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意征了。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弊右庿B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傷感之情。
●鷓鴣
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別愁緒。如“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寒蟬
寒蟬(秋蟬)是悲涼的同意詞。宋人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边€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如:“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