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李士良校長講話
李校長家長會講話實錄
尊敬的家長:
咱們因為孩子我們相遇在這里,共同商討咱們教育孩子的大計。
今天參加會議的領導,都是和咱們的孩子,和咱們的家長接觸最多的。主持會議的是咱們學校的黨委書記魯統(tǒng)峰先生,他負責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右側的這位,是這個校區(qū)的管理者,楊敬奎先生。周國紅校長,大家可能接觸多一點,他是負責整個高一的管理、協(xié)調工作的分管校長。坐在最右邊的是咱們級部的主任——陳奎才先生。我想都坐在這里,給大家也見個面,有什么事情,除了和年級的班主任,向年級負責人、分管校區(qū)負責人,向我,反映、溝通、交流,都歡迎。
教育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工程。實事求是地講,咱們面對這么多的孩子,我們雖然也在天天地思考,天天地做,做了各種各樣的調查,給學生談話,個別地了解,包括這些天我給你們家長做個別的溝通,了解一些情況。總起來看,咱們都有一個良好的愿望——把孩子教育好。可是作為家長方面和學校方面的,配合協(xié)調方面,應該從今天這個會起,咱們就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高一開學到現(xiàn)在,80天的時間,給咱們的孩子,給咱們的老師,都有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
實際上給咱們家長一個適應的過程,孩子由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階段有哪些變化。原來不管怎么設想,不管孩子們學了這八十天,你來得更具體一些,看的問題,想的問題更具體一些。
八十天的時間,應該說大部分孩子比較好地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但咱們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作為家長們,兩大部分,一大部分是,覺得孩子到學校了,反正自己也輔導不了,全都交給學校了,學孬學好都與我無關,那我也無能為力;還有一部分,也是絕大部分,是關注得有點過度。我們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呢,學生覺得無形的壓力,雖然家長也沒有提一些具體的目標,但是那種過度關注,那種還是感覺很明顯的,覺得無形的壓力,學生的壓力當然來自好幾個方面,一是來自課程本身,高中課程的難度、量、速度都和初中沒法比,還一部分壓力來自于社會,他已經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快節(jié)奏,感受到這個社會競爭的壓力,也無形地反應到這個階段孩子的身上。所以帶來了很多壓力,甚至是焦慮。
每一年開學前后,我都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高中生活,甚至有些連軍訓都堅持不了,就不得不退學,就是說他已經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有時候他已經承受不了了。每一年都有這種情況,我們覺得是很遺憾的事情。所以到了高中,如果不進行很好調整的話,這本身又增加一層壓力;又面臨高考,家長談的多了,所以學生關注的程度就更高了,所以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共同關注,共同討論的問題。他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他對高中學習方法的不適應,很多學生還拿著小學、初中的方法來應對高中的課程,這是很困難的。因為在小學初中階段,自己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沒有養(yǎng)成,自學的意識,自學的能力,太欠缺了。所以對高中,自己思考,自己理解,為主要的先期學習手段這種方式,很多孩子是跟不上的,那光憑著課堂聽,那只能是聽得稀里糊涂的。那么從表現(xiàn)形式上來看,很多孩子希望老師講得越細越好,講得越明白越好,殊不知高中階段講明白,聽明白,和真正的會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他們自己不會看書,不會找問題,所以你讓他問問題,他都不知從哪個方面問,問的問題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他說明白怎么做還有一定的距離。記筆記,為什么記筆記?怎么記筆記?很多孩子掌握不了這個方法,有的因為記筆記而耽誤聽課,有的把精力放在聽課上來不及思考和理解,記住的東西怎么應用?和課后怎么結合?沒有結合。因為在很多孩子的眼里,完成作業(yè)就是完成學習任務。
那咱們家長在指導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先明白,咱們先明白高中階段的學習和初中階段有哪些不同,否則你怎么告訴他?你說也說不到點子上去,他也覺得你也不理解他,或者是說不到點子上去,影響他溝通的熱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和您溝通了。
所以我說,咱們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我一直有個理念,有個觀點,老師是和孩子共同成長,咱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地成長,沒有一套現(xiàn)成的東西,等著所有的學生來,我講這些就行了,不是的,一級一級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高中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主要區(qū)別,我想掌握這么幾點。
義務教育階段,它是帶有普及性、低門檻的教育,就是說你會這些就行了,這是低門檻的義務教育,特別側重知識記憶,你不理解也能記下來,也能寫,也能得分,所以重知識、重記憶,但高中階段,他是由普及性的義務教育階段,變成選拔性的,所有的高中生都經過了選拔,咱們九萬多個初中畢業(yè)生,咱們所有的高中只能招5萬多,有三四萬到不了高中,它本身就具有選拔性。那么到咱們一中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前半截的,城區(qū)的好一點孩子三分之二的在咱們這里,相當?shù)募小K倪x拔性和義務教育階段就不一樣了。再一個高門檻,高中階段的選拔,選拔進來再需要經過再一次的選拔,因為不同門類的大學在等著你,它就不是你會多少就行了。那還有會的多與少,一定會有區(qū)分,因為大學是分層級的,所以分數(shù)的層級就決定了大學的層級。那么都面臨著一種比較和選拔,當然高門檻,你會了這些你還能會什么?你同樣會這些,誰能學得靈活;同樣學得靈活,誰會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它解決問題,誰的思維深刻,誰的思維敏捷,它不光是會不會的問題。那它這里面就要做一定的區(qū)分,就有選拔性的。如果說初中、小學側重知識,側重記憶,那么高中階段除了側重知識、側重記憶,這個雙基,這個基本能力以外,更重視理解和應用。如果初中你知道它是什么,哪一年,叫什么就行。那么高中還需要講這個事情對今天的社會有什么借鑒意義。你能通過這個事情,給現(xiàn)在問題找到答案嗎?上前推了幾步,還滿足于記下來,已經遠遠不夠了,所以要理解。不理解,我通過反復的訓練,我也能把它記住。一是高中沒有這么多時間,二是你光記住了,還不會應用,不會用這個東西解決問題,那就沒有達到高中的要求。所以標準不一樣了,標準高了。用已學知識解決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已經不是咱們過去的要求,單純靠補補課,多背,多發(fā)些資料,多怎么著,就能解決的。很多家長就說,咱們孩子學習差點,不要緊,咱們找人補補。我想假期之中找人補補,不能解決的話,你說一些問題,假期補課能解決的話,他假期補課補什么東西呢?知識本身的內化的過程,不是堆一堆東西給他,他就掌握了,就和吃東西一樣,他消化不消化還是關鍵,不是給他多少,一大片自助餐,學生能吃多少就是多少,吃到肚子里以消化為準啊,不是以你給他多少為準的。當然高中階段,它自己有的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特別是對能力要求高,絕對不是你想學多快就學多快,這一節(jié)內容必須完成,這個模塊的課時是固定死的,因為到了期中考試就要期中考試,到了期末考試就要期末考試,你完不成就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他沒有太多時間,再細嚼慢咽地在這里搞,講明白了,和真會了,還有很大的差距在里面。高中主要講,這不是高中的主要內容,自己看書。自己看書,自己理解,不會的問題問老師問同學,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的家長說了高中的課程這么多,這么累,這是客觀的,必然的。因為它這個量在這里,因為義務教育以縣區(qū)為單位,中考全市為單位,咱們中考和濰坊、淄博沒有關系,可是高考全省一張卷,一道分數(shù)線,他不管你臨沂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基礎,你要沒有法跨過這條線,有的地市初中是四年,很多地方初中的第四年后半年就進行高中課程學習,咱們這個學制初中就是三年,還得用上半個學期,甚至是一個學期來把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一些查漏補缺的東西給你補齊他,在這到了高三留出半年多,甚至一年復習的時間,那你想一下,緊張程度是沒法回避的。它不像義務教育階段,你用一個小時學,我可以用一個半小時學,你玩去了,我再去,高中不是。從早到晚,周末也好,節(jié)假日也好,實際上換了一種學習方式而已,自己復習,自己預習,自己完成作業(yè),自己找出不會的問題查漏補缺。所以只是換一種學習方式,所以哪有課內外,校內外一說啊!高中,全國如此,全世界如此。大家似是而非聽到的國外的高中生怎么樣,國外的高中生只要他想考好大學,只要是想考好大學的孩子,都是很苦的,沒辦法,大家都知道美國,美國考好大學,很多人舉美國的例子,美國想進常春藤學校,這些孩子你知道他們學到什么時間,你看一看一點都不比我們孩子輕松。當然,你說我不往那里去,我就想選擇一種職業(yè),上職業(yè)院校,當然很輕松,它是這樣的。不要一提國外就怎么怎么樣,臺灣怎么樣,日本怎么樣,韓國怎么樣,怎么從電視劇上看一看,那些孩子只要想上一個好大學,他能不苦嗎?所以,咱們對這樣一個現(xiàn)實有一個理解。
所以高中階段,基于這種情況,有自主學習習慣,主動學習的習慣,自主預習的習慣,必須養(yǎng)成。你看初中的孩子,甚至連自習課老師都占著去講課,這個我不評價初中怎么教學,因為這也不是哪一個學校的事情。說你不講不知道學啊,好了,不講不知道學,你就講了,講得孩子都只是被動地接受,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那個老師都講好幾遍,但是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沒有養(yǎng)成。你問他學習學完了嗎?他就只是作業(yè)做完了嗎?如果有的孩子只是提前看一下的話,只是預習式的,只是準備聽課的。事實上,我們高中階段必須有主動學習的習慣。你越主動,你就越輕松。為什么呢?你把經歷用到不會的上面,你要不自學的你知道你哪些會,哪些不會?都迷迷糊糊的,你說會,還不明白;你說不會,還真有點,但是,丟三落四,學不會,一考就考不到分,所以自學能力尤為重要。這是高中要求的,如果養(yǎng)成不了這種自學能力,你完不成高中學習任務,也應對不了高考。
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開學典禮上,我就講過這個事情。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咱們老師,咱們家長不斷地提醒,不斷地督促。一定是先自學后聽課,弄明白哪些會的,哪些不會的,甚至沒有弄明白還要去問,他就有目的了,他就知道精力和時間用到那個地方去了。有的說假期我先把課程先捋一遍,實際上你捋一遍的效果不大,意義不大。老師還是照樣給您弄一遍。
先自學,我為什么沒有用預習呢?真是要通過看書,哪些能理解,哪些看不懂,甚至把不會的題目看看,這樣的孩子,第二天聽課,他的精力,會的就復習,不會的就重點聽,甚至還知道問哪些地方,他的效率就高了。
第二個先,先思考再提問。咱們成人都有這個經驗,當咱們這個問題思考很久,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別人一句話,一點撥就豁然開朗,哦,原來如此。原因是咱們提前作一些思考。如果你連看都不看,反正都是新知識,你問他哪個地方他都搞不清楚。他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哪些會,哪些不會,別人一點,豁然開朗,哦,原來如此!
再一個先,先復習再作業(yè),一定是學完了,先復習,再做作業(yè)。作業(yè)如果時間不夠,寧可不作業(yè),也要先復習;如果時間夠,把作業(yè)做完它,作業(yè)無窮無盡,不是越做越多就好,
作業(yè)是檢查的,鞏固的,你連理解都理解不了,課本都不好好看,課本都不好好地咀嚼一遍,那個作業(yè)做起來有什么意義?翻翻看看,別人也會做,老師也給打了對號,實際上掩蓋你很多的問題,很多孩子的夾生飯就是這么日積月累地累積下來的。
所以,先自學后聽課,先思考再提問,先復習再作業(yè),這一點,咱們根據(jù)孩子的能力,因為,我了解的,從小學到初中都是以完成作業(yè)為準的,做得快的,8點,9點就做完了,有的10點,有的11點。為什么要做完?我覺得做完作業(yè)是什么標準,就是做不完的話,也不要影響睡覺,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效率,精力不夠你也受影響,可是作業(yè)多少是準量呢?老師們天天在研究,也很找出一個標準,只能用基本的,因為有的人,這些作業(yè)他完全做完,有的人做不完,因為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熟練程度差別太大,那怎么辦?每個人都學會自己選擇。
我歷來主張,包括我的孩子,我的學生,我一直在強調,作業(yè)是為你學習服務的,不是你唯一要完成的。要是為了完成作業(yè),來不及復習,來不及預習,你那作業(yè)大可不必做,做的效率也低。所以說,一定不要說,作業(yè)多和少的問題,一定是針對哪些孩子的問題,再一個是不是一定找個時間做?你理解了不做,也比不理解抓緊時間做強得多。大家看,高中的這種方式要求,包括難度進度都決定了都和初中不一樣,咱們給孩子們談論方法的時候是不是能夠提到這一方面的特點。這就是咱們從老師,從校長,從家長都要談到的孩子主動學習的問題。提前學習,只有自學,才能因材施教。一個大班級怎么能因材施教?只有自學。你學了又問題,可以討論,可以問同學,可以問老師。問的過程就是這個學生需要解決的過程。大部分學生有共性的東西,當然,很多同學都是個性的。所以參加那個輔導班一遍一遍地弄,效率太低,針對性太差,這事我不大提倡。你有那個時間,你能多學好多東西。
再一個,學生遇到的很多問題,除了我剛才說的那些不同特點,我順便把高中與初中不同課程、學法不同的特點說一下啊。現(xiàn)在我們再調查過程,才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己的定位,其實我們老師覺得很簡單,但是呢,很多孩子呢?大家想想很多孩子在初中,在初中班級里面都是前幾名的孩子,到了這里以后,原來自己都是一個中心——太陽,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明星、中心,現(xiàn)在不是中心了,充滿失落感。這就需要老師、家長,幫他調節(jié)。你很優(yōu)秀,還有很多優(yōu)秀的孩子在一起,這是現(xiàn)實,如果只從名次上來說,第一只有一個,優(yōu)秀與否,哪還有幾個第一?一個市只有一個第一,一個省也只有一個第一,全國一塊考,他也只能有一個第一,或者出現(xiàn)一些并列的情況,那也僅僅只是出現(xiàn)并列的情況。
再一個,就是關注程度,你想老師面對一堆新同學,他都要有了解的過程,一群優(yōu)秀的孩子在一起,我們期望的老師,目光愛心撒到每一個孩子身上,這是我們教育的職責和良心,
那可能不會像在原來的班級被過度的關注,那這個是要適應的。
再一個,很多孩子認為,很多家長就關心成績,好像對自己不大理解,不大了解。但是,我了解的家長,認為對自己的孩子太了解了,你看看吧,他翹翹尾巴,就知道上哪飛。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咱們都那么自信,但是孩子的反映和咱們的差別怎么那么大呢?我覺得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咱們的經驗,咱們成長經歷和現(xiàn)在孩子已經不成節(jié)奏,所以咱們所謂的經驗,是有些問題,咱們提的要求和問題都對,因為那是咱們的人生經歷,可是對于這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怎么樣呢?頻率對不上,波段對不上,跟對錯了沒有太大區(qū)別,但是,誰給自己孩子不是對的東西,不是寶貴的人生經驗,可是他覺得不是他最需要的。他知道,但是他沒有這個體驗,他的認同感就差。好的孩子就點頭聽著,你覺得他很聽話;差一點孩子就給你頂幾句,你就覺得他逆反,實際上都差不多,都沒有太當回事。可是咱們都很自信,咱們都非常了解咱們的孩子,我每次做這個調查,咱們差異怎么這么大呢?所以我說,咱們孩子有時候說咱們不理解他,不了解他,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咱們孩子就說,就知道關心我的成績,就拿著我成績比誰誰誰,比他強的地方他也不說。是,咱們都不那么比嗎?咱們孩子哪點弱,就拿著給比,還得找哪項強的比。
當然,問題、情況還很多,我就是給老師、給家長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注意哪些方面,為此,我給咱們家長提幾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根據(jù)剛才這個情況,用心了解、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家看,用心,我原來還有一句話,走進孩子心靈,這是咱們施加影響,施加教育效果的唯一途徑。你走不進去,你就溝通不暢;你溝通不暢,你施加的效果就弱的多。用心了解、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能用自己的成長經歷,更不能用自以為是的、想當然的東西,來給學生提出這要求、這注意、這方法、那方法,因為時代不一樣了,大家看,這些孩子,今天的孩子,和你們這年齡段時間上學時候,和我們年齡段上學時候,我上學的時候,老師的嘴就是唯一的知識來源,現(xiàn)在的孩子,首先從生活上來說,物質極大的豐富,當然了也帶來了一些不綠色的、不環(huán)保食品、飲料也多了,給孩子們這方面的激素的東西不是你故意的,你不得不吃的、被吃的多了,所以孩子身體發(fā)育快了,你看身高一般是要比十年前、比十五年前、比二十年前都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我這個身高176cm,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在班里就數(shù)到前三位、四位,站隊在最后。現(xiàn)在我站在高一的學生中,我都是屬于中等偏下的了。可是這些孩子身體上的發(fā)育快,和心理上并不同步,你看長的大人身子,一看就是小孩臉,行事、說話就是個小孩。那么,這些孩子,在他身體發(fā)育比較快,心里發(fā)育不太成熟的時候,恰恰遇到了一個信息,鋪天蓋地,各種各樣的信息,咱們家長試圖做很多的努力,這封鎖,那隔斷,你怎么隔斷,他是生活的社會人,他是活人,光是同學之間的信息來源就比五年前、十年前都翻了幾倍,他有些信息量大,遠遠地超出了大人,甚至老師,所以不能把他當成小孩子來看。可是這個特點決定了,大家看,長得像大人,但是還沒有具備大人的心智成熟程度,同時,孩子早熟,性成熟普遍提前,現(xiàn)在的孩子來看,要是擱十五年前,從初潮算起,女孩子能平均提高2歲,男生發(fā)育也是,那么這些錯時的發(fā)育,和環(huán)境污染以及食品的垃圾性也有關系,同時還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刺激,這種成熟,跟人的自然成熟是不同的。人的成熟有自然規(guī)律的,這些非自然的東西,他會出現(xiàn)很多矛盾和困惑,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苦惱多、煩惱多、焦慮多、困惑多,還有孩子覺得什么都不懂的多,這么一個很復雜的階段。所以對于咱們的教育提出了很多很多挑戰(zhàn)。所以我說,我們是面對著每天都在變化的孩子。有的時候我們硬是把壓力轉嫁給孩子,很多孩子都意識到我將來要怎么樣,我家里要怎么樣。你看看,他受的這方面的影響,包括咱們經常在他面前提學不好怎么樣、將來怎么樣。社會快節(jié)奏,也反應到學校來了,沒法不反應到孩子身上。所以我說他的復雜情況遠遠超過了你們上學的那個年代,咱遠的不說。另一個特點,除了早熟,就是孩子的獨立意識普遍增強,可是獨立能力遠遠不夠,獨立能力甚至還不如15年前的你們,甚至還不如20年前的我們。因為這些孩子沒有經受過什么東西,甚至從上小學開始,很多家長的觀念就是只要你學習好,別的不用你管,我都給你代替,有點問題,都是家長出去幫助擺平,孩子得到什么鍛煉了?這獨立能力來自于哪里?獨立能力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長大了自然得來的,它是鍛煉得來的。“實踐出真知”,咱么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所以說獨立意識強,獨立能力不足。當然了,由于管的多,自控能力也不夠。你看過去父母就知道干活,不知道管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管控能力,大的看小的,孩子也多,現(xiàn)在呢,當然,孩子少也是原因,都是在大人的呵護下罩起來成長的。所以,獨立意識雖然強,獨立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所以我們不能太放手,雖然個子長。第三個特點,這些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強,很少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或者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往往看問題偏頗,不全面,遇到問題都是找客觀原因多,找主觀原因少,找他人原因多,找自身原因少。這是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造成的。這點實事求是地說跟孩子少有關系。大家看,從他生下來,就是全家的寶貝,不管長的什么樣,都是帥、漂亮,不管他會說句什么話,都是哎呀你真能啊,太厲害了,他一直都在這么厲害的范圍里面出來的,你把他當成太陽,孩子啊,他當然就成了真正的太陽了,你想想,要是再多了這么多太陽,他適應嗎?那么這個中心,他慢慢被大人在不知不覺,習慣性地塑造下,就形成了。孩子要怎么樣,大人要服從,要將就孩子,那么這種情況下,自我中心意識強,我覺得和這個是有關系的,這個孩子應該來說,理論上講,應該都明白。可是一做起事來,他這種自我中心往往就顯露出來。那么咱們怎么針對這種情況,跟孩子進行溝通,進行引導。第四個特點:這些孩子往往比較虛榮、敏感,敏感虛榮,你都不知道他為什么不高興了,是因為同學說句話,還是因為老師說某句話時瞟了他一眼,他馬上就把種種事情聯(lián)想到我怎么了,是不是他們不喜歡我了,是不是我招誰了,是不是對我有看法了,過于敏感、虛榮、攀比心。別人要有個好車,我也要有個好車;別人有個好衣服,我也要有。很多孩子,我不是指所有孩子,大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這種心理是存在的,但是這種心理哪里來的?實際上也是來自于早期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覺得人家孩子有,我們家孩子也得有。我受了一輩子苦,不能讓我的孩子再受苦,這不是都是咱們大人常說的話嗎?我再窮也不大差這點兒,那這個攀比實際上慢慢形成了教育。所以大家意識到了,慢慢提出來弄校服呀怎么樣的,我對這個問題有我的一些看法,我不反對也不提倡,年級當中覺得要弄也行,也不是不行,但是我提醒他們的是解決統(tǒng)一服裝,你解決不了思想問題。攀比不是因為你穿什么服裝而來的,而是因為你有了攀比的思想,你才有了比較,你都不穿衣服了,他攀比思想還有,是吧?根在哪里?根在思想上而不是在形式上,咱們到時候覺得不攀比,可是咱們很多舉動就是在攀比,處處在比。孩子生下來真是累啊,從幼兒園開始就被比來比去,好孩子、差孩子,好學生、差學生,聽話的、不聽話的,但是這些過于的自尊,實事求是地講,孩子太容易受傷害了。不是因為我們不愛,而是因為我們太愛,不是因為我們不關注他,而是因為我們太關注他了。就今天早晨,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個十歲的孩子自殺了,因為英語沒考好,考了39分,覺得很難堪,一個小男孩。多少孩子,包括大學生,一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元旦開晚會,唱歌跑了一下調,結果自殺了,覺得沒法見人了。大家看看大學生當中出了問題,能考上大學的都是家長眼里的好孩子,老師眼里的好學生,怎么出了這么多問題,你看看那些心理問題,你不感到害怕嗎?“一俊遮百丑”啊,一個學習成績掩蓋了多少孩子的問題啊!咱們注意到了沒有,很多孩子的逆反,有的家長說你有什么難過的,有什么難受的,我拼死拼活的,不缺他吃,不缺他穿,什么也不比別人少,不就是在老老實實地學習嗎?那孩子哪來那么多苦啊?所以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對孩子的天大的誤解,實際上有很多的孩子,這幾年,每年連續(xù)都有很多孩子軍訓堅持不了回家的,每年都遇到幾個,想象多嚴重吧。就光說他叛逆,就光說他不聽話,實際上這里面有很多是心理問題,由于這種不高興、低沉、抑郁情緒的出現(xiàn),咱們只看作是逆反,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忽視他真正存在的問題,這些孩子很痛苦,壓力很大,從他的焦躁,從他的睡不好,從他的學習學不進去,從他的一看上去悶悶不樂,不愉快,看什么都興致不高,已經出現(xiàn)問題了。咱們還都提學習啊學習,成績啊成績,分數(shù)啊分數(shù),所以我說咱們,如果學校注意不到,學校就失職;老師注意不到,就不是好老師。那咱們家長是否走進孩子的心里?能否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苦處、難處在哪里?為什么要成立家委會?為什么要歡迎家長來多參與學校的活動,多上班里看看,多和老師溝通,多了解了解孩子?所以我說這些東西,你說他為什么那么過于自尊,是因為我們一個勁地把他寵起,為什么沒有抗挫折能力,就因為我們一直罩著他,從一點點我們大人就一直保護他,咱們就好好看著,不允許他吃點虧,不允許他受點委屈,不允許孩子鬧仗,家長有時候還要給他擺平,給他撐腰,你說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脆弱才怪呢,他不會自己面對這些問題,他不會自己保護自己,他不會向老師求助,向家長求助,向110求助。他碰到這些問題,他覺得跟大家說了沒有用,為什么呀,你給他解決問題就是照顧照顧,你的孩子你能照顧他一輩子嗎?為什么今天出現(xiàn)那么多“他爸是李剛”,“他爸是王剛”,那些坑爹的孩子,不都是罩他罩的嗎?實際情況是咱能罩得了這個世界嗎?你能罩得了他幾天呢?他出去面對的就是脫離了一個高考的世界,他怎么應對啊,有這種應對的能力嗎?有這種心理準備嗎?所以孩子的問題,受點挫折,受點打擊,都是正常的,你得把它看成是正常的課程,人生必不可少的課程。你不給他制造,別人給他制造挫折,你應該樂觀其成啊,實際上小孩過去打仗,就是巴掌耳光的事。反正我小時候覺得要跟鄰家孩子打仗,肯定回家父母得對我頭上拍兩巴掌,我不但也沒有受到傷害,他們覺得該打你是輕的,這是從小我就灌輸這樣的概念。真正小孩之間打仗,輕來輕去的,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咱們現(xiàn)在的家長不允許,有了照應后,幾個脆弱的孩子都是因為被有強勢的家長保護起來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紈绔子弟少偉男”。所以我說這些問題都能從我們教育中找到問題,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
這是第一個建議,走進孩子的心里,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第二個建議一定要樹立起“成人重于成才”的觀念。家長們捫心自問:你希望有什么樣的孩子?這個時候你不得不想到身體要健康,心靈要陽光。身體健康了,品行要端正,有好的行為習慣,還要有生活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最后才是學習成績。那么多的因素,為什么只談成績,只談分數(shù)呢?只盯住這一點呢?沒有好的身體,你說這個人不是廢人嗎?心理出了問題,他就是病人啊,知識再多,能力再強有什么用啊!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被這個社會所接納,到處不受人歡迎,你還能干出什么事情啊!生活能力不強的話,那人還活著干什么,人活著不就是為了生活嗎?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習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說生活能力不行,什么都不行,上大學了,把衣服寄回去叫你洗,雖然你愿意效勞,你愿意這樣做,但孩子得到了什么?你說他到了美國,遠洋寄回臟衣服,你再給他寄回去?面對這么復雜的世界,這么復雜的生活,處理好家庭的關系,同事的關系,工作的關系,你說這些能力誰幫得了他,你肯定希望他生活能力強。這么多能力,當然學習能力強,因為這個社會,當今你說什么是文盲,不會學習的叫文盲,不是識字不識字看來已經不是文盲的標志了,你不會學習,不會隨時隨地地學習你就是現(xiàn)在的文盲。當然學習能力要強,學習成績要好,可能有些家長說了我知道這些很重要,考學嘛,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那我告訴你,今天的書呆子適應不了高考。今天的高考已經不是原來的高考,它已經是由知識到能力的轉換。考你的思維,考你的思想,考你對問題的認識深度,考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的高考,大家都研究過沒有?你看著年年都在高考,你知道這幾年高考發(fā)生多大的變化嗎?為什么咱們一中的高考成績在步步提升?因為咱適應了這種潮流,你說哪個縣區(qū)的學校,包括市里的,不拼命抓緊啊,不抓得死死的,為什么呢?現(xiàn)在的情況是這樣的:我就舉一個例子,2013年的高考歷史題,你即使把高中的歷史課本背下來,你也得不了30%的分數(shù),它考的是用歷史的知識,它過去考的是:什么人,什么年代,什么事,什么意義,我上學時就記這些東西,記住了高考就能得分。現(xiàn)在不是,現(xiàn)在它要考的歷史知識,它的歷史事件,它一定要讓你看看,這個歷史事件什么情況,用你所學的歷史知識,你看看當今這個問題,比方說農民工的問題,你看看會引起哪些問題,你會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運用你所學的知識,對今天的交通,紅路燈的歷史概述,你怎么概述啊,你得知道城市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有了城市,才有了交通啊,有了交通才有了路口,有了路口才有了人指揮或是燈指揮,才有了現(xiàn)代化的城控啊,那這些以后科技的發(fā)展一步一步來。悠久的歷史的發(fā)展,歷史的脈絡,城市的發(fā)展,當今城市化進程這么快,應該咱們怎么樣,城市下水的問題,城市的堵塞的問題,信號燈的問題,在今天讓你提出解決的問題的方案,用你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你上哪里去背啊?你不了解,你不把這些知識靈活運用,你怎么應對了高考?你說他一個光會背書的人能應付得了嗎?你光講背書有什么用啊,他自己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了。所以成人重于成才,我說的“人”,大家注意,“成人”實際上它和“成才”不矛盾。他一定是成人先成才。那么成人即使成不了多高的才,也可以,正常的人,能夠養(yǎng)家糊口,能夠上孝敬父母,下教育好子女,能夠有生存能力,為社會做貢獻,自己過好生活,這也是我們當家長的樂于見到的。實際上你沒有這些的話,我跟你說了,你說現(xiàn)在的高考,你對當今的世界,缺乏這些能力,你在高考答卷上,體現(xiàn)出了你能力不夠,知識陳舊,沒有創(chuàng)造性,死板,認識問題偏頗,沒有前瞻性,都暴露在考卷上。現(xiàn)在的數(shù)理知識也密切聯(lián)系生活,為生活而服務,也不是除了算題就是算題,除了答案就是答案,那沒有意義,高考不是這樣,密切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聯(lián)系歷史的發(fā)展,聯(lián)系你周圍的事情。你說人死讀書能行嗎?不提成德,但期望的孩子也應付不了現(xiàn)在的高考,這也是咱們的孩子這幾年高考能占這么大優(yōu)勢的原因。這是第二個要求大家樹立的觀念,成人重于成才,先成人。
第三牢固樹立人各有才的觀念,人各有才,各有能,各有技。“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跟學生講,這個世界這么大,你找不出兩片相同的樹葉,人也是如此,哪怕是雙胞胎,哪怕它同卵雙胞胎,它也不一樣,他父母絕對混不了,他們之間也混不了。因為你一看,說明分不出來,夸他們太相似了,肯定他家人能分得了,他們不一樣。所以決定了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咱們要求學校、老師要多一把尺子量學生就會出現(xiàn)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咱們多一把尺子量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很多亮點、優(yōu)點、長處,不能光拿自己的小孩去比,那樣比不科學,也不客觀,也不利于學生發(fā)展,實事求是地講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子,這就要求我們,人各有才,應該來說,以此現(xiàn)實生活來看一看,你回憶回憶你的同學,是不是各有各的特長,各有各的特點。他今天的生活是不是僅僅以學習的名次來排的。說一下馬云,現(xiàn)在家里都不供佛像供馬云了。馬云曾經說過一句有名的話“我當年學習不好,但是我班里前六名的同學雇給我,都給我打工”,但是他班里頭六名的同學雇給他,都給他打工,他學習不好。你要那個時候天天遇到那樣的家長和老師的話,想成為馬云,我想成為什么都很難說,弄得灰頭土臉,毫無自信心,你看長得又不帥,學習又不怎么好。所以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就會出多少批好學生?多一把尺子看孩子,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身上有這么多長處。所以我們現(xiàn)實當中這樣告訴我們,理論也給我們證實,多元成才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才能表現(xiàn)在好多方面,千萬別一個智商給你分成三六九等。實際上,智商僅僅是智力方面的一個指標,更重要的是情商,你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可以說人際關系,溝通能力,認同能力等等這些,可以說有的人學習可能不一定好,但做買賣不一定差。有的人學習不一定好,但運動能力比較強,非常協(xié)調。還有的人,對色彩特別敏感,他能成為很好的畫家;有的人對韻律、節(jié)奏很敏感,他能成為很好的音樂家。為什么現(xiàn)在能工巧匠少了,是因為咱們學校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光是成績、成績、再成績。大家看過去三教九流有多少能人啊,那些能人都是誰教出來的?就是因為他各有各的特長,社會允許他發(fā)展。今天都走到學校來了,一個評價方法,把孩子弄得都差不多一個樣了,成批量,成規(guī)格了,還有能工巧匠嗎?你看過去,你看鄉(xiāng)村,包括鄉(xiāng)村街道,哪個地方找不到那么多的能工巧匠啊?能人多得很啊,有的人學習不好,到了部隊能發(fā)展得很好,當一個好兵。有些人,學歷不高,做起事來,你看他有多少發(fā)明啊。你看看現(xiàn)在動手能力強的人,只要給他機會,就會干得比高學歷的人強的很多,在青島港的許振超,包括我們莒南機械廠的一個老工人,自從退了休了都發(fā)了家,發(fā)明了好多東西,機械、生產都是他的,一個退休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要不是改革開放,下了崗,這個人就埋沒了。但是這些那么多的方面,咱們不能只盯住一點,所以學生很反對一談就談學習,它還有很多方面,即使想談學習,也不要忽視這些方面,是不是?現(xiàn)在都是以學為主。
第四個方面給家長的建議:一定要正確地對待考試成績。這個問題我本來就認為不用講這個問題。可確實還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還不僅自己困惑,搞得咱們孩子也困惑。你比方說,拿著初中的名次,有的家長說退步了退步了,初中的時候都是班里前兩名,第三名都沒考過,這次一下考了27名,那你想想這個比較有什么意義。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不學習的反而都得上學,那高中不說了嘛,已經通過選拔了,高中本身就是一個選拔,在高中當中咱們都是很好的孩子。除了那個特長生,那個文化賦分低,其他那些咱們都是可以說都是學習好的好孩子,那這個比較來說,那你說和初中有什么可比。甚至有的家長說這個孩子得找找得補補語文了,語文考了85分,那數(shù)學那其他幾門都是90多分以上,你既沒看總分是多少,再一個你也不知道85分在他班里,也許就是頭十名來,那個數(shù)學95分在他班里也就是30多名,那這個科和科之間得分數(shù)也沒有可比性,因為平常的日常考試難度系數(shù)沒有人專門地去研究它,都是根據(jù)老師在一份題目上來檢測,起檢測作用,如此而已。至于你說是一個名次這次跟上次相差幾個名次,一道題就可能影響了十來個名次,因為他分都非常接近,何況考試本身就有偶然性,你就這么說吧,今天你把孩子給他考一門數(shù)學,明天再用類似的題目再考一次,你說名次會變吧?名次照樣會變化,你能說是這一夜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咱這里天天考,你能判斷是退步了還是進步了?你沒法判斷,他是事實上也不能表明到底是退步了還是進步了,考試當中他就有他的偶然性。種種的原因,不能簡單地科和科之間的比,拿這次的分數(shù)和上次的分數(shù)比,再拿這次成績和初中小學比。甚至有的家長說在小學里都是雙百分,你想想,他肯定是雙百分,你說初中雙百分就不容易了吧。誰敢上初中說,都考滿分,已經就不行了,高中就是如此。咱們就是發(fā)現(xiàn)那些不行,再針對性地,去針對性進行教,他針對性地進行學,高中階段的考試就是檢查性質的,就像你去醫(yī)院體檢一樣,你必須查出真東西來,才行啊。血脂高就是高,血壓低就是低,你就定性它,你不能馬馬虎虎的,你比如說楊校長血壓高,我就熊他,你怎么20年前血壓不高呢?這個有什么意義,這個沒有意義。今天的血壓高就是今天的指標,現(xiàn)在的血壓高,針對性什么措施,正確的方法是,所以我說,這個成績,應該來說。咱們一個班能夠考50個重點,他們一個學校也考不到,原因在哪里?他不是說一個學校就怎么樣,你這么想吧?就算咱們招50個孩子,初中班里都是第一名,你放一塊,他一定有個第一名,有個第50名,大家想想,你說他就退步了?都進步了,進步是絕對的,但名次永遠是相對的,怎么學,永遠有一個第50名。這就是客觀事實,很好理解。所以我說,正確地對待成績,科學地對待成績。不要提那些,下次再提5個名次,這種指標,一般我說提沒有意義。他要是能提10個不更好嗎?何況他這個成績是動態(tài)的。包括有經驗的老師教課,他是三年,我今天犧牲點什么,為了第二年怎么樣?放長線釣大魚,不是一步到位,不是什么都要會,咱們一節(jié)課什么字,寫多少遍,為什么一步記扎實,字不是這樣記得,過幾天讀讀別的書他就會了。不要老是費這勁,不要當場就把弄會他,當場就把弄會他。很多人知識積攢是螺旋式的,他不是記憶點什么,一下什么都不會忘,遺忘是正常的,有時候你在這個地方沒有透,在另外的地方就透了。大家想想,你敢肯定你上小學的時候,你小學的時候都會了嗎?可是你讀完初中,你在看看小學的,不簡單了嗎?你初中的時候,你也有很多不會的題,你上了高中,你看看,不也很簡單嗎?咱們大人就老是一種情況來熊孩子,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大家想想,咱們有時候是居高臨下才會的。有的老師忘記了自己怎么會的問題,為什么我反對老師老是講,老是講,這個問題,他是能講明白,他上午講,下午講,根據(jù)自己備課,根據(jù)自己提前的討論,根據(jù)自己經驗,講明白了,但是學生的認知不是這么認知的。應該順著學生認知的思路去走,不是根據(jù)咱們明白,說清楚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有些人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就是考不出分來?講明白了,是描述明白了,說明白了,這么說不行,那樣說,學生是這么思考問題的嗎?學生是一步一步地思考起來的,認知有認知的規(guī)律。認知的規(guī)律不是你所謂的明白不明白。所以我說對成績來說,他也有一個規(guī)律。這三年的話,如果沒有變化的,大學的話從小學考不就完了嗎?考完了,這個孩子上清華北大,那個孩子上山大,行嗎?小學不行,初中不行,高中也是一樣。這三年是有巨大變化的,為什么咱們那么多的擇校生都能夠考上學?有些畢業(yè)的學生說,一定要把弟弟妹妹送到一中去,學習很差的都能考上好大學。今年招生政策就是這樣的,不能解決分數(shù)不夠進一中的問題。你真找到路子了得法了,就有很多學生基礎差就能上很好的學校。反過來,一些分高的同學,不注意方法,還用初中方法去弄,靠補課,靠什么去弄,肯定到最后就不適應了。所以這個學生的成績是動態(tài)的,咱們有一個尊重這種差異的客觀事實。同時還要了解成績動態(tài)的,學生變化的事實,忽視這個事實,咱們就對成績沒法做出判斷。也許這一段時間他就很認真地學了,但是成績很不理想。你不能說他不用功,不能再施加壓力,這個時候不但不能再施加壓力,還要泄壓力。當然有的孩子他不知道學,你應該施加一定的壓力。當有的孩子一心想考好,已經有壓力,這個時候,你想想不是應該安慰他嗎?“唉,盡力了就行!再個學習不是一天的事兒,你好好復習,反正咱們牢牢地用功了就行。”有的孩子目標高,目標高你就該給他增加高目標嗎?反而該給他降降,“你怎么弄也得是重點大學,不要急”是吧,你以為你泄勁,他就真就不努力了,真就往下出溜了?沒有這樣的,真正有爭勝心的孩子,不是說你加加壓力,你就往上上,你一寬慰他,他就自己不用功了,不是的。所以我說正確對待考試成績,是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家長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觀察孩子什么狀態(tài),給他一個評價,一個激勵,一個指導,一個寬慰,所以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沒有一套秘笈適應所有的孩子。
第五個建議,千法萬法適合自己孩子的法才是好法。那些狀元的經驗有借鑒意義,前不久炒作的所謂的狀元的筆記,我希望您警惕,狀元筆記沒有用,甚至還有一些是人為編造的,如果有用也是適合他自己有用,未必適合咱們的學生。
首先,提一個差異的認識,孩子是有差異的,這是我反復提的原因,即使我說了,把初中的第一名放到一個班級里去也是有差異的。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短處,同樣是數(shù)學弱,弱的點也不一樣。大家看孩子天生的稟賦,從生下來,基本就決定了。興趣,習慣,能力,基礎,努力的程度,學習的方法,都存在巨大的差異,既然有這么多差異,咱們就能看看楊校長怎么學的嗎?魯校長怎么學的嗎?做參考可以,所以一定是不是適合我?有的人加班加點可以,有的人到了12點不睡,就會影響第二天的精力。還有一個家長很焦慮——作業(yè)做不完。比如,作業(yè)對于楊校長他覺得不算多,對于我覺得有點多,對于魯校長,他覺得有點少,因為各人的熟練程度不一樣。能力速度肯定不一樣,那怎么辦?我剛才已經提到了不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嗎?一大堆的自助餐,我吃多少,我心里不得有數(shù)嗎?我還得以吃進去為準嗎?那算什么標準啊?是以我的為盛多少為標準啊。到了十點半了,你困得不行,再堅持,除了影響學習,還影響身體健康,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得不償失。這就是孩子的差異,你千萬不能比,鄰居的孩子學到兩點。咱們曾經有個孩子,他的成績是前幾名的,他晚上第三節(jié)晚自習就受不了,他就休息,他的效率就很高,他的成績照樣很好,情況不一樣,基礎也不一樣。所以千法萬法適合自己的孩子,適合就是好的。比如,劉翔的教練帶出劉翔來,把送過去,我就的給劉翔跑的那么樣嗎?恐怕這輩子不可能,再一輩子也不可能。我就不適合那個東西,所以說這里面是不一樣的。往往咱們忽視差異,只是攀比。人家能行,咱就能行。這種話,咱們作為勵志的格言可以,你說他符合事實嗎?要尊重孩子,要看看他什么特點,他用功到什么程度,他已經用功,就不要施加壓力了,要寬慰他。
最后一個建議,家校配合問題。實事求是地講,兩種傾向我們都很擔心。覺得孩子到學校了,反正自己也輔導不了,全都交給學校了,學孬學好都與我無關,那我也無能為力,孩子需要關注的,需要培養(yǎng)的,需要陪伴的,需要溝通交流的,這是親情維繼的,不光是血緣關系,為什么孩子要自己帶?孩子在身邊帶,自然界都是如此,小貓生下來老貓養(yǎng),小狼生下來老狼養(yǎng),你見過這個狼生了送給別的狼養(yǎng)的嗎?家庭教育,家庭學校是咱們這個學校無可替代的。所以家庭教育重要,但是家校配合更重要,學校當然承擔了一個更大的學習的責任。可是學習不光是學的問題,還有一個情商的問題,情商的培養(yǎng),家校相互配合。
再者學校有自身的規(guī)則、方式、方法。我們廣泛聽取,別說家長的建議,其他學校,其他老師的,往屆學生的,我們都在聽,但再怎么理念,都要符合一中的理念,符合我們這種教育模式的框架,形成一個合力。
現(xiàn)在教育是很難搞,任何一個領導,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談教育,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說,我沒有當過老師,我還沒有當過學生嗎?是,誰還沒有上過學啊,張三怎么弄,那個學校怎么弄,那個班怎么弄的,小學怎么弄的,這些都是可以借鑒的方面。你不借鑒不能發(fā)展自己,再借鑒不能失去自己,這就是咱們這幾年來,咱們慢慢向上走的原因。
作為一個老師,他是一個群體,我們看老師他是一個團隊,橫著看一個班里面,他是一個團隊,老的,新的,男的,女的,這是一個團隊;縱的學科看,這個英語組,這個語文組,這一個理綜組,這個團隊,是取長補短,一塊教研。所以說,新老師,新老師經驗少,但教學的標準不能低,因為他有這個團隊保證的。最后的評價不是因為新老師,老教師的問題,就看哪個班的班風正。班風好,團隊合作好,甚至家長配合好,擰成一股繩的,往前走,不是互相指責,實事求是講,給孩子過多的壓力不好,給老師太大的壓力也不好。你想想初中小學,你讓我抓多緊,我就抓多緊,你讓我多布置作業(yè),我就多布置作業(yè),你叫我怎么樣就怎么樣,,你拍拍這里(胸脯)說,孩子受益了嗎?因為高中學習不是你講得越多越好,而是注意消化和吸收。預習復習的時間,孩子的時間就這么些。
給孩子怎么談,給老師怎么談,咱們應該內外有別,守著孩子怎么談老師,守著老師怎么談孩子,也是不一樣的。唯獨一點,咱們要相信,咱們要相信咱們老師。世界沒有一種職業(yè),行業(yè),像老師和家長高度的統(tǒng)一,家長們希望孩子們成才成人,老師們希望他們成人成才,老師們的價值就體現(xiàn)在這一個方面,你想想多么高度統(tǒng)一啊,包括校長,包括主任,老師,家長,包括學生本人,高度的統(tǒng)一。所以需要相互的協(xié)調,相互的理解,是他往前走,你說他就讓不好,他就好了?你說醫(yī)生看病,他說他不好,他就提上去了。老師們是有差異,不論男女,新老,風格不一樣,方式不一樣。我們看老師主要是看過程,看成績,我們對老師也是動態(tài)的評價。新老教師一塊備課,先導課,示范課,匯報課,老師們一起使勁。我們還是希望家長們成立家委會,通過各種渠道,可以給老師說,給領導說,可以給我們說,因為我們的目標高度一致。歡迎大家參與進來,經常一個最大的幫助,提供資源,獲取資源,代替不了他,學習一定是自己的事情,通過思考發(fā)展自己。慢工出巧匠,不能靠輔導,靠加班。就像農民種莊稼,你只能提供土壤,環(huán)境,施肥,水分,你著急沒有用,你拔苗助長是不合理的。莊稼是靠自己成長,小樹靠自己成長,該做的要做細,生活做保障,心理撫慰,疏導。然后提供環(huán)境,這就夠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事情。成長是他的事情,咱們都是服務者。咱們家長老師靜觀其變,期待他的成長,就夠了。如果,他不夠好的話,一定他的這些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所以做一個守望者,做一個期待者,滿懷熱情的期待,不要心急氣躁,不要心浮氣躁,也不好急功近利,也不要采取一些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手段。
咱們做到這些就能形成一種很好的合力,給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和平臺。今天因為這個關系,利用這個時間,耽誤大家時間了,謝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進入高中了,如何為高考沖刺?
鬼才地理老師放大招:46句順口溜囊括4本教材,從此地理拿滿分
初中是孩子成績“突變期”!家長做好3件事!孩子成績一飛沖天!
初中優(yōu)秀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績不行了?可能是家長犯了這樣的錯誤
高中三年如何度過
“ 小學重習慣 ,初中重態(tài)度 , 高中重能力 ”,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總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荃湾区| 德阳市| 鸡西市| 奇台县| 内黄县| 东兰县| 盐津县| 剑河县| 铜川市| 剑阁县| 油尖旺区| 临武县| 赤水市| 醴陵市| 乌审旗| 安达市| 凉城县| 驻马店市| 墨竹工卡县| 天津市| 桂阳县| 密云县| 甘德县| 安吉县| 铅山县| 呼图壁县| 茌平县| 广东省| 清丰县| 始兴县| 崇义县| 海门市| 鸡泽县| 定襄县| 织金县| 华亭县| 屏东县| 峨眉山市| 隆德县|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