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位植物學老教授的執著與付出

川觀新聞

羅利群和他的肉果秤錘樹。(記者 王代強 攝)


他,是珍稀瀕危植物——肉果秤錘樹的發現者、命名者、研究者和育種者。

他,32年持續呵護,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把它從滅絕的邊緣“搶救”回來。

他,雖已年至古稀,卻至今奔走在保護和推廣它的科研實踐一線,它是他的“孩子”。

他,就是樂山師范學院植物學教授羅利群。前不久,記者在省林業和草原局采訪時,無意中聽聞了他的故事梗概,不過癮,又追到了樂山。

羅利群在書房。(記者 王代強 攝)

眼前這位頭發斑白的老人,身上不過一件汗衫、一條短褲、一雙涼鞋,家中的書卻堆成了山,身體和精神狀況看起來跟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差不多,每天行走兩三萬步。

“我搞科研教學,不是為了掙錢。”他說,保護好肉果秤錘樹,是這輩子最欣慰又做不完的事。

一次意料之外的發現:

原本為了搞好教學工作而到野外采集標本,卻不料發現了新植物,研究成果幾經周折最終得到承認

在樂山師范學院一棟教學樓旁的草地上,幾株枝繁葉茂的肉果秤錘樹茁壯生長,路過的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一種非常珍稀的植物。就像它一樣,青年時代的羅利群就扎根這所學校,一直默默無聞地耕耘著。

羅利群在野外采集植物標本。(受訪者供圖)

1982年,樂山人羅利群從原南充師范學院(現西華師大)生物系畢業,回到原樂山教育學院(現樂山師范學院前身之一)從事植物學教學工作,剛開始遇到難題:幾乎不認識樂山周邊的植物。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肯定會很枯燥。”讀大學時植物學老師對野外植物超強的認識能力為羅利群樹立了標桿,羅利群決心克服困難,把自己煉成和他大學老師一樣厲害。但當時學校還不具備植物學的研究條件。沒有指導老師,書就是老師;沒有文獻資料,自費買;沒有制作標本材料,自費到成都買300克左右的硬紙板,八開作為制作標本的簡易臺紙;沒有跑野外的經費,自費并盡量節約。

所有假期、周末通通取消,改為到樂山周邊山林考察野生植物,通過采集花、根莖等標本,給植物做解剖手術,查閱資料等方式,鑒定、認識植物。他給自己定了任務,每天至少要認識3種植物,也就是一年要鑒定認識1000種以上的植物。

這是一個體力活兒、技術活兒,更是一場持久戰。“標本采集一定要有花,不然就無法準確鑒定。如果第一次沒遇到開花就以后再去,不斷觀察,一直等到它開花為止。”

一年多堅持下來,羅利群幾乎走遍了樂山周邊的山山水水,采集的植物標本不計其數,對當地幾千種植物爛熟于心。從第二年起,他上課就得心應手了,學生們的興趣也變得無比濃厚。即便如此,他爬山采標本認植物的習慣,一直堅持著。

正是這個習慣,帶來了一次意外的“偶遇”。

肉果秤錘樹的果實。(王代強 攝)

1988年,羅利群到樂山附近山嶺采集植物標本。在林中搜尋時,遠遠看見一種開著許多下垂白色小花的樹種,走近看,更覺稀奇。“由于當時處于花期,還沒有果實,就又等了幾個月。再來看時,它那紅褐色、秤錘形而肉質多汁的累累果實,讓我興奮不已。”

肉果秤錘樹果實。(羅利群 攝)

肉果秤錘樹開的花。(羅利群 攝)

“好東西!”羅利群先后采集了花、果實等標本,帶回家仔細解剖標本,查閱資料,反復研究,小心求證,很快有了眉目:原來,這種新植物是屬于安息香科秤錘樹屬,和中國特有瀕危植物秤錘樹的外形較為相似,而后者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部。

順藤摸瓜,羅利群聯系上原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現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請對方寄來秤錘樹果實標本。因為秤錘樹是1928年由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骕在南京郊區發現的,所以當地栽培有秤錘樹。對比研究發現,二者是有區別的。最明顯的是秤錘樹果實小得多且是木質的,而現在采集到的這種植物果實大得多,且是肉質的,干后皺縮松軟。

木質和肉質有什么不同?面對記者疑惑,他遞來一顆李子,“咬一口看看”。“木質就是沒有水分,是干的硬的像木頭一樣,肉質就是果肉有水分就像李子等水果一樣。”

當時秤錘樹屬已發現的幾種植物均和這個新植物不同,“好像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的關系,雖然都是人,但差別還是較大。”

他將這個新植物命名為肉果秤錘樹,并將其研究成果寫成了一篇論文,寄往國內某權威刊物,但該刊以“來稿多,排隊時間長,建議改投其他刊物”為理由退回。

恰好不久后,1991年,他得到一個到中山大學進修的機會。于是,羅利群帶上兩種標本和論文,到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找當時國內植物學安息香科領域權威黃淑美教授“斷案”。

經分析研究,黃淑美對于羅利群的發現感到十分激動:“羅老師,你是對的,這確實是一個新物種,我招待你吃午飯!希望你能送我們一套標本。”

1992年,羅利群的論文《四川秤錘樹屬一新種》在《中山大學學報》上發表。

一場心中沒譜的試驗:

種子播下去后,對著幾盤泥土澆了一年多的水,6株幼苗冒出來時跟自己的孩子出生時一樣激動

肉果秤錘樹的發現,讓羅利群興奮了好幾年。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去山上看望那幾株野生的樹。但是,在肉果秤錘樹發現后,再未有其他地方發現的報道。而且,它還是中國西部秤錘樹屬植物唯一的分布點。“1998年的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再不及時對這種新植物進行'搶救’,極有可能因為遭受人為破壞等原因而滅絕。”

“最好的搶救和保護,就是培育新樹苗,雖然心中沒個譜,但總得試一試。”

當年11月,他到山中采集了400粒種子,一半給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一半自己培育。

當時的羅利群既沒有相關科研項目支持,又沒有太多的收入來源,還住在父親的小房里。他湊錢買了幾個育種盤,放入泥土,播進種子,蓋上泥土,放在屋后一個小院子里,像照顧孩子一樣精心呵護,生怕哪家小孩鉆進來搞破壞。

每天早上出門前、晚上回家后,羅利群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育種盤里有沒有變化。可是,一個月過去了,甚至一年也過去了,什么變化都沒有。

肉果秤錘樹幼苗。(羅利群 攝)

“當時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出苗,也不能把泥土翻開來看,那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我就一直澆水,一直澆水,期待好的結果。”終于,在2000年的春天,育種盤的泥土中突然冒出6株幼苗!

他馬上拿出相機,拍下這奇跡般的一幕,“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時一樣激動!”

小試成功過后開始大試。羅利群向學校匯報了繼續繁育肉果秤錘樹的想法,當時的校領導拍手稱好:“老羅,你想要學校哪塊地,都給你!”

選來選去,羅利群最終選擇了一小塊地,主要看中這塊地四周都有墻,以免遭破壞,但土質薄。為此,他又自掏腰包,買來兩貨車土,一籮筐一籮筐提到地里,把土墊厚。

720粒種子播下去,又是近一年半的等待,收獲314株。此后,一批又一批種子播下去,一批又一批幼苗冒出來。截至目前,羅利群共繁育出肉果秤錘樹苗木1000余株。后來,他還進行了扦插試驗,就像栽苕藤一樣,將樹的枝條的一部分剪下來培育,也能成活,不過對培育的環境濕度、溫度等要求比較嚴格。“我沒有科研單位的條件,如溫室、噴水裝置等,只好土法上馬,如在扦插苗上覆蓋塑料薄膜以及澆濕的草簾,來降溫保濕,最終獲得了成功。”

幼苗長大后,苗圃里已無法容納,2002年,羅利群又自費在樂山附近農村租了兩畝地,栽培長大的肉果秤錘樹苗木,一直到現在。他常常迎著朝霞步行近20里到農村育種地,頂著烈日給苗木澆水、施肥、施藥、除草,在落日余暉中回到樂山。“由于租用土地有限,目前保有600株左右。至此,肉果秤錘樹的極度瀕危狀態有所減輕。”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育種研究中的繁重勞動幾乎都是羅利群自己完成的,也常常有人勸他:“讓學生來幫忙,你負責指揮就行。”但他卻堅持認為,科學研究必須親歷親為,才能發現問題,及早地解決問題,才有可能逐步靠近成功。

肉果秤錘樹為什么如此瀕危?據他分析,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隨人類對低山常綠闊葉林近乎毀滅性的破壞,作為伴生樹種的肉果秤錘樹亦隨之消失;二是肉果秤錘樹種子休眠期長達一年半之久,使其遭遇各種災害的幾率增加。

翻閱書柜,羅利群拿出當年的筆記本,封面已經和內部頁面脫離,但保存完整。從1998年11月開始播種之日到2018年11月28日在學校實驗樓解剖研究肉果秤錘樹,其中詳細記錄了他培育的這些肉果秤錘樹,20年間的“成長史”。

跟隨羅利群的腳步,從家中下樓,步行校園幾百米,來到這片草地上,記者看到三株肉果秤錘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長勢良好。

羅利群當年發表的論文中的肉果秤錘樹插圖。(記者 王代強 攝)

一段永無終點的“馬拉松”:

在羅利群看來,對瀕危植物最好的保護是贈送,回歸“廉價”就減小了破壞,還要幾代人的堅持

“研究和保護肉果秤錘樹,不但對研究秤錘樹屬和安息香科的系統演化有重要意義,而且它的花、果都很美麗,具很好的觀賞價值。”在羅利群的奔走呼吁下,肉果秤錘樹被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但保護瀕危植物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如何繼續跑下去,都需要制定策略。

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了肉果秤錘樹這種新植物,紛紛找到羅利群,提出購買請求。然而,令他們意外的是,羅利群直接將自己培育的樹苗免費贈送給相關部門、單位,讓這種植物進入了城市園林。

在羅利群看來,保護瀕危植物,最好的方式就是贈送。一種植物一旦形成商品,往往伴生的就是對該植物資源的破壞,不利于保護。瀕危不能作為珍稀植物的價值,而應該進入園林,承擔美化環境的功能,進而形成人人參與保護的局面。

他同時呼吁,提升公眾對瀕危植物的關注度。數據顯示,四川已有90種植物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名錄,位居全國前列。然而有報道指出,同樣作為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對瀕危植物的關注度卻遠遠低于瀕危動物。

“對部分木本植物來說,十幾年的時間都短,保護野生植物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認識羅利群多年,省林業和草原局高級工程師隆廷倫對羅利群十分敬佩,“僅一株肉果秤錘樹就耗費了羅利群大半生時光和精力,更多的瀕危植物的保護還需要更多人、幾代人的傳承和接力。”

雖然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保護野生植物資源有巨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但是有關專家表示,目前保護名錄更新滯后、法律法規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基層力量薄弱等短板,制約著保護工作有效展開。

“建立自然保護區對保護瀕危植物作用很大,但保護區外的野生植物保護情況就不一定了。”一位基層林草部門工作人員說。

如何補齊這些短板?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羅鵬建議,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建立合作共贏機制,讓地方政府、老百姓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真正支持保護工作,形成人人關心、共保共護的良好氛圍。

來源:川觀新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5號院植物之秤錘樹
了解臘葉標本 | 自然手工
秤錘樹的功效與作用
尋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秤錘樹
植物學家如何互粉?當然是以對方的名字命名植物呀!
城南花木:木槿,夏天開花的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安溪县| 皮山县| 上栗县| 惠东县| 弥勒县| 清河县| 淅川县| 合川市| 淮安市| 柏乡县| 南漳县| 常熟市| 丁青县| 施甸县| 龙泉市| 汽车| 罗城| 剑川县| 全南县| 手游| 麦盖提县| 嘉鱼县| 石棉县| 南涧| 江西省| 富顺县| 子洲县| 龙井市| 定陶县| 亳州市| 永顺县| 隆尧县| 攀枝花市| 定襄县| 沙田区| 大港区| 玛纳斯县| 宜君县| 澄城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