷提升、完善自己,與孩子共同成長,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家長,帶給孩子和自己美好、幸福的時光。
例如,一位母親在日記中寫道:
有這樣一句話: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如果原件不好,復印件怎么可能好呢?今天反思,過往的教育言傳大于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如何樹立榜樣呢?我要從家長日記開始,每天堅持,給兒子做個榜樣,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加油!
我跟他(孩子)說,只要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寫家長日記這件事情讓我感覺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真不是一句口號,要真真切切拿出行動做給他看。教育的本質不是說教,而是引領,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今晚下班回家,看著他聚精會神寫著作業(yè),看在眼里喜在心頭。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也是我們母子協同作戰(zhàn)的成果。繼續(xù)努力!
開學已有一周,孩子的表現比之前好多了。暑假期間,他的貪玩著實讓我擔心開學后的狀態(tài),現在細細想來,他今天的表現和我的表現有一定的關系。我承諾堅持寫家長日記,無形中給了他一分力量,這份積極向上的力量也在激勵著我,讓我努力成為一個好家長,一個讓孩子又愛又敬的好媽媽!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今天我給他榜樣,他將來一定是我的驕傲,加油!
以前怕寫家長日記,總感覺沒有什么好寫的。通過一周寫下來,感覺到家長日記的美妙之處是在我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我現在也鼓勵他每天寫日記,相信他也會有所收獲,一定會!
……
從9月1日開學,到1月18日放寒假,這個母親每天堅持不懈,撰寫了一百多篇家長日記。母親的恒心與毅力、收獲與成長躍然紙上,孩子也在悄然改變。原先那個經常不寫作業(yè)、玩心重、成績一般的孩子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這本記載著歲月印痕的筆記本,成為過往美好溫馨時光的記憶。孩子對母親說:“媽媽,你要一直堅持為我寫家長日記,小學要寫,初中要寫,高中要寫,大學還要寫。如果我今后有機會當老師的話,也一定要讓我的學生和家長寫……”
母親在日記中寫道:
因為有了我的改變,才有了孩子的改變,我的堅持和付出在日記的字里行間獲得贊許和肯定。我們互相認同、彼此欣賞,收獲了母子的親密無間和不斷成長的喜悅,這份喜悅讓我們信心滿滿地去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zhàn)。
看點
02
家長講座拓展視野
一個班級有五十多個學生、一百多位家長,家長們從事著幾十種不同行業(yè)的工作,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這些都是引領學生成長的教育資源。我每周邀請一位學生家長到學校為學生舉辦講座。家長講座,為孩子們展現了一個立體生動的大千世界,讓孩子得以呼吸到書本之外的“新鮮空氣”,他們的心胸變得更加寬闊,精神得到更多的陶冶。
家長們用自己對真善美的理解,告訴學生生活的意義。這種“告訴”不是抽象的大道理,而是生動有趣的講座,是各行各業(yè)的精彩與魅力,讓學生們在經歷和體驗人生百態(tài)的同時,分享著深邃與高雅、雄偉與壯闊。
曾經擔任飛行員的家長驚險迭出的空中生活,讓學生們懂得了飛翔藍天精彩背后的艱辛與汗水;研究核電的家長引領學生一起感受中國核電領域的神奇與奧秘;“我的第一本古典音樂啟蒙書”給孩子們帶來了曼妙的音樂經典,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韻味;“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生活中的天文知識”“神奇的化石”“插花”等講座讓孩子們在驚嘆不已的同時增添了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激發(fā)了他們探索世界的欲望。
此外,從熟知古典文學的家長口中,學生得到了許多勉勵成長的人生箴言;從在港口工作的家長的講座中,學生了解到現代化的海洋運輸方式,世界著名港口的雄偉建筑讓他們驚嘆不已;從做眼科醫(yī)生的家長的講座中,學生知道了用眼衛(wèi)生,防護、自護等許多實用技能;“我們?yōu)楹涡枰囆g”“版畫的制作”讓孩子們感受構圖、制版、上色、印染的每一個過程,欣賞著自己親手做出的版畫,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藝術的無窮魅力,在藝術的世界里自由徜徉……
所有這些,都不是班主任一個人能夠做到的。家長講座不但使班主任的教育資源更加豐富,也讓孩子們的班級生活有了更多的樂趣。現在,家長講座已經成為我班所有孩子最期盼的一件事。
看點
03
親子共讀彼此鼓勵
親子共讀是以書籍為媒介,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提升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及理解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共讀,父母創(chuàng)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彼此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通過共讀,提高學生協調溝通能力,加強經驗傳承交流以及獨立思考和休閑娛樂的效果,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一個家長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寫完作業(yè),小嬌主動提出想和我一起讀詩,于是我放下手中的活兒開始和孩子一起讀。今晚我們總共讀了三首詩:楊萬里的《小池》、英文詩《The star》和卞之琳的《斷章》。我們對第三首詩的興趣最大,相互討論,到底是誰裝飾了誰的窗子,又到底是誰裝飾了誰的夢。雖然沒有討論出結果,但我們都挺開心。
之前一直勸孩子要認真閱讀卻沒有效果,可陪她看了一晚上書之后,我發(fā)現困擾我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了。從前建議她在書上做標注她從來不聽,今天孩子看我在書上做標注就悄悄地跟著學了。我感悟到,在教育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不應該當監(jiān)工,而應做引路人,不要去強迫孩子愛上學習,而要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孩子自覺自發(fā)地學習。以后我會多陪孩子讀書的。
看點
04
特別頒獎互相感動
我們班常常請家長為孩子頒獎,這對孩子是一種別樣的鼓勵。我還定期在班級評選“優(yōu)秀家長”,并召開隆重的頒獎大會。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頒獎,這對家長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激勵方式。親子互相頒獎能夠觸動雙方的心靈,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融,營造出一種和諧、溫暖的氛圍。
家長為孩子頒獎一般是在每周的家長講座之后,班級對該周評選出的各方面進步明顯、表現優(yōu)異的孩子進行單項或者綜合表彰。家長在頒獎時,會逐一點評,提出期望,并對班級提出積極建議,效果良好。
孩子為父母頒獎一般在每學期末,先由孩子在班級為自己家長申報“優(yōu)秀家長”獎項,再讓全班孩子評選出十名在撰寫家長日記、主動舉辦家長講座、參與班級活動、陪伴孩子成長等方面做得優(yōu)秀的家長。自己的家長當選“優(yōu)秀家長”后,孩子悄悄為他們撰寫頒獎詞,準備獎品。頒獎會上,聽著自家孩子誦讀的頒獎詞,看著自家孩子送上的小禮品,手捧獎狀的父母常常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請看兩則孩子寫給家長的頒獎詞:
恭喜你,媽媽。你的家長講座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在班里你被評為優(yōu)秀家長。同學們都覺得你做的講座淺顯易懂,事例生動有趣。現在同學們還在學習中經常用到你講的番茄計時法。還有,同學們覺得你的聲音洪亮,每句話都吐字清楚,普通話發(fā)音也很標準,讓人聽著很舒服。媽媽,雖然你不是全班家長中第一個做家長講座的,但是在我心里,你是講得最棒的。我以后也要和你一樣,大膽地走上講臺,展示最好的自己。
爸爸媽媽,恭喜你們被選為優(yōu)秀家長。這是你們努力的結果。你們是我的驕傲,是我的榜樣。我要向你們學習,做一個愿意付出、樂于幫助別人的人。忘不了你們每次為我忙前忙后的身影,忘不了你們在休息時為我查找資料的身影,忘不了你們在班級活動中積極主動的身影。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看點
05
家庭運動其樂無窮
由于種種原因,許多孩子的身體素質堪憂:部分體能指標呈下降趨勢,超重及肥胖檢出率、近視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
在班級開展各種有趣的體育運動的同時,我把運動擴展到孩子們的家庭中,通過家長QQ群宣傳、評選優(yōu)秀家長、評選“特色運動家庭”等多種方式,讓父母認識“家庭運動”的重要性,陪伴孩子開展一些有益于兒童成長的運動。
“家庭運動”不僅加深了孩子與父母的親情,并且強健學生的體魄,振作學生的精神,鍛煉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
以下是兩則鍛煉記錄:
今天跳繩前,女兒像平時一樣緊緊地擁抱著我,同時喊著“袋鼠媽媽和寶寶一起去跳繩咯”。這樣的游戲我們天天樂此不疲地做著,樂在其中。接著我們一起熱身,一起活動。天天運動讓我們很享受,運動是最好的休息和調整,一張一弛,一方面增強了體質,一方面也調整了情緒,實乃受益匪淺啊!
孩子,記得三年級時你的跳繩考試還要補考,一分鐘只能跳三五十個,現在經過一年的堅持,你的進步讓我和爸爸驚喜,你現在已經能跳到一百八九十個了。通過這件事情,你也感受到了運動的樂趣,同時不知你是否也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希望你在面對其他困難時也能夠像練習跳繩一樣做到堅持不懈。
看點
06
表率垂范彰顯奇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榜樣,父母的示范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對孩子的示范作用是全方位、立體化的。
據我觀察,大凡在學校愛動手打架的孩子,家里必定有愛動手的家長;做事三心二意的孩子,家里大多有不能堅持的父母。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從父母自身做起,身教永遠重于言傳。父母應該成為孩子高尚人格、文明舉止行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樣。
我們班有一位抽了28年香煙的父親,通過堅持撰寫家長日記,認識到自己的不良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之后,決定做兩件事情,一是戒煙,二是陪孩子一起看書。
戒煙的過程漫長而痛苦,但是他始終告訴兒子:“爸爸戒煙跟你改正毛病是一個道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發(fā)自內心地自覺改正!”經過兩個月有計劃的戒煙行動后,父親終于徹底戒煙。兒子非常高興,說:“爸爸很誠信,他說一定會戒煙,果然戒了。雖然不時還很難受,還干嘔,但爸爸挺住了!”爸爸告訴兒子:“沒有香煙的日子其實很輕松,感謝你和媽媽的支持與鼓勵,28年的習慣從此發(fā)生了改變,我一定會堅持下去,不讓尼古丁卷土重來。”
父親堅持戒煙、陪伴兒子讀書,母親堅持陪伴孩子運動,夫妻兩人搶著寫家長日記,這個家庭父慈子孝,其樂融融。這份自覺堅持、這種意志品質、這樣的榜樣力量是這個孩子乃至我們班級的一筆巨大財富。在父母的影響下,這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能堅持到底,不怕挫折和失敗,不斷挑戰(zhàn)和超越自我,不僅學科成績進步顯著,跳繩居然可以連續(xù)跳“雙飛”三分鐘不斷,這需要怎樣的意志力才能做到呀!期末,四年級的他竟然戰(zhàn)勝六年級的運動員大哥哥,以單跳、雙飛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入選了學校參加區(qū)運動會的運動員名單。
實踐證明,讓越來越多的家長懂得孩子成長絕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事情,家庭、父母的責任至關重大。正如一位家長在日記中所寫的:
孩子不難教育,難的是我們做不到,難的是我們改不了。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其實父母首先應清晰認識我們是怎樣的人,才能點滴養(yǎng)成,潛移默化。
欄目:家校合作
作者:郭文紅 江蘇省南京市芳草園小學210036
責編: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