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了解一下我們中國的《二十四史》。
(一)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包括:
《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
關(guān)于這個名稱的由來,其實是隨著歷史的不斷發(fā)展,逐步產(chǎn)生的。
早在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叭贰笔侵浮妒酚洝贰稘h書》和《后漢書》。
《三國志》完成后,連同“三史”,被稱為“前四史”。
在唐代,《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十部正史還曾經(jīng)被合稱為“十史”。
隨后,又出現(xiàn)了“十三代史”,即在“十史”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史記》、《漢書》、《后漢書》。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chǔ)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又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加了《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形成“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了《明史》,加先前各史,形成“二十二史”。
后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
再后來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經(jīng)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這就是咱們今天所說的《二十四史》稱謂的由來。
其實民國政府后來又將清末民初的學(xué)者趙爾巽主編的《清史稿》和柯劭忞獨立編著的《新元史》列入正史,形成了“二十六史”。
不過“二十六史”的知名度,遠比不像“二十四史”那樣家喻戶曉。
(二)
《二十四史》的相關(guān)介紹:(最后還有對《清史稿》和《新元史》的介紹)
1、《史記》
作者:司馬遷
史書體例:紀傳體通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0年(西漢時期)
記述的歷史年代: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有12篇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30篇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70篇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10篇表(大事年表)、8篇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130篇,526500余字。
2、《漢書》
作者:班固、班昭、馬續(xù)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約公元54年—約公元105年(東漢時期)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
主要內(nèi)容:《漢書》開創(chuàng)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分為本紀、表、志、傳四部分。其中本紀12篇,表8篇,志10篇,傳70篇,共100篇,后人劃分為120卷,全書共80萬字。
3、《后漢書》
作者:范曄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432年—公元445年(南朝)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主要內(nèi)容:《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分為紀、列傳、志三部分。其中紀10篇,列傳80篇,志8篇,共98篇。
4、《三國志》
作者:陳壽
史書體例:紀傳體國別史
創(chuàng)作時間:280年-290年(西晉)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述了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曹魏、東吳、蜀漢三個政權(quán)三國鼎立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三國志》全書共65卷,其中《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
5、《晉書》
作者:房玄齡等唐初二十一位大臣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646年—公元648年(唐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述了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共計200余年的歷史?!稌x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quán)的狀況。
主要內(nèi)容:《晉書》原有敘例、目錄各1卷,帝紀10卷,志20卷,列傳70卷,載記30卷,共132卷。
6、《宋書》
作者:沈約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487年—公元488年(南齊)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述了南朝劉宋公元 420年到公元479期間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宋書》包括本紀10卷、志30卷、列傳60卷,共100卷。
7、《南齊書》
作者:蕭子顯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509年—519年(南朝)
記述的歷史年代: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年),共23年史事。
主要內(nèi)容:《南齊書》包括帝紀8卷,志8篇11卷,傳40卷,共計59卷。
8、《梁書》
作者:姚察、姚思廉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589年—公元635年(隋、唐)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502—557年)50余年的史事。
主要內(nèi)容:《梁書》包含本紀6卷、列傳50卷,總計56卷。
9、《陳書》
作者:姚思廉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589年—公元635年(隋、唐)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后主陳叔寶亡國前后33年間的史實。
主要內(nèi)容:《陳書》包括本紀6卷,列傳30卷,總計36卷。
10、《魏書》
作者:魏收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551年—554年(北齊)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魏書》包括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總計124卷。
11、《北齊書》
作者:李百藥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628年—公元636年(唐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上起北魏分裂前10年左右,接續(xù)北魏分裂、東魏立國、北齊取代東魏,下迄北齊亡國,前后約50余年史實,而以記北齊歷史為主。
主要內(nèi)容:《北齊書》包括紀8卷,列傳42卷,共計50卷。
12、《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629年——公元636年(唐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了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公元557年—公元581年)24年的史實。
主要內(nèi)容:《周書》包括本紀8卷、列傳42卷,總計50卷。
13、《隋書》
作者:魏征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621年——公元636年(唐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共38年歷史。
主要內(nèi)容:《隋書》包括帝紀5卷,列傳50卷,志30卷,共計85卷。
14、《南史》
作者:李大師、李延壽(河南安陽人)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626年—公元659年(唐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了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南朝歷經(jīng)宋、齊、梁、陳四國170年史事。
主要內(nèi)容:《南史》包括本紀10卷,列傳70卷,總計80卷。
15、《北史》
作者:李大師、李延壽(河南安陽人)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626年—公元659年(唐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了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下迄隋義寧二年(618年),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及隋六代233年史事。
主要內(nèi)容:《北史》包括本紀12卷,列傳88卷,總計100卷。
16、《舊唐書》
作者:趙瑩、劉昫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940年——945年(五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自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開始,直到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結(jié)束,共計290年史實。
主要內(nèi)容:《舊唐書》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總計200卷。
17、《新唐書》
作者:宋祁、歐陽修、范鎮(zhèn)、呂夏卿等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044年——1060年(北宋)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自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開始,直到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結(jié)束,共計290年史實。
主要內(nèi)容:《新唐書》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共計225卷。
18、《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等
史書體例: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973年—974年(北宋)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53年史實。包括中原地區(qū)相繼出現(xiàn)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代王朝興亡史,中原以外存在過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后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興亡史,以及周邊地區(qū)還有契丹、吐蕃、渤海、黨項、南詔、于闐、東丹等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歷史。
主要內(nèi)容:《舊五代史》包括《梁書》24卷、《唐書》50卷、《晉書》24卷、《漢書》11卷、《周書》22卷、列傳7卷、志12卷、表1卷,總計151卷。
19、《新五代史》
作者:歐陽修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036年——1053年(北宋)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了自后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后周顯德七年(960年)共53年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新五代史》包括本紀12卷、列傳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譜11卷、四夷附錄3卷,共計74卷。
20、《宋史》
作者:脫脫、阿魯圖等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343年——1345年(元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了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到公元1279年祥興帝趙昺在崖山跳海宋朝滅亡,共計319年的史實。
主要內(nèi)容:《宋史》包括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共496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
21、《遼史》
作者:脫脫等人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343年——1344年(元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了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共計218年歷史,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
主要內(nèi)容:《遼史》包括本紀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以及國語解1卷,共116卷。
22、《金史》
作者:脫脫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261年—1344年(元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了上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滅金,共166年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金史》包括本紀19卷,志39卷,表4卷,列傳73卷,總共135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23、《元史》
作者:宋濂、王袆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369年——1370年(明代洪武刻本)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元史》包括本紀47卷、志58卷、表8卷、列傳97卷,總共210卷。
24、《明史》
作者:張廷玉、萬斯同等
史書體例:紀傳體斷代史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679年—公元1739年(清代)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6年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明史》包括本紀24卷,志75卷,列傳220卷,表13卷,共332卷。
另補充:
1、《新元史》
作者:柯劭忞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890年—公元1920年(清末民初)
記述的歷史年代: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新元史》包括本紀26卷,表7卷,志70卷,列傳154卷,總計257卷。
2、《清史稿》
作者:趙爾巽、柯劭忞等
史書體例:紀傳體
創(chuàng)作時間:公元1914年—1927年(民國)
記述的歷史年代:主要記載了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296年的歷史。
主要內(nèi)容:《清史稿》以紀傳為中心,包括本紀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傳316卷,總計536卷。
史書體例,主要有六種:
(1)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guān)歷史事件。
(2)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guān)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
(4)國別史: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
(5)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
(6)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
實際上同一史書可能同時屬于多個不同史書體例。
(全文完)
中國歷史書籍正版全套52冊資治通鑒書籍正版二十四史原著中國通史
活動價:989.00元
商品鏈接:https://mobile.yangkeduo.com/duo_coupon_landing.html?goods_id=326566482622&pid=9639851_187796782&goods_sign=E9z27mKv7CpOvRRRwvbaxz5ZfkYfN5Wu_J02JU1CLl&cpsSign=CC_220329_9639851_187796782_01fdbc36c79c0ddd157fdbcfbc3ada87&_x_ddjb_act=%7B%22st%22%3A%221%22%7D&duoduo_type=2
中國歷史類書籍正版全套暢銷書史記資治通鑒二十四史中國通史書籍
活動價:1399.00元
商品鏈接:https://mobile.yangkeduo.com/duo_coupon_landing.html?goods_id=269062540556&pid=9639851_187796782&goods_sign=E9_2nM8uc5hOvRRRwvbax-7BsfWb3fqf_JQ9029Y9i7&cpsSign=CC_220329_9639851_187796782_c7dcd1138ec3adb82fe1832e0d263f93&_x_ddjb_act=%7B%22st%22%3A%221%22%7D&duoduo_typ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