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西露天煤礦
在中國的東北,遼寧省撫順市,有一個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西露天煤礦
這里出產的琥珀色彩豐富低調,光澤明亮柔和,質地細膩溫潤,是世界上最好的琥珀品種之一。
長期以來,有關撫順琥珀一直眾說紛紜。2011年撫順琥珀研究所的創立,標志著撫順琥珀的系統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撫順琥珀(FuShun Amber)是出產于中國遼寧撫順露天煤礦,由新生代古近紀柏科樹脂經沉積、聚合等一系列地質活動形成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是有機和無機的混合物。主要化學成分為C2nH3nO,在寶石學中屬于天然寶石中的石化型有機寶石。
顏色常見黃色、棕色、白色,偶見紅色、黑色和藍色綠色,具樹脂光澤。
可見H2S(硫化氫)及其他微量元素。內部常見有氣泡、流動線、昆蟲和其它動植物碎片,其它有機和無機包體。
出產的地理范圍為中國遼寧撫順市望花區、新撫區(西露天煤礦)、東洲區(東露天煤礦、泰和煤礦)。
撫順琥珀原料
過去學術界公認撫順琥珀是出產在新生代老第三紀,距今約60—35個百萬年。如今,國際上對地質時代有了新的劃分,老第三紀已經改稱為古近紀,所以今后從專業規范的觀點說,就不能再說是老第三紀。
過去學術界一直以為撫順琥珀的樹種為松柏科植物,2014年,撫順琥珀研究所與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通過對撫順琥珀微體化石研究,確定形成撫順琥珀的樹種為紅杉、水杉、水松等柏科植物,所以要通過新的科研成果對過去的結論進行修正。
過去認為撫順琥珀只出產在撫順西露天煤礦。2013年,撫順琥珀泉藝術品有限公司受撫順市人民政府委托,申報撫順琥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過程中,通過實地調查和勘測,發現撫順東露天煤礦和泰和煤礦也出產琥珀,而這三個煤礦分別位于撫順的望花區、新撫區、東洲區,所以在確定撫順琥珀概念時,就不能單純的說出產于撫順西露天煤礦。
撫順琥珀凈料
撫順琥珀的礦床成因:撫順在古近紀屬于亞熱帶氣候,冬季溫暖濕潤,夏季炎熱多雨,主要植物種類有蕨類植物門、被子植物門、裸子植物門等。
在本區大量繁殖的松柏植物如水杉、紅杉、水松等大部分都分泌樹脂,是形成琥珀的原始植物。
松脂分泌滴落后經過流水微異地搬運
后沉積,或含有樹脂的樹木死亡后被掩埋沉積,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樹脂失去揮發成份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礦床。
撫順琥珀的賦存狀態
撫順琥珀礦體賦存于撫順群古城子組(E’2g)的巨厚煤層和煤層頂底板或煤與夾干的接觸面上,呈條帶狀、透鏡狀分布于煤層中的多為琥珀顆粒或呈星散狀的琥珀煤;呈結核狀或不規則狀的較大粒度富集于煤層頂底板或煤與夾干的接觸面上;少量呈液滴狀賦存于煤核中,極少偶見于煤精中。
收藏撫順琥珀,要掌握撫順琥珀概念的精髓,才能心明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