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心肺復(fù)蘇簡介
救命技術(shù) CPR,基礎(chǔ)復(fù)蘇就是你 [1]。
心臟是 C 肺是 P,復(fù)蘇用 R 來代替 [2]。
主要內(nèi)容很好記,三個字母 CAB。
C 是心臟需按壓,啟動循環(huán)要持續(xù)。
A 是開放呼吸道,氣道通暢有氧氣。
B 是人工助呼吸,吹進氧氣排廢氣。
盡快實施 CAB,爭分奪秒盡全力。
直到醫(yī)生到現(xiàn)場,拯救生命不放棄。
注解:1.基礎(chǔ)心肺復(fù)蘇(CPR)是一項專門針對心搏驟停患者的徒手組合治療術(shù),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胸部按壓迫使患者心臟泵血,重新建立有氧血液循環(huán),通過人工呼吸給患者輸送氧氣,以避免其器官缺氧壞死,進而挽救患者的生命。2. CPR 是 cardiac-pulmonary-resuscitation 的簡稱,取自上述三個英文字母的字頭,其中 C 的中文意思是心臟的,P 的意思是肺的,R 的意思是復(fù)蘇。心臟按壓準備
首先患者需仰臥,側(cè)臥俯臥不方便。
臥在硬質(zhì)載體上,沙發(fā). 軟床不能沾。
如已躺在軟床上,身下要加硬木板。
軟床緩沖按壓力,復(fù)蘇效果不明顯 [1]。
注解:心臟按壓時必須讓患者躺在硬質(zhì)載體上,如果躺在沙發(fā)或席夢思床墊上,按壓時由于患者身體下陷,緩沖了按壓力量,使心輸出量減少,影響復(fù)蘇質(zhì)量。心臟按壓點定位
按壓部位很重要,按錯位置有危險。
首先解開胸衣扣,然后再畫十字線。
橫線兩乳頭相連,縱線胸骨正中間。
橫縱兩線交匯處,就是心臟按壓點 [1](圖 1)。
如果乳頭位置變,按壓胸骨中下段 [2]。
上下稍錯不要緊,左右位置不能偏 [3]。
如果左右有偏離,可能壓斷肋軟骨。
正確選擇按壓點,避免損傷保安全。
圖 1:心臟按壓點定位
注解:1. 心臟按壓點的定位是在患者兩乳頭之間畫一橫線,在胸骨正中畫一縱線,這兩線交匯處就是心臟按壓點。該定位法適用于男性和兒童,部分中老年女性的乳頭位置變化很大,故不適合該法。2. 對乳頭位置變化很大的患者,按壓胸骨中下段的位置即可。3. 對心臟按壓位置的要求來說,按壓部位稍偏上或偏下尚可以允許,故心肺復(fù)蘇指南對心臟按壓部位的要求是「按壓部位是胸骨中下段」,并沒有非常準確的要求。但按壓時千萬不要左右偏離,一旦左或右偏離,按壓部位偏出胸骨,就可能壓在兩側(cè)的肋軟骨上,造成按壓損傷,甚至骨折。心臟按壓
首先找好按壓點,胸骨下段按壓區(qū)。
按壓手型要注意,正確姿勢掌翹起(圖 1)。
雙手重疊指相扣,僅以掌跟觸胸壁(圖 2)。
以髖關(guān)節(jié)做支點,以上半身做力臂。
以雙上肢做活塞,雙肘伸直不彎曲(圖 3)。
利用上身的體重,垂直向下施壓力。
按壓頻率是多少?每分上下一百一 [1]。
成人下陷 5 至 6,兒童下陷 3 厘米。
若為出生小嬰兒,前后徑的三分之一 [2]。
按壓深度和頻率,都是關(guān)鍵別大意。
循序漸進柔施壓,老人女性尤注意![3]
兩分鐘后需換人,否則影響按壓力 [4]。
按壓之后要放松,充分恢復(fù)原胸壁。
如果胸壁不復(fù)原,血液無法回心里 [5]。
回心血量若不夠,心輸出量更別提。
復(fù)蘇質(zhì)量打折扣,患者生還就不易。
持續(xù)按壓最關(guān)鍵,切勿停頓人不理。
所有復(fù)蘇要點中,持續(xù)按壓數(shù)第一 [6]。
只有一名搶救者,三十下后要呼吸 [7]。
三十比二要記住,如此反復(fù)要持續(xù)。
如有 2 名搶救者,十五比二別忘記 [8]。
性命關(guān)天需謹慎,拯救生命價無比!
圖 1:按壓手型
圖 2:按壓時僅掌跟接觸患者胸壁
圖 3:正確的按壓姿勢
注解:1.2015AHA CPR&ECC 指南更新:心臟按壓頻率為 100~120 次 /min。2. 嬰幼兒心臟按壓時,使其胸廓下陷幅度為胸腔前后徑的 1/3 。3. 老人和女性的胸壁順應(yīng)性差,按壓時不能通過及時變形化解按壓力,故容易造成按壓損傷,如肋骨骨折等。故對這類患者按壓時必須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地增加按壓深度。4. 心肺復(fù)蘇指南指出:心臟按壓 2 分鐘后,按壓者的體力已經(jīng)難以維持高質(zhì)量按壓,故此時應(yīng)換人操作。5. 有時急救者的手臂在按壓放松期間往往倚靠在患者胸壁上,使其不能充分復(fù)原,這樣會影響回心血量,進而影響心輸出量,致使復(fù)蘇失敗。6. 沒有按壓,就沒有血液循環(huán),就沒有患者的生還。故持續(xù)按壓是所有復(fù)蘇的關(guān)鍵因素中最重要的。因此急救者應(yīng)盡可能減少按壓的中斷。7. 現(xiàn)場如果只有 1 名急救者時要實施心臟按壓 30 次,再做人工呼吸 2 次,如此反復(fù)。8. 現(xiàn)場如果有 2 名急救者,應(yīng) 1 人實施 15 次心臟按壓,另一人實施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復(fù)。心肺復(fù)蘇為何要開放呼吸道?
心搏驟停一發(fā)生,大腦缺氧失功能。
全身組織失支配,上上下下極放松。
重力作用咽部墜 [1],堵塞氣道無暢通(圖 1)。
生命需要氧供應(yīng),氣道不通怎能行?
心搏驟停氣道阻,有氧循環(huán)方救命 [2]。
無氧復(fù)蘇徒無用,開放氣道勢必行。
圖 1:咽部組織下墜,堵塞了呼吸道
注解:
1. 心搏驟停發(fā)生后,由于全身各個組織失去了神經(jīng)支配,立即處于極度松弛狀態(tài),此時咽部組織也是如此。如果患者是仰臥位,在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下,咽部組織勢必下墜堵塞呼吸道。
2. 正確的基礎(chǔ)心肺復(fù)蘇(CPR)必須是啟動有氧血液循環(huán),如果啟動的是無氧血液循環(huán)(運行的血壓中缺乏氧氣),就無法拯救患者生命。
開放呼吸道
開放氣道勢在必行,有氧循環(huán)方能救命。
如果忽略氣道開放,心肺復(fù)蘇難以成功。
先讓患者成仰臥位,口腔異物還要除凈。
可以選擇仰頭提頦,這個方法最常應(yīng)用。
一手下壓患者前額,一手提起下頦正中(圖 1)。
頦耳連線 90 度角,鼻孔朝天最為適中 [1]。
如果懷疑頸部受傷,上述方法不能使用。
可用改良推頜方法,保護頸椎此法可行。
雙手回拉下頜根部,同時拇指向前推頂 [2]。
患者頭部需要固定,頸部位置盡量不動。(圖 2)
如果現(xiàn)場只有一人,墊高患者肩部水平 [3](圖 3)。
盡量使其頭部后仰,確保空氣進出暢通。
圖 1:開放呼吸道的仰頭提頦法
圖 2:開放呼吸道的改良推頜法
圖 3:開放呼吸道的墊肩法
注解:1. 開放呼吸道的仰頭提頦法:搶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額并向下加壓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下巴的凹陷中將下頦向前、上抬起,使患者下頦經(jīng)耳垂連線與地面呈 90 度。2. 改良推頜法適用于可疑頸部損傷的患者。其方法是操作者位于患者頭頂部,雙手分別置于患者兩側(cè)下頜,拇指前推患者下頜前部,其余四指回拉患者下頜根部。操作時應(yīng)盡量保持患者頸部不動。3. 在現(xiàn)場只有一個急救人員的情況下,可以將患者肩部墊高,將枕頭等物品置于仰臥患者的雙肩下,重力作用可使患者頭部后仰(頭部與軀干的交角應(yīng)小于 120°),拉直下墜的舌咽部肌肉,起到了開放呼吸道的作用。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很重要,要為患者送氧氣。
口對口,口對鼻,口對口鼻都有益 [1]。
解開衣扣除壓力,捏鼻將下頜抬起。
俯身低頭口對口,兩口銜接要緊密 [2]。
然后輕輕向里吹,邊吹邊看胸隆起(圖 1)。
吹后放松口和鼻,胸廓下陷排廢氣。
連吹兩口為一組,每分 10 次要牢記 [3]。
吹完兩次去按壓,如此循環(huán)不停息 [4]。
平緩吹氣忌猛力,兒童尤其要注意。
胸廓微隆較合適,明顯隆起有問題 [5]。
如果吹氣阻力大,說明氣道還關(guān)閉。
立即清理呼吸道,調(diào)整體位去阻力 [6]。
圖 1:口對口人工呼吸
注解:1. 人工呼吸有三種形式,即口對口人工呼吸(搶救者的口對患者的口吹氣)、口對鼻(搶救者的口對患者的鼻子吹氣)和口對口鼻(搶救者同時對患者的口和鼻吹氣,適用于嬰幼兒患者)。2. 急救者要使自己的嘴與患者的嘴緊密銜接,這樣才能避免吹氣時的空氣泄露,影響呼吸效果。 3. 人工呼吸每次吹 2 口氣為一組,吹氣頻率為每分鐘 10~12 次。4. 吹氣 2 次完畢后立即實施心臟按壓,然后再吹氣 2 次,如此反復(fù)操作,直到專業(yè)急救人員到來。5. 吹氣時切勿用力過猛或吹氣量過大,一般看到患者胸壁略微隆起即可。如果看到患者胸壁明顯隆起,說明吹氣量大了,對復(fù)蘇不利。過度通氣的害處有三點:①通氣量越大可造成患者胸腔內(nèi)壓越高,而而胸腔內(nèi)壓與冠狀動脈灌注壓和心輸出量呈反比關(guān)系,及胸腔內(nèi)壓越高,冠狀動脈的灌注越少,同時心輸出量越少。②通氣量越大,越容易造成胃內(nèi)容物返流(胃內(nèi)容物進入氣管)。③吹氣時如果用力過大、過猛,容易造成肺泡撕裂,肺毛細血管損傷。故人工呼吸時一定要避免過度通氣。6. 有時吹氣時感到阻力很大,說明患者的呼吸道沒有充分開放,此時應(yīng)調(diào)整患者體位。AED 和電擊除顫
神奇匣子 AED[1](圖 1),公共場所備萬一。
除顫早了效果好,晚了只怕來不及 [3]。
首先貼好電極片,不要混淆正負極。
正在右上負左下 [4](圖 2),稍微施壓貼緊密 [5]。
貼好電極就開機,機器自動來分析 [6]。
發(fā)現(xiàn)室顫即報警,旁人遠離避電擊。
按下放電紅按鈕,雜亂心電全除去 [7]。
放電之后要按壓 [8],遵循指南勿忘記。
圖 1:AED
圖 2:電極片正負極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