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糖姐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01.
久而久之,
“你們漸漸遠離了對方的視線,變得無話可說。”
剛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們總有說不完的話,而且言語之間總是那么的卿卿我我,哪怕不會說話的“手機”都想說那句,“我好燙呀”,還是舍不得告訴對方,打字打得手都麻了,隨意低嚀了一句,對方有心了就會說:“要么先睡,明天再聊?可對方也只是在象征性的試探而已。
舍得獨自先睡覺了?怎么可能!反而會身側拿本書,扇一扇手機,希望說到這兒別笑,因為曾經的我的確這樣做過,可還是那么的樂此不疲,直到通話像電飯煲煮粥一樣燒糊了,才會心甘情愿的熄燈睡覺。
然手機還是會放在垂手可得的地方,因為沒睡著之前還是會時不時的拿手機看一下,看是否對方又有信息來了,雖然明明沒收到來信息時的提醒鈴聲,可還是會...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然而時間久了,會越來越淡漠對方,曾經的不熟悉已到了耳熟能詳的地步。對方身上的各種“零部件”以及性格特點都摸索透徹了,以往的新鮮感隨著時間一步步遞減,猶如這幅名貴的畫,天天掛在堂屋前,早晚會沒了欣賞的味道。
以前和對方出門都會好好打扮一番,連衣服都要換了幾身,在鏡子前左右打量一番,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才會定下身上的這套才可。吃東西的時候,總會順從對方,看到對方還在點菜,會急著說:“夠了夠了,我吃不了這么多的。”
而現在,素面朝天頭發胡亂耷拉著,見到對方也不覺得害羞,吃東西的時候總是不夠,對方都飽了,還在叫服務員:“菜單拿來。”以前知道自己放屁了,會打招呼,難為情的低下頭,現在放屁也不藏著掖著了,放屁打嗝如家常便飯一般,稀松平常。
霧散,夢醒,我終于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你們漸漸變得無話可說。以前恨不得24小時都膩歪在一起,現在即便在同一張床上,也是各做各的。你在和誰聊天那都是你的事情,只要不來打擾我。
為什么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日子變得越來越無趣了?
02.
兩個人之間的無趣
可以拆分為哪些緯度
在一起久了,當然容易“無趣”,未知的越少,越容易無趣,熟悉的越多,越沒有驚喜。“無趣”本身不是問題,雙方不愿意再“有趣”起來,才是關鍵。
所謂的無趣,有三個緯度,一個是自我約束力淡漠,二是雙方滿意度降低,三是激情減少。
當我們在說男女關系中感到無趣時,其實往往是三個緯度中的一個出現了問題,導致其他緯度也跟著產生問題。
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a.自我延伸變慢
根據人類動機的自我延伸模型的核心思想,能拓展我們的興趣、技能和經驗的伴侶關系就能吸引我們。新奇的活動,新才能的發展和新的思想觀點的獲得都具有內在的滿足性。
而這也是為什么男人和女人剛剛談戀愛的時候覺得無比快樂的原因,并且會產生那種欲罷不能的因素動力。兩個獨立的個體剛接觸對方時,會有一種生命需要延伸的感覺,你們能夠共享彼此生活的經歷、想法觀點,已知的部分很少。
對方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在拓展你生命的廣度和深度。
你知道對方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過世,明白了他缺少陽剛味的原因,以致暫時多了一份憐惜和包容。
你聽他說了他的職業,他的月薪,于是知道了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以致有了其他想法,比如:跳槽...
對方帶你海邊騎馬、燒烤、放風箏,你歡欣雀躍,余光里盡是他的帥氣,浪漫以及善解人意。
誰應了誰的劫誰又變成了誰的執念
電影院里,你哭得稀里嘩啦,對方時不時的握緊你的手,告訴你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誰,哪里還存在邏輯漏洞,上一部電影比這一部更加完美等等。
等到你們對對方一切都了如指掌,你對他不再有神秘感了,沒有再值得開發的區域了。自我延伸往往會變慢,交集越來越大,開發的區域越來越變窄,這時候很多人就會覺得兩個人在一起變得平淡無趣透頂,以致產生了這句:問得哪得清如許?
b.滿意度降低
在人與人相處中,勢必這三種關系一直讓我們津津樂道,那就是:親情,愛情和友情。然維系這三種關系也不是隨意可以拿捏得了的。相互依賴理論認為,我們尋求以最小代價獲取能提供最大價值的人際交往,我們只會與那些能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系。
兩個人在一起時的獎賞既有情感上的也有物質上的,情感上可以是浪漫,愉悅,幸福的感覺。物質上可以是情人節,生日對方送的禮物。代價則是你為這段關系付出的物質,情感成本。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后,淚流滿面。
而我們在一段親密關系中的滿意度,實際是由交往結果與比較期望值所決定的。所謂的期望值,即我們認為自己在與他人交往中應當得到的等價值。
在親密關系中,你會發現,隨著我們付出的越多,對對方的要求,期望值也會相應提高。剛剛在一起時,對方給你喝自來水,你也會覺得很甜,對方幫你拎個包會覺得他真體貼,對方為你做頓飯,會覺得她真賢惠。
而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對方給你喝自來水,你會心里嘀咕,傻不拉唧的,淡死人了,對方給你拎包你會覺得很理所當然,你還希望他記得你們的每一個有意義的日子。對方為你做飯也開始習以為常,除此以外,最好洗衣服洗碗拖地都包辦了更好。
除此之外,在兩個人相處久了之后,彼此之間親密,關愛舉動會逐步減少。雙方開始不再費盡心機“取悅”對方,使對方感到愛意、浪漫、愉悅和幸福。而是以“在一起那么久了,沒必要”,浪費了很多本可以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的機會。
當我們一方面在提高對伴侶的要求,把對方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一方面又吝于付出,省略表達體貼、關愛的機會,親密關系的滿意度就越來越低。
轉身,一縷冷香遠,逝雪深,笑意淺。來世你渡我,可愿?
c.激情減少
我們在一段親密關系中之所以能感受到愉悅,主要是由于三個因素組成:幻想、新鮮和刺激。
而這三個因素會隨著時間而遞減、消逝。
我幾乎沒完整看過她主演的電影,但從書中或者網頁里經常會看到男人們對她的感慨: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都無法抵擋瑪麗蓮-夢露在1955年《七年之癢》中那個站在地鐵口、裙擺被風吹起的誘惑。
這種誘惑會讓一個正常男人對這個女人產生無以言狀的性幻想。
熱戀中的情侶往往是干柴烈火,一日幾次都沒問題。然而隨著交往時間越久,男性欲望會開始下降,性交頻率會降低,它漸漸成為一種交公糧的任務。
很多女性覺得性交沒那么頻繁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實,性交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維持甚至促進情侶之間的激情。
用經濟學來解釋,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當你和對方在一起時間久了,對方的一個吻已經無法讓你“小鹿亂撞”而臉紅心跳,對方一些貼心的舉動也不值得你拿來發布在微信說說里了。
心理和感官能夠感受到的幸福感會像續杯了的咖啡一樣,總是沒第一杯好喝。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03.
“看上去有點絕望。”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看起來有點絕望,任何一段親密關系,好像隨著時間都會漸漸變得平淡、枯燥、無趣。然而,我們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讓關系變得更有意思一點。
●走出親密關系中的“舒適區”
很多人會把戀愛談成一種“學識”更是一種“套路”,日常生活中統稱為固定賬單而需要去消費。周末就去附近電影院或動物園,紀念日就吃頓好的再買點禮物。餐廳是固定的,節目也是固定的,連親吻,擁抱都成為一種模式。
兩個人周而復始做著相同的節目,輕松且不費精力,只需要做著彼此熟悉的事就可以了,誤以為那就是“安全感”。但在舒適區里待久了,會讓彼此都覺得麻木了,沒動力了,去不去看和吃不吃好吃的都覺得無所謂了。
然而親密關系中的很多“小驚喜”、“出乎意料”都來源于舒適區以外的地方。
兩個人小到更換新的餐廳吃飯,大到嘗試新的節目,都會給彼此感情道路上的一種升溫,而帶來豐富感和充實感。
也許是前世的姻 也許是來生的緣 錯在今生相見 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
●把取悅對方當成每天的必修課
在一起相處久了的戀人,在彼此面前往往很隨意,各種節日能不過就不過。以前還為了討好對方歡心而細心打扮、準備surprise,現在不惹對方生氣就很客氣了,還談什么取悅?
想想做什么事會讓對方開心,那就每天做一件讓對方開心、幸福的小事。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高。給對方泡杯茶、去盛一下米飯,或者替對方按摩按摩,講一個笑話,都是很簡單的事情,都會讓伴侶在相處中感到被愛、被體貼的幸福感。
而當伴侶感受到了你的取悅,根據互惠原理,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對你更加體貼,以“回報”你的付出。
取悅會制造親密關系中的良性循環。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提升對伴侶的“性吸引力”
性吸引力的強與弱,反應了異性之間相互吸引的程度,影響性吸引力的因素有很多,人的容貌體態、品格智慧,氣質修養等水平的高低所致。
研究表明女人的“性”吸引力越持久,其自身魅力就越大,性關系也就更和諧,其家庭就越穩固。
對于伴侶來說,見過彼此素面朝天,衛生間里漲紅著臉蹲在馬桶上的“丑”模樣,對對方的“性吸引力”也在逐步減弱。但仍然可以通過一些喚醒技巧,來提升對伴侶的“性吸引力”。
●營造浪漫氛圍
適當的營造一些浪漫氣氛有助于提升情侶之間的互動。比如偶爾的燭光晚餐,放上一首輕音樂,在女主含情脈脈的注視下,男主適當的說些情話,兩個人在一起喝點紅酒,也會讓人重拾對伴侶心動的感覺。
●管理個人形象
對于那些談戀愛久了、結婚已經過了“七年之癢”就不再收拾打理自己的人來說,就是在一種親密關系中的自我放棄。不管在一起時間多久,不管彼此已經毫無遮掩,依然要自我控制、管理,這不僅僅是對伴侶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提升氣質修養
一個人的氣質是指內在的涵養或修養的外在體現,氣質是內在的不自覺外露,而不僅是表面功夫,如果胸無點墨,那任憑用最華麗的衣服裝飾,這人也是毫無氣質可言的,反而給別人膚淺的感覺。
所以不管在任何年紀,不管和伴侶熟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的地步,仍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品德修養,不斷豐富自己,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會讓對方刮目相看而越來越在乎你,更能鞏固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在親密關系中的感受,我們常常能夠記住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而是讓我們感到的“心動”、“驚喜”,和親密關系產生時的愉悅、興奮以及感官上的刺激。
愛情其實不是持續不斷的,相反,愛情是無數個感受到的“心動”的瞬間加日常的瑣碎組成的。
當我們覺得日子越過越無趣時,其實是“心動”很久沒出現了,能感受到的就是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愛情需要彼此的真情流露來滋潤雙方的神經系統,這個“心動”的瞬間才是愛情持久的必不可少的最好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