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是影響血糖平穩最重要的因素,如果餐后血糖高,不僅進一步損傷胰島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還增加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風險。
我們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了餐后血糖(點擊查看:關于餐后血糖的 5 個問題),今天,糖尿病醫生(微信號:tangniaobingys)給大家講一類口服降糖藥,以控制餐后血糖為專長,更是被許多專家醫生稱為「最適合中國人飲食的降糖藥」。
這類藥就是 α-糖苷酶抑制劑,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第三者插足」的 α-糖苷酶抑制劑
影響血糖最重要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碳水化合物大部分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要在小腸內先被消化才行。
在正常消化的過程中,碳水化合物得和「α-糖苷酶」結合,才能被消化成果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的糖,供人體利用。
這就好比「妻子」碳水化合物得先和「丈夫」α-糖苷酶結合,然后才能生出孩子,各種小分子糖來。這些小分子糖就是讓我們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了。
但是,如果服用了α-糖苷酶抑制劑,情況就不同了。
「丈夫」α-糖苷酶眼神不太好,再加上「第三者」α-糖苷酶抑制劑很有心機,喬裝打扮一番,就敢謊稱自己是原配。糊涂丈夫就和「第三者」牽了手,冷落了「原配」碳水化合物。
于是,「原配」碳水化合物被冷落了,消化出來的小分子糖少了,速度慢了,餐后血糖就自然降低了。
另外,α-糖苷酶抑制劑還能通過提高餐后胰島素的敏感性、刺激胰島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降低餐后血糖。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中國人的飲食中,各種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占很大的比例,專門對付碳水化合物的 α-糖苷酶抑制劑,就更是符合中國糖尿病人的飲食習慣,降餐后血糖的能力更加突出。
10 個問題,搞清楚 α-糖苷酶抑制劑
問題一:我的早餐后血糖高,中餐前卻常有低血糖,早餐時還能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嗎?
正常人在進餐 1 小時左右,血糖達到高峰,胰島 β 細胞也分泌大量的胰島素降糖,隨后胰島素分泌減少,在餐后 3~4 小時回到空腹水平。
但是,很多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 β 細胞的反應卻要慢半拍,在餐后 3~4 小時才分泌大量的胰島素,這樣,容易出現兩種后果:
本次進餐,餐后 2 小時血糖升高;
下一餐的餐前血糖下降:在接近下一餐餐前時,碳水化合物已經消化吸收殆盡,增高的胰島素容易導致下一餐的餐前血糖迅速下降,甚至出現餐前低血糖。
而 α-糖苷酶抑制劑簡直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天才。
前面提到,α-糖苷酶這位糊涂「丈夫」能和「第三者」 α-糖苷酶抑制劑結合,可惜這并非天長地久,等 2~3 小時后,這位糊涂「丈夫」認清了現實,還是會回到「原配」碳水化合物身邊,繼續他們的「夫妻情深」,開開心心地生出一堆小分子糖來。
總結起來就是,雖然過了一段時間,碳水化合物還是能夠被消化成葡萄糖或果糖而被吸收,但是整個過程拉長了,消化出來的小分子糖能夠做到「雨露均沾」。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餐后的高血糖得到了控制,下餐前也不易出現低血糖。
問題二:我只是餐后血糖偏高,還不是糖尿病,能吃 α-糖苷酶抑制劑嗎?
餐后血糖升高,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叫做「糖耐量減低」, 糖耐量減低的朋友,多半是糖尿病的后備軍。
雖然 α-糖苷酶抑制劑屬于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但其中一員大將,阿卡波糖可以延緩糖耐量減低進展為糖尿病的過程,是可以用于糖耐量減低的人群的。
問題三:晚餐時我吃了很多肉,沒吃主食,α-糖苷酶抑制劑為啥管不住餐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劑只對碳水化合物起作用,而在肉類中,蛋白質和脂肪是主要的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極少。
所以,對于以蛋白質和脂肪飲食為主引起的血糖升高,α-糖苷酶抑制劑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問題四:α-糖苷酶抑制劑都必須嚼服嗎?老人牙齒不好,咬不動咋辦?
阿卡波糖需在吃第一口飯時嚼碎服用,注意,這里的「飯」指的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可能是米飯、面條、或者饅頭等。而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應在開始進餐時整片吞服。
牙口不好、不便咀嚼者可以選擇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問題五:α-糖苷酶抑制劑對肝腎有損傷嗎?
α-糖苷酶抑制劑主要在腸道局部發揮作用、排泄,僅有很少量(1%~2%)被腸道吸收入血,一般對肝腎功能無影響,已合并輕、中度肝腎功能不全者可以服用。
該類藥物偶爾引起肝臟轉氨酶暫時性升高,在醫生的指導下停藥或對癥處理后即可恢復正常。
問題六:吃了 α-糖苷酶抑制劑,覺得肚子脹氣,正常嗎?
胃腸功能紊亂是 α-糖苷酶抑制劑常見的不良反應,表現為胃脹、腹脹、腹瀉、胃腸痙攣性疼痛、頑固性便秘、排氣增多等,這與藥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腸道細菌將其分解,而產氣增多有關。
一般在治療的初期的 2~3 周內出現,多數情況下,癥狀可隨服藥時間延長而減輕或消失。
問題七:α-糖苷酶抑制劑也會引起低血糖嗎?出現低血糖怎么辦?
一般而言,單獨吃 α-糖苷酶抑制劑時不會引起低血糖,但在與其他降糖藥或胰島素聯用時,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
低血糖時,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的食品(如饅頭、蛋糕、糖果等)的升糖效果不好,因為即使吃了這些食物,碳水化合物也難以分解成葡萄糖或果糖,迅速升高血糖。
這時,應該立即吃葡萄糖片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才能達到糾正低血糖的效果。
問題八:除了降糖,α-糖苷酶抑制劑還有其他用處嗎?
在 α-糖苷酶抑制劑中,阿卡波糖能降低冠心病、心肌梗塞發病風險,還具有降低血壓、調節血脂、保護血管的作用。
問題九:α-糖苷酶抑制劑只能用于 2 型糖尿病嗎?
除了 2 型糖尿病、糖耐量低減而處于的「糖尿病前期」的人,在與胰島素聯用的情況下,α-糖苷酶抑制劑也可用于治療 1 型糖尿病。
問題十:哪些情況不適合使用此類藥物?
由于 α-糖苷酶抑制劑存在胃腸道反應,有疝氣或腸梗阻、伴有慢性胃腸功能障礙的糖友最好避免使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嚴重感染或創傷的患者以及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者禁用此類藥物。
有些藥可以削弱 α-糖苷酶抑制劑的療效,如果要用這些藥,最好請醫生換一種降糖藥。這些情況包括瀉藥和止瀉藥、腸道吸附劑(如藥用炭片),助消化藥的酶制劑(如胰酶片),抗酸藥(如奧美拉唑膠囊)及考來烯胺。
責任編輯:羽方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