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出現了很多醫術精湛的神醫。他們精通各種醫術,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癥,而且醫德高尚,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其中的十位名醫。
1,針灸之祖——黃帝
黃帝是中華的“人文初祖”,為中華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在醫學方面,他有一部非常出名的代表作即《黃帝內經》,也是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很強的著作,涉及到中華傳統醫學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于針灸學說,記載的尤為詳細。說明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國古人就已經對生命現象進行了大量的觀察,而且具備了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基本的解剖學知識。
2,醫祖——扁鵲
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是中醫學的開山鼻祖。他醫術精湛,精通外科,內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對于“望聞問切”四診尤為擅長;而且他醫德高尚,四處走南闖北,治病救人。在古人看來,他就像傳遞喜訊的扁鵲(喜鵲)一樣,走到哪里,就把安康帶到哪里。因此人們尊稱他為神醫扁鵲。
3,外科圣手——華佗
華佗出生于東漢末年,從小就對醫學感興趣。他在年少時便外出游學,一心鉆研醫術,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是公認的一位神醫。
華佗醫術高超,解決過很多疑難雜癥,尤其擅長外科,精通手術,被世人尊稱為“外科圣手”。他是世界首創用全身麻醉法實施手術的人,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
4,醫圣——張仲景
張仲景也出生于東漢時期,他不僅是一位神醫,也是世界醫史上的偉人。他寫下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為中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后世影響深遠,深受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的臨床治療著作,在世界醫學史上頗負盛名。時至今日,中外學者通過研究《傷寒雜病論》而寫的書籍已超過1700多部,由此可見他的影響。
5,預防醫學先驅——葛洪
葛洪是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也是著名的醫學家。他精通醫學,善用藥物,同時也是預防醫學的倡導者。他認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平時的不良習慣所導致的,比如寢息失時,飲食過度,縱欲,大怒,困思等等,因此他十分注重平時的養生,以預防疾病的產生。
在葛洪的著作《肘后方》中,記載了很多應對疾病的方法和藥方,解決了很多人看病難的問題。同時,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記載“天花”和“恙蟲病”的人。
6,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唐朝時期的一位神醫,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他十分注重醫療經驗,每次治病救人,都會記錄下來。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四處走訪,記錄各種疑難雜癥的治療經驗,最終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這本書不僅在我國享有盛名,國外學者也稱其為“人類至寶”。之后,他又受朝廷的邀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7,兒科之祖——錢乙
錢乙是宋代著名的醫學家,也是我國第一個著名的兒科專家。在中國古代,兒科是公認最難診治的,因為嬰兒無法說話,表達自己的感受,脈搏也比較微弱,很難脈診,而且體質特殊,很多藥方都難以見效,甚至會引起病情的惡化。因此很多醫生在面對嬰兒時都無能為力。
錢乙為了攻克這一難題,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努力。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錢乙終于成了著名的兒科專家,并寫下了著作《小兒藥證直訣》。錢乙的出現,也使得兒科成為單獨的一門醫學科。
8,法醫之祖——宋慈
宋慈是南宋著名的法醫學家,也是世界法醫學的鼻祖。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醫藥學領先世界,宋慈將其應用于刑獄檢驗,并創造了最早的法醫文著《洗冤集錄》。
《洗冤集錄》記載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解剖學,尸體檢驗,現場勘查,死傷鑒定等各個方面,還記載了不同毒物的中毒癥狀及解毒方法,為毒理學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時至今日,這本書的應用依舊十分廣泛。
9,藥圣——李時珍
李時珍是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被世人尊稱為“藥圣”。他的著作《本草綱目》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這本書共計192萬余字,記載藥方1萬多種,并附圖1000多篇,是世界藥學史上一本空前的巨著。不僅如此,這本書對動植物學、生物學、地質學、礦物學、化學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0,《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吳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位御醫。由于醫術出色,皇帝經常讓他隨侍左右。
在1739年,皇帝詔令編纂醫書,并任命吳謙和劉裕鐸為總修官。吳謙認為,在很多醫學書籍中,都存在著晦澀難懂,傳寫錯誤等各種問題。于是他召集了70多位經驗豐富的御醫,對歷代的醫學作品進行整理、注釋、校正、審核,最終耗時三年,完成了著作《醫宗金鑒》。這本書共分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里最完善,也是最通俗簡要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