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傳譯,是目前世界上95%的國際會議都采用的方式,不過,這一職業未來可能要受到挑戰甚至“消亡”。11月16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作大會主題演講時,稱人工智能將改變人類的未來生活,而自動翻譯就是發展方向之一。“未來的若干年,我們很容易想象語言的障礙會完全被打破,現在做同聲翻譯的人,可能將來就沒有工作了。”他的這句略帶戲謔的話語,在大會現場引發一陣會意的笑聲。
演講中,李彥宏告訴大家,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百度翻譯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未來有可能將取代同聲翻譯。他介紹,百度翻譯正打破人類語言的壁壘,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百度翻譯已經可以支持20多種語言,700多種方向的相互的翻譯。”
據悉,百度機器翻譯不僅為人們生活帶來各種便利,而且已經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百度翻譯已提供開放云接口服務,為大量中小企業提供翻譯平臺服務,例如,華為將翻譯服務集成到其Ascend Mate7手機的攝像頭翻譯應用中,帶有翻譯功能的手機被銷往法國、德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B2B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敦煌網”也使用百度翻譯進行跨境貿易等。目前,已有超過1萬個第三方應用接入了百度翻譯。
會上,李彥宏提出,未來的機會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結束。“人工智能會給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國家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每每想到這些可能性的時候,我都覺得非常興奮。”
作為百度人工智能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之一,此次烏鎮大會上,百度帶來了一支由18輛無人駕駛汽車組成的車隊,邀請乘客試乘,引發了眾多媒體和與會者的追捧和廣泛好評。“一年前我們還只能是把它擺在展廳里,讓大家看靜止的,而今天可以在公開的道路上來體驗這樣的無人駕駛的樂趣。”李彥宏說。
據介紹,百度無人車已具備環境感知、行為預測、規劃控制、操作系統、智能互聯、車載硬件、人機交互、高精定位、高精地圖和系統安全等十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位置。此前,百度無人車獲得了美國加州政府頒發的無人車上路牌照,并成功完成了“硅谷第一跑”,成為中國技術的“代言人”。
在李彥宏看來,人工智帶來的變革,不僅僅局限在自動翻譯、無人車、聽得懂“人話”的桌子椅子冰箱等to C領域,在to B領域中也有著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說我們現在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幫助醫生去診斷各種各樣的病人,有些病是非常罕見的,或者是同樣的癥狀下有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是某一種病,這種情況下人類的醫生不一定比電腦想得更全面;再比如說物流系統,目前中國路上跑的大卡車有40%是空駛的,這樣的效率怎么能夠提升?其實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的幫助。”
確實,正如李彥宏所說,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沖擊,終將席卷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未來,
“每一個人所處的每一個行業、所在的每一個國家,都會因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面對這一現實和機遇,我們所要做的,是“重新想象每一件事情、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