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1913—2010年),原名維龍,男,漢族,浙江寧波慈溪人。首屆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終身教授。裘沛然長期從事中醫教育和中醫理論、臨床研究,在中醫基礎理論、各家學說、經絡、傷寒溫病、養生諸領域頗多見解,對內科疑難病的治療亦頗具心得,為培養中醫人才做出了貢獻。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的副主編。
出處:《裘沛然醫案百例》。
汪君,男,45歲。就診日期:1984年2月。
主訴:高熱3天。
現病史:勞累過度,體力困倦,在旅途中感受風寒,出現畏寒發熱,無汗,體溫高達40℃。自服退熱片,雖曾汗出而高熱不退,并伴有劇烈頭痛,戰栗惡寒,全身骨節酸楚,兼有咳嗽、口渴。苔薄膩,脈浮緊而數。
診治:風寒阻于衛分,郁而生熱,肺氣失宣。治宜辛溫解表為先。
處方:凈麻黃15g,川桂枝15g,光杏仁15g,生甘草15g。1劑。
效果:服藥1劑,大汗出,高熱退至38℃,骨節酸楚已消,畏寒、頭痛明顯減輕,囑其再服1劑,身熱全退,諸癥全消,次日飲食起居均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