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熟地黃24g,山藥12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川牛膝9g,菟絲子12g,鹿角膠12g,龜板膠12g。
功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真陰不足證。頭目眩暈,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干,舌紅少苔,脈細。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黃滋腎益精;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鹿龜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精髓,其中龜板膠偏于補陰,鹿角膠偏于補陽,在補陰之中配伍補陽藥,意在“陽中求陰”;菟絲子性平補腎。以上為補腎藥組。佐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汗,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精,牛膝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補腎又兼補肝脾。
六味地黃丸與左歸丸的區別:六味地黃丸以補腎陰為主,適用于陰虛內熱證;左歸丸純甘壯水,純補無瀉,適用于真陰不足,精髓虧損之證。“左歸是育陰以涵陽,不是壯水以制火。”
配伍思路:補陰為主,補陽為運。
現代應用:腎陰虛證。
左歸飲
組成:熟地黃9g,枸杞子、山藥各6g,炙甘草3g,茯苓4.5g,山茱萸6g。
功用:補益腎陰。
主治:腎陰不足證。腰酸遺泄,盜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飲,舌尖紅,脈細數。左歸飲與左歸丸均為補益之劑,同治腎陰不足證。然而,左歸飲滋陰補腎之力遜于左歸丸,適用于腎陰不足之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