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優(yōu)異和初中的表現(xiàn)
小學時成績優(yōu)異的和成績平平的在初中的表現(xiàn):
注:以上分數劃分非絕對,僅根據我孩子班級和部分學校班級情況了解的而劃分并不科學,因各校考試難易有別,有些學校可能80分以上就是優(yōu)生,60分以下才是差生。孩子成績優(yōu)劣指的是分數一貫如此,并不是偶爾考差了就成差生了。
初中語數英成績關鍵在于小學打的基礎
從小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雖然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到了初中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初中語文考試都是以中考為標準,語文卷子的閱讀理解題(現(xiàn)代文、文言文)和作文占比分很大,而且閱讀理解的文章內涵也很深。
孩子經常不能理解文章內涵,甚至有時讀不懂,不會歸納闡述整章、段落中心思想,不會用書面干練語言解答,答題經常口水話,有時心里明白就是不會用文字表達。閱讀理解差當然作文也好不到哪去,老師分析是閱讀量不夠,知識面窄,當然對文章認識膚淺,寫作也就沒有素材,語言素養(yǎng)是長期的積累過程。
他班上語文成績不錯的都是愛讀課外書的,上小學時就什么都看(無論文學類、自然科學甚至各種雜志)。我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是小學時欠了帳,現(xiàn)在各科學習都很緊,每天作業(yè)一大堆,哪有時間培養(yǎng)閱讀啊,更沒養(yǎng)成讀書習慣,有點時間他寧愿假裝看英語,也不去讀讀看看雜志什么的。
語文閱讀差也導致了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差,初一數學應用題文字那個多,有時他讀幾遍都建立不起已知條件的聯(lián)系。
所以在小學一定要培養(yǎng)好孩子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語文成績不會差哪去,其它學科也很受益。
另外初中語文考試經常變換形式考古詩詞、文言文,成語更是每考必有,所以小學學過的或者要求必備的古詩詞,最好分類整理一下(如描寫季節(jié)、景物、情景的等等),并定期朗讀背誦,做到滾瓜爛熟。成語和文言文詞句積累一定要知其意識其字,并體會文言文的語感。
現(xiàn)在初一數學各期考試也都是以中考為標準,很多考題是中考原題。他們現(xiàn)在所學的內容和我們那個時代初中所學內容差不多少,但是知識點挖得很深,現(xiàn)在的題確實很難,實在是難啊。
孩子上了初中后我們對他的數學抓得很緊,上輔導班、做課外練習等,但成績不穩(wěn)定忽上忽下的。如果題出得基礎點他的成績就很好;如果題出得靈活點,他總是被陷阱題陷進去或就差一點做出來就是做不出來。
究其原因是數學思維的局限,數學邏輯思維的提高也是需要長期培養(yǎng)過程的,如果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可以在小學時學一學奧數(但千萬不要為了得獎而學)。尤其注意不要讓孩子有過大的壓力,對奧數能開竅的孩子,奧數是小升初的敲門磚,還可以鍛煉思維,開不了竅導致留下數學陰影反倒得不償失。
1、小學里的所有幾何知識(圖形知識)一定要學好初中才不會苦惱。我發(fā)現(xiàn)小學的幾何與初中幾何聯(lián)系得很緊密,甚至初一的某些題小學時就遇到過(如小學三年級的圖形問題初一也在學),我孩子小學時幾何問題弄到很懂,到了初中幾何問題都能輕松應對,但有些孩子就吃力一些(這些孩子的家長反應是在小學時幾何問題沒過關或沒重視)
2、行程和工程問題,在初中對應的知識點是變量、方程和函數的應用題。
在小學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小學英語每學期考試都是優(yōu),就沒上課外輔導班,也沒太重視扎實的英語功底培養(yǎng)。
現(xiàn)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yè)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大半的題不會(因很多單詞不知道),孩子是頭昏腦脹。
小學時學得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初中倍加努力成績也只能在中游,現(xiàn)在課外學了新概念1,但同事的孩子早就學到新概念2了,現(xiàn)在學英語很輕松,在小學感覺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績一樣都是優(yōu)。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很容易被成績迷惑,特別需要注意讓孩子在小學英語學得扎實的基礎上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松許多。小學英語聽、說、讀、寫、背一樣都不能少,不然就會變成老大難科目。
勤奮+好的學習方法=優(yōu)秀
小學時成績優(yōu)秀和中等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習慣大都是不錯的,進入初中后勤奮+好的學習方法=優(yōu)秀。初中所學的知識又多又難且進度快,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很難上去,小學時成績落后的大都是學習習慣差造成的,學習習慣是長期養(yǎng)成的結果,無論是好的或是壞的習慣一旦形成不易改變,所以小學成績落后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一看到成績落后了就開始忙于補課(補課其實只能補些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不可能補出好的習慣),一定要抓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各年級重點分解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正是建立學習習慣的黃金期,這個時候狠抓就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什么都未知,你給孩子灌輸的理念、形成的認知、養(yǎng)成的習慣都至關重要,這是也是他對一生學習的“第一印象”。
當然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孩子一起走過所有的學習細節(jié),像做作業(yè)、提前預習都是貴在堅持,讓孩子明白怎樣才叫全力以赴,以后就會成為他們自我要求的標準。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可以驗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讓孩子得到成就感。
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xiàn)為要孩子當第一名,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而是要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現(xiàn)”,“跟自己競賽”的觀念必須從小灌輸,讓孩子了解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分數、名次的追求,名次僅只是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點,只是超越自己應有的表現(xiàn)就是最棒的。
小學一二年級還要培養(yǎng)孩子每天看書、每天學英語(英語發(fā)音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報口語班時最好注意老師的發(fā)音標不標準)、每天寫簡單日記的習慣,總之,一定要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決定高考的學習成績,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系數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說了。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逐漸定型的重要階段,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又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階段,孩子在一二年級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加強不能放松。三年級后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yè)了,他們開始主動積極的接受新知識,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整理錯題、做筆記。
培養(yǎng)一項可以長期堅持下來的體育愛好(至于為什么,反正很多研究結論表示,會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三四年級開始教孩子畫重點、整理錯題本、簡單記筆記。記筆記和找重點是相輔相成的,但是要讓孩子盡量做到邊聽邊寫,記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講課內容。你大概也聽說了尖子生、狀元的武器——“錯題本”了吧,給孩子買課輔加量,做題的數量多都是沒有用的,還不如把這些時間挪到整理錯題上來,讓孩子每天把做錯的題改正過來就可以了,既省了時間還養(yǎng)成了整理錯題的習慣。
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后,不用再過問課業(yè)細節(jié)了,只要在他偶爾犯懶的時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在他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時跟他一起尋找方法,是不是很輕松?這時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很感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話?以后初中高中你也同樣省心的。
轉自網絡。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