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跟親們介紹了美國的種族分布,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德裔,每十個人就有一個德裔。曾經有一段時間,德語在某些州也是官方語言,只是德裔為了融入美國社會,改說了英語,對他們來說,改說英語太容易了,因為英語跟德語的關系,就跟簡體字跟繁體字的區別一樣。
而賺錢最多的是印裔。印裔在美國的成功,是因為移民美國的印裔原本在印度大多都是高種姓的人,他們來到美國,很多任職于高科技企業,受教育程度也最高。
在政治上取得成功是愛爾蘭裔,美國三分之一的總統來自愛爾蘭,這是因為愛爾蘭人當年是很多城市的最大單一族裔,又很抱團,所以一度控制了很多美國城市。
今天來聊一聊,美國最會生的種族。
現在國與國的競爭,其實也是子宮的競爭,誰的生育率高,誰就有可能在未來占有優勢。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在發達國家,它的人口數是最多的,達到了三億。唯一能跟美國抗衡的就是歐盟。但歐盟人口下降趨勢很明顯,有人估計,到了2050年,美國的人口將超過歐盟。
那么,在美國內部,那些族裔特別能生呢?我們的華裔在美國的生育率怎么樣,能不能從少數族裔變成多數派呢?
根據美國數據顯示,現在最不能生的就是亞裔。
亞裔在美國的收入是最高的,我們前些天也講了,美國收入前四的族裔都來自亞洲,第一是印裔,第二是南非裔,第三是菲律賓裔,第四是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華裔。
但是亞裔的出生率只有1.69,倒數第一。
這其中華裔的出生率就很低,為什么華人到了美國不生孩子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有土地就有孩子,擁有土地的人往往會愿意多生孩子,因為生孩子的成本很低,這也是農村生育率高于城市生育率的原因。
而華人到了美國,基本上是生活在城市的基層工作人員,或者是中產階級,很少能夠擁有農場。生育對華人來說,也是相當大的負擔,雖然有各種補助,但城里人都需要上班,怎么照看小孩就是大問題。
這一點在美國白人身上也類似。美國白人的生育率在1.719,不算高,但很大部分是被城市白人拉低了,擁有農場的中西部地區的白人,還是愿意生很多的,大家可以看布什家族,三代就生了一大堆。
華人不生孩子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傳統思想影響。
華人不是重視傳宗接代嗎?怎么反而不生呢?
就是因為華人通常自認對女子有相當大的責任感,生下孩子,不但要包到大學畢業,以后出社會了還要管,而美國白人社會,通常是管到畢業就差不多了,很多連大學學費都不會管。
相比較而言,生一個孩子在白人眼中,心理負擔就比較輕,而在華人心目中,那是一輩子的責任,一直管到自己死,這樣沉重的心理負擔,反而讓華人不愿意多生。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華人,全世界的華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四個地區,都是華人社區。墊底的新加坡,只有0.83,中國澳門地區只0.85,中國臺灣地區是1.13,香港是1.19.
亞裔因為在美國擁有土地最少,大多居住在城市,所以生育率最低。那些希望華裔拼命生,然后成為美國多數族裔的親們可以歇歇了,華裔變美國多數派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再看美國黑人生育率,現在世界上最能生的國家基本都在非洲,像尼日爾,安哥拉,馬里等,現在非洲的總人口才只有12億,不如中國。但非洲新生兒非常多,到了2025年,非洲青年人將占全球青年人的四分之一。可以說,地球人口增長就指著非洲了。
但是,在美國的黑人卻是所有黑人中最不能生的。其出生率只有1.82,遠低于他們的非洲同胞,原因很簡單,城市化將人口聚集,但又會遏制人口出生率。
美國黑人的出生率基本跟美國白人出生率持平。幾十年來,黑人的人口比例并沒有上升。
真正上升超快的是拉美裔。美國平均出生率是1.8,而拉美裔的出生率是2.07,位于第一。
在1970年,中國跟美國剛建交時,美國是83.5%的純白人,11.1%的黑人,拉美裔只有4.4%。
而到了2010年,則變為63.7%的純白人,黑人變化不大:12.6%,最大的是拉美裔,達到了16.3%。
據估計,到2025年,美國白人進一步下降到46.6%。拉美裔則上升到28%。
這樣看來,美國白人低于半數了。保持這樣的生育結構,總有一天,美國將變成拉丁美國。在南方一些州,白人已經成為少數族裔,西班牙語則很流行。
而美國離拉丁裔的總統也越來越近,上屆就出了兩個拉丁裔的侯選人:盧比奧和克魯茲。
美國白人社會對這個還是蠻緊張的。
在他們看來,這些拉美裔并沒有融入美國社會,不像德裔、愛爾蘭裔一樣,徹底放棄過去融入到美國當中,他們也沒有什么美國夢,而且跟國內的親戚聯系緊密,經常回國探親,甚至還有一些懶散。
美國社會甚至擔心,未來的美國將是多種族混居的局面,回到美國大移民的初期,那時候,愛爾蘭裔、德裔、意大利裔、猶太人混居在一個城市內,為了工作機會而大打出手。
美國會因為多種族而更強大,還是陷入麻煩,只有交給時間來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