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在清朝承上啟下,上承康乾盛世,下承百年恥辱。在史學家眼里,乾隆也幾乎是個完人,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文采風流;在他治下,國富民強,安居樂業。但是,在他死后四十年,鴉片戰爭爆發了,大清被4000多英國湊起來的軍民,打的一敗涂地,最后只能簽訂割地賠款的《南京條約》。
后人反思歷史,不禁要問,幾千年來,中國都引領世界潮流,為何到了清朝,就一敗涂地喪權辱國呢?或許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有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即文字獄的殘酷,大大壓制了民眾思想,徹底扼殺了民族創造力。
在乾隆年間,文字獄達到頂峰,發生了160多起。少則牽涉百人,多則牽涉萬人。思想被禁錮得連文化科技都無法正常發展。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甚至一些瘋子的言語也被定為逆案而處死,荒唐至極。
乾隆的文字獄究竟有多狠,就讓我們通過5件小事看看吧。
1、瘋子也不能亂說
劉三元,本瘋癲。某日對人說:我是漢室后裔,要眾官扶持。結果被殺。一個瘋子,一句瘋話,就掉了腦袋。
2、處處都是地雷,一個字都不能和皇家有關系
王錫侯,因不滿《康熙字典》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時間,編成一部新穎的字典:字貫。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廟諱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錫侯處斬,子孫六人處死,全家二十一人連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為奴。
3、古稀老人一詞,自乾隆古稀之后就成為專屬
尹嘉銓,自稱古稀老人。乾隆說:我稱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稱古稀老人?絞死。話說,乾隆還真沒一點點涵養和胸襟,竟還稱十全老人。
4、皇帝來找茬:說你隱射就隱射
徐駿,已過世。遺著《一柱樓詩》中有: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乾隆認為壺兒就是胡兒,誹謗朝廷,嘲諷滿清沒文化。結果,徐駿被剖棺戮尸,兒孫和地方官員全部斬首。
5、四庫全書毀書七十萬部
乾隆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繳'詆毀本朝'之書,盡行銷毀。乾隆四十年令四庫館臣對所收書籍'務須詳慎決擇,使群言悉歸雅正'。不僅不利于滿清的文獻被禁毀,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部還多,焚毀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禁毀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
《天工開物》《物理小識》《武備志》《明將軍傳》等非常有用的,記錄中國明朝科學成就的書籍也被乾隆列為禁書。明清之際,黃道周、張煌言、袁繼咸、錢肅樂、顧炎武、黃宗羲、孫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為禁書。吳三桂的《反滿檄文》,《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略》,在中華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
這些書直到清末,才從日本翻出來。坦白的說,當歷史遭到瘋狂篡改,當漢民族的歷史被徹底認為改變污蔑,當千人光輝璀璨的著作被封禁,當文字獄大刀時刻會落下.......這個民族還會有什么創造力呢?難怪龔自珍大喊“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他錯了,不是沒有人才,千里馬常有,但是大家心思不敢用在發明創造反思歷史等上面。
思想沒了,文化沒了,科技沒了,錢也沒了,后來連古董都快沒了......從三皇五帝開始,華夏發展了幾千年,結果在清末又被打到了原始社會。
據說,清朝的皇帝個個都非常勤政,但勤政出這個玩意,還真對得起他們的本性。所以,不要說清朝民眾麻木愚昧,而是應該想想造成這一切的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