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子,豆科(Fabaceae)野豌豆屬(Vicia)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綠肥。全世界野豌豆屬的植物約有200種,為一年生、越年生或多年生,我國包括原產和引進的約40種。苕子栽培種被廣泛用于綠肥、飼草或覆蓋作物。
我國種植利用苕子歷史悠久。目前,用作綠肥栽培的苕子種類有毛葉苕子(Vicia villosa)、光葉苕子(Vicia villosa var.)和藍花苕子(Vicia cracca),其特征特性存在較大差異。
毛葉苕子
毛葉苕子(Vicia villosa),豆科(Fabaceae)野豌豆屬(Vicia)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長柔毛野豌豆、毛葉紫花苕子、茸毛苕子、毛巢菜、假扁豆等。原產歐洲、中亞、伊朗,是歐洲主要的牧草及填閑作物。我國于20世紀40年代從美國引進,60年代又陸續從前蘇聯和羅馬尼亞引種。毛葉苕子抗寒性強、尤喜涼爽氣候,能在西北、華北地區春季及秋季種植利用,也可在黃淮之間及南方秋季種植利用,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除華南以外的大多數地區。
植物學特征
(一)根、莖、葉
根系發達,主根粗壯,入土1~2m甚至更深,側根較多;根部多姜塊狀或扇狀根瘤。莖方形、有棱,柔軟中空,生長后期上部直立而下部平臥,攀援或蔓生,長可達2.5~3 m。莖上茸毛明顯,在生長點位置密集灰白色茸毛。分枝能力強,在地表10 cm左右的一級分枝15~25個,二級分枝可達10~100個。葉為偶數羽狀復葉,每一復葉有小葉5~10對;小葉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長2~2.5 cm、寬0.8~1.2 cm,有茸毛,葉背面多于葉表面,葉色深綠;復葉頂端有卷須5枚。托葉戟形,葉緣有茸毛。
根系
莖及托葉
復葉及卷須
小葉(左:正面;右:背面)
圖1 毛葉苕子根、莖、葉
(二)花
總狀花序,由葉腋抽生花梗,花梗長10~18 cm,每一花序有小花10~35朵,著生于花軸一側。花萼斜鐘形、有茸毛,長約0.7 cm;萼齒5個,近錐形,長約0.4 cm,下面三枚稍長。花冠紫色、淡紫色、藍紫色或白色;旗瓣長圓形,長約0.5 cm,先端微凹;翼瓣短于旗瓣,龍骨瓣短于翼瓣。
(三)莢果與種子
莢果長圓狀菱形,長2.5~3 cm、寬0.7~1.2 cm,側扁,先端具喙。成熟后莢果淡黃色,易爆裂。每莢有種子2~5粒;種子球形、直徑約0.3 cm,表皮黃褐色至黑褐色,一般千粒重25~40g。
圖2 毛葉苕子花序及小花
圖3 毛葉苕子莢果及種子
光葉苕子
光葉苕子(Vicia villosa var.),豆科(Fabaceae)野豌豆屬(Vicia)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也稱光葉紫花苕子、稀毛苕子、野豌豆、肥田草等。是毛葉苕子的變種,由美國俄勒岡州州立試驗站從毛葉苕子選育而成,是一種稍耐熱、茸毛稀疏的生態類型。于1946年引種我國。后經前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示范后,在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云南等地種植。20世紀70年代后,由于光葉苕子抗性較弱,在淮河以北地區逐漸被毛葉苕子替代,現在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云貴川等省區。近些年來,在北方各地有良好表現。
植物學特征
根系發達,主根粗壯,入土深1~1.5m,側根較多。莖方形中空、有棱,長1.5~2.5m,較粗,有稀疏短茸毛。分枝能力較強,距離地表10 cm左右有一級分枝20~30個,二級分枝可達10~100個。偶數羽狀復葉,每一復葉有小葉5~10對,小葉長2~3 cm、寬0.6~1.0 cm,葉上茸毛稀疏,葉色深綠,復葉頂端有卷須4~5枚。托葉戟形。
總狀花序,花梗自葉腋間抽出,花梗長8~16 cm,每一花序有小花20~40朵,花色紅紫,萼斜鐘狀有茸毛。莢果短矩形,長2.3~2.8 cm、寬0.7~1.0 cm;成熟后莢果淡黃色,較易爆裂。每莢有種子2~8粒,一般為2~4粒。種子圓形,多為黑褐色,千粒重20~35g。
莖、托葉
花序
花萼及小花
莢果、種子
圖4 光葉苕子不同器官
藍花苕子
藍花苕子(Vicia cracca),豆科(Fabaceae)野豌豆屬(Vicia)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湖南稱之藍花草,湖北稱草藤,廣西稱肥田草,江西稱苕豆,四川稱其苕子或大苕。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歐洲和北美也有分布。中國栽培利用藍花苕子歷史悠久。《詩經·陳風·防有鵲巢》記載的“邛有旨苕。”邛為高丘,苕即藍花苕子。作為綠肥栽培始見于北魏《廣志》載“苕,草色青黃,紫華,九十二月稻下種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葉可食。”亦為南方稻田冬季綠肥栽培之源。
植物學特征
根系不發達,主根較淺,入土深約0.3~0.4m,側根、支根較少。莖方形中空較細,有稀疏茸毛,半匍匐生長,莖長1.5~2m。莖分枝能力不強,基部一級分枝1~10個,二級分枝較少。偶數羽狀復葉,有5~10對小葉,小葉長2~3 cm、寬0.5~1.0 cm,葉色淡綠,葉背面有短茸毛,托葉戟形,葉柄頂端有卷須3枚。
總狀花序,由葉腋間抽出花梗,花梗長10~16 cm,每一花序有小花10~20朵,花色藍紫。萼斜鐘狀,有稀短茸毛,雄蕊二體,一枚單生,九枚合生。雌蕊一枚,柱頭周緣長有茸毛。莢果短矩形,兩側稍扁,莢長2~2.5 cm、寬0.4~0.6 cm。每莢有種子3~8粒;種子圓形,種皮深褐色,有光澤,千粒重15~20g。
莖
復葉及卷須
花序
盛花期群體、種子
圖5 藍花苕子
此外,有一定應用價值的苕子種類還有毛莢苕子(Vicia villosa subsp. varia)、深紫花苕子(Vicia atropurpurea)、苦苕子(Vicia ervilia)、大馬野豌豆(Vicia dalmalica)、匈牙利苕子(Vicia pannonica)和山黧豆苕子(Vicia unijuga)等。
注:以上圖文節選自《中國主要綠肥品種資源圖集》
體系、行業最新資訊投稿:greenmanure@163.com
如需轉載,可后臺聯系我們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