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碎片化閱讀成為常態。吸引同行眼球,減輕讀者負擔,提高交流效率,是學術論文寫作應有之義。這里,從文章結構、要素、語言三個維度,闡述論文寫作的核心思想:自明性(self-defined)。
一年之中,有基金申請季、論文答辯季,如果投稿高峰與學者忙碌季不幸重疊,延期或逾退的概率很可能增大。悲催的自然有作者——還要搭上有心乏力的編輯。再有,遇到久違長假,投稿者盤算著,終于可以集中精力,把該死的文章寫好投出;而積壓了一摞審稿邀請的學者們,想的則是,終于可以靜下心來,把欠賬清理一下了……當然,還要考慮到國內外學者忙碌季有別,需要了解期刊評審人主要群體所在——譬如,浙大學報英文版三刊稿件多送國際同行評審,尤其歐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