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治療胃下垂,看名醫有何高招!

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時胃全部(包括胃大彎胃小彎)下降至不正常位置,并伴有胃張力低、蠕動明顯減弱的一種功能性疾病。輕者臨床表現不明顯,較重者上腹不適或疼痛,食后尤甚,納差,惡心,噯氣,大便不調,腹部有墜重感,脹痛以立位較重,臥位時減輕或消失,勞累加重。久病后可見形體消瘦、心煩失眠、氣短自汗等表現。腹部膨脹、張力極弱,常有振水聲,舌淡或淡暗、脈沉緩或沉弱無力。

于氏對胃下垂的治療也很有特色,茲介紹如下:


  

一、定病證多屬痰飲、 胃脹、胃痞;辨病因總由中虛、氣滯、水停


胃下垂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脘腹脹滿、疼痛,飲食不化,腹部重墜,胃有振水聲。一般認為,從胃下垂的癥狀表現來說,其應屬胃脹胃痞等病證的范疇。而于氏根據本病的主癥,結合多數患者常有胃內液體潴留、排空遲緩、張力低下、胃有水擊聲的表現,獨辟溪徑,認為胃下垂當屬中虛不運、飲停中焦的痰飲病。

考《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篇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水氣病脈證病治》篇又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從仲景原文的描述來看,痰飲病的臨床表現不僅有心下脹滿、痞塞的感覺,而且還有胃有水擊聲、形體消瘦等癥狀,更符合胃下垂的臨床實際。從中醫學痰飲及胃脹、胃痞的概念去認識西醫學的胃下垂,較之單純以胃脹胃痞立論則更為確切。因此,于氏強調,辨識胃下垂,關鍵要抓住痰飲二字。

中醫學認為,脾升胃降。脾氣升清,才能使包括胃腑在內的內臟不至下垂。所以脾胃虛弱,中氣下陷,升舉無力,即會發生胃下垂。由于飲食失節、七情內傷、勞倦過度及久病虛弱脾胃虛損,均可致使中氣不足、運化無力。而中氣不足,一則水谷精微化生無源,肌失所養,臟氣虛衰,筋脈弛緩不收,升舉無力,形成胃腑下垂;二則氣機阻滯,納運失職,谷反為滯,水反為濕,導致脘腹脹滿、痞塞,水停心下。

總之,胃下垂屬本虛標實之證,其本在于中氣不足、升降無力,其標在于氣機阻滯、濕滯痰飲。


  

二、立治法貴在補中、行氣、化飲;遣方藥當選枳術、苓桂術甘


胃下垂既以中氣不足,氣滯、水停立論,故以補中益氣助運、溫陽行氣化飲為治療原則。據此,于氏治療胃下垂,選用苓桂術甘湯合枳術湯加味治之。

處方:茯苓15g,桂枝10g,蒼術30g,炙甘草10g,枳殼15g,黃芪30g,黨參12g,柴胡10g,升麻6g,半夏10g,陳皮10g,香附10g,炒麥芽15g

方義:苓桂術甘湯是仲景按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原則組成的治療脾胃氣虛、飲停中焦、清氣不升、痰飲阻滯之痰飲病證的專方。枳術湯則是仲景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中滿者,瀉之于內組成的治療氣分病心下痞塞、脹滿、胃有振水聲的專方。術、苓、草相配,健脾利水,苓、桂相伍,通陽利水;枳、術相合,健脾利濕、行氣散結,現代研究證實枳殼對胃腸運動有興奮和促進作用,可使胃腸平滑肌收縮,節律而有力。由于胃下垂的病本是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故又加黃芪、黨參、柴胡、升麻益氣升提以治本。半夏、陳皮降氣和胃、化飲止嘔。香附理氣和胃,使氣行則水行。炒麥芽消積導滯。全方共奏補中益氣、溫陽化飲、升清降濁之功,故服后其效甚佳。

常見加減:胃下垂的主癥雖與中氣不足,脾失健運,氣滯中焦或水停中脘有關。但由于本病病程纏綿,兼證較多,證型錯綜復雜,往往是本虛標實或寒熱夾雜。因此,于氏臨床上也注意隨證靈活加減。如兼畏寒、肢冷而脾胃陽虛者,在基本處方的基礎上加干姜10g,川椒10g溫中、助陽、散寒;伴形瘦、口干、便結而脾胃陰虛者,加沙參12g,麥冬12g,石斛10g,枳實10g養陰,潤燥,清熱;有口苦、舌紅、苔黃膩而濕郁化熱者,加薏苡仁20g,黃連6g化濕、清熱;屬病程較長、氣虛血瘀者,加川芎12g,莪術12g行氣活血。


  

三、典型病例


孟某,男,62歲。

1999614日初診。

患者自訴三年來胃脘脹滿、疼痛,食后尤甚,惡心噯氣,泛吐清涎,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大便時結時溏。曾服多種中西藥物無效。近來病情逐漸加重,一周前經上消化道鋇餐透視檢查,視為胃下垂。刻診:形體消瘦,少氣懶言,胃脘脹悶不適,腹部有墜脹感,有明顯的壓痛和振水聲,惡心噯氣,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膩、脈沉細無力。此乃胃病久延失治,中氣不運,飲停中焦之證。治宜健脾益氣、溫陽化飲,用苓桂術甘湯合枳術湯加味治之。

處方:茯苓15g,桂枝10g,蒼術30g,炙甘草10g,枳殼15g,黃芪30g,黨參12g,柴胡10g,升麻6g,半夏10g,陳皮10g,薏苡仁20g,川芎10g,砂仁6g。水煎,分二次服。

621日復診:訴說服藥7劑,胃脘脹悶、腹部墜脹大減,神疲乏力、頭暈目眩、惡心噯氣也有減輕,納食增加,大便較前通暢,但仍較稀。上方加白術10g以健脾滲濕。

628日三診:訴說服藥7劑,胃脘脹悶不適、腹部墜脹已緩解,振水聲消失,余癥也大有減輕,大便不稀。仍宗前法,將已經取效的處方改湯為丸,加工蜜丸,重10g,每次1丸,一日3次。

1018日患者因腰痛來門診診治,問及胃下垂服藥的情況,訴說服丸藥1料,治療月余,體質明顯增強,每日進食一斤,體重也有增加,病已痊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仲景兩方合用治療“胃下垂”
治療胃下垂,看百年名醫有何高招!
經方一百首
45、枳術湯
枳實最大用量,苓桂術甘湯合枳術湯加味治療胃下垂
【“胃下垂”——看醫圣張仲景兩方合用治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邯郸市| 巢湖市| 宜昌市| 东乌| 贵南县| 大新县| 漳平市| 尼玛县| 长乐市| 宜君县| 张北县| 芦溪县| 巴中市| 体育| 达拉特旗| 海伦市| 内乡县| 射洪县| 洛扎县| 海晏县| 财经| 横山县| 石林| 手游| 扎兰屯市| 东兰县| 米易县| 凯里市| 德江县| 文山县| 宜阳县| 南昌县| 福安市| 育儿| 台北市| 专栏| 贵阳市| 蕉岭县| 孟州市|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