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尼古拉·費奧多洛維奇·瓦杜丁(Nicolay Fiadorovish Vatutin,1901-1944),又叫瓦圖京,在衛國戰爭期間曾任蘇軍副總參謀長、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西南方面軍司令、蘇聯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等職。他被稱為'閃電將軍'和'小土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朱可夫、崔可夫等一樣優秀的將領。
第九名:伯納德·勞·蒙哥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享年八十九歲。是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是盟軍最杰出的將領之一。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以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于世,由他所指揮過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底登陸,為其軍事生涯的三大杰作。
第八名: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Omar Bradley),男,1893年2月12日,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生于密蘇里州克拉克。美國著名軍事家、統帥,陸軍五星上將(19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北非戰場和歐洲戰場的主要指揮官。他是最后一位辭世的五星上將,同時也是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第七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出生于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國著名軍事家,1944年麥克阿瑟被授予陸軍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后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麥克阿瑟被美國國民稱之為“一代老兵”,麥克阿瑟是美國最年輕的準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第六名:埃爾溫·隆美爾(德語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符騰堡邦海登海姆市,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與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第五名: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俄語: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英語: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蘇聯元帥。1896年12月1日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斯大林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
第四名: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第三名:埃里?!ゑT·曼施坦因(德語: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原名埃里希·馮·萊溫斯基(Erich Von Lewinski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并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第二名:小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GCB、KBE,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巴頓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圣瑪利諾市的一個軍人世家,1909年畢業于西點軍校。巴頓以作戰勇猛,快速進攻聞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一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國“陸軍大將”,軍事家、理論家、戰術家,是“閃擊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