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斌老師及學生(在職職業中西醫醫師、中醫愛好者)整理醫案,供所有人參考。《醫案整理第三期》——本期醫案來源陳孟熙醫師
患者韓秀蘭,女,50歲,家住綿陽市游仙區治平路。因為腹脹腹痛五天來診,三天前服西藥未效。
刻下癥:見腹脹,腹痛,晨起口苦口干,臍周壓痛,大便秘結,三天未解,小便黃,舌苔厚黃,脈數。辨證為:陽明少陽合并腹痛癥。(鄧老師修改為:少陽陽明病) 方用大柴胡湯。處方:竹葉柴胡18克、生大黃6克(另包后下)、枳實 12克、黃芩10克、 炒白芍12克 、生姜15克、 法半夏12克。兩劑 一日一劑 。患者服用處方兩天之后復診告知,腹痛腹脹已大減。特來鞏固之。 這是我學生綿陽陳孟熙醫師的醫案,醫案四診資料齊全,辯證準確,方證選擇恰當,效果自然好。小陳醫生,聰明好學,擅長針灸治療疼痛病,年齡小,門診病人多,近年跟隨我學習經方,進步很大,希望繼續努力!大柴胡乃神方也,適用于現在的代謝綜合征,比如三高,肥胖等病癥,也適合失眠,焦慮,煩躁等精神疾病。應用此方可以六經辯證,也可以用體質辯證都可以。體質表現,體質壯實,或是上半身壯實,胸圍寬,面青黃,胸脅下壓痛,口苦口干,大便干,舌紅苔黃,精神煩躁,脈弦滑數有力。陳孟熙 中醫執業醫師 針灸推拿師
從事中醫藥針灸理療多年。從小受中醫文化熏陶,立志中醫,跟隨多位中醫名師學習實踐。經多年臨床實踐總結,不斷外出參加專業培訓,現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針灸、手法、中藥綜合運用的診療技術體系。
臨床擅長診治: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證、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中風后遺癥、面癱、偏頭痛、跌打扭傷、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小腿抽筋、麻木冷痛、足跟痛、腱鞘炎、網球肘、手腕痛、痛風、胃痛、胃脹、痛經、乳腺增生、寒濕重、濕熱重、宮寒、久咳不愈、多汗、無汗、皮膚濕疹瘙癢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