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兆娟
圖︱network
兩個故事,小女生和小男生。
第一個。
校門口的商店里屢屢失竊,老板監控苦訪,終于拍到了元兇的正面照,拿著截屏到學校尋求幫助。
學校追根溯源:被盜的密碼筆記本并不是琳琳自己用,而是給了同學珂珂。
琳琳冒著危險去拿商店里的東西,只是因為珂珂她們倆是好朋友,拉過勾,如果她不去拿,珂珂就不和她玩。
珂珂并不缺這些密碼筆記本,有的放在家里某個角落,有的給了同伴在玩賞。
事情不大不小,學校批評教育了學生,要求相關老師及學生守口如瓶,絕不向外擴散,并通知了家長,希望家長在沒人時候帶著孩子去認個錯,賠償商店損失。
兩位家長來到學校,都打了自己的孩子幾下,表示配合學校,好好教育孩子,認錯道歉賠償。
第二天早上,家長意外出現,在校門口大張旗鼓地宣揚,態度一反昨日。
要求學校調取處理過程監控,因為學生夜里嘔吐肚疼,是因老師處理所致,否則就要上訪折騰,鬧得學校雞犬不寧。
學校多方詢問、解釋:珂珂可能是因為做了錯事,心情緊張,家長責罵所致,學校并未體罰。艱難推進,最后終于息事寧人。
一周后,家長再次來到學校,要求給學生調換班級,因為全班同學都不和珂珂玩,珂珂心理上有了創傷,學校、老師就是元兇。
老師實在氣不過,帶著家長來到教室,親自當著家長面詢問學生。
學生都表示,不知道發生過什么故事,也沒有人譏笑珂珂、拒絕珂珂,家長悻悻而去。
如今,珂珂還在上學,沒有發生其他的事。
但想來,同學們疏遠她的現象應該是有的。
孩子們的世界,很純凈,但也很有是非觀念,他們用做代替說。
第二個。
壯壯。因為留級,個頭比其他同學高了一頭,已經進入了青春期。
很時尚,染黃頭發,穿名牌,抽煙,和老師頂撞,把墨水倒在同學桌面上,用小刀劃破前排女生羽絨服,把旁邊女生考試卷子撕掉,氣得女生休克;
偷帶家里的酒,慫恿、威脅全班男生聚在男廁所里喝,結果喝暈了很多同學;
把自己的錢放給那些貪吃的小男生,然后驢打滾按天收取高額利息,幾十元變成幾百元,零頭抹去當做請客,整數要求當即償還,對方還不上,他當著正在調解的老師摁倒就打,
導致對方家長帶著孩子轉了學:惹不過,咱躲。
老師及學校自是沒少為了這一個學生操心頭疼。
義務教育階段,也只能多次通知家長到校配合學校工作進行教育。
家長來后,滿含疼愛地看自己的孩子,對于學校的陳述每每表現出懷疑,翻來覆去的詢問自己的兒子,語氣之中努力找出兒子是受了委屈的真相。
最初也說上幾句場面話,輕描淡寫認個錯。后來,干脆不來:“我正上著班,沒有時間去,你們看著辦吧!”
最后一次,是一個低年級的小男生家長發現家里丟了五百塊錢,對孩子又打又罵,追問錢的下落,孩子始終說是自己花了,可又驢頭不對馬嘴,說不出具體支出。
幾天以后,孩子流著眼淚鼻涕,畏畏縮縮地說是給了壯壯。
因為壯壯在校外用刀逼著他回家偷錢,交給壯壯充當保護費,否則就會每天挨揍。
家長來到學校,表示錢不要求追回,只是怕孩子再遭受傷害,希望與壯壯家長開誠布公談談,避免孩子以后再受委屈。
壯壯爸爸到校,先是對這件事表示懷疑,要求對方家長提供證據,否則就是誣陷壯壯。
后看學校態度堅決:擬將此事上報公安機關處理,誰是誰非自有公道。方才勉強認下此事,攬著壯壯的肩膀,好聲好氣地給自己孩子商量,希望孩子認個錯。
壯壯自是聰明,也裝模作樣稀里糊涂地認了錯,表現好了一小段。
暑假后,壯壯上了初中。
一個月后,壯壯看上了一位高年級的學姐,追著對方談朋友。遭到拒絕后,在放學路上尾追騷擾。
學姐同班二十多個男生一擁而上,將壯壯打個半死,所幸值班老師聽到消息,及時報警并趕到現場,才制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壯壯爸這次一改平時大搖大擺,全世界唯他兒子清白、唯他兒子委屈的常態,篩糠樣趕到現場,攬著壯壯,抖抖瑟瑟地向學校表示:“俺不上了不上了,不上學也不能讓打死。”
壯壯的鄰居說,不夠年齡申領駕駛證的壯壯每天騎著一輛超大摩托,和一群社會青年組成一個車隊,車上鳴放警報器,每天半夜在家門口哇啦哇啦地威武,尖利的噪聲深夜擾得鄰居雞犬不寧。
出門老怕被飛速的摩托撞到,所以小心翼翼地躲著。截止目前,壯壯還沒有其他的大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愛孩子,連母雞都會;而教育孩子,只有人類才會。”
那些個不正確的三觀,過度的溺愛,有失公允的偏袒,都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利刃朝上的刀尖。兩個小學生的故事,但愿能給您一點啟發。(201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