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ID:hlmyj001
編輯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夜何其
一
紅樓六十九回,鳳姐真是憋屈,剛剛裝著笑臉把丈夫偷娶的尤二姐迎進來,那邊公公又賞了丈夫一個小妾秋桐。鳳姐只得忍氣吞聲,“忙命兩個媳婦坐車在那邊接了來”。一個小院子里,住著三個共享丈夫的女人。
算上平兒,是四個。
鳳姐嫁給賈璉,不是高攀。論門第,鳳姐的娘家是“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與“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府不相上下;論資財,賈璉捐了個同知,無實職,無官俸,鳳姐是帶著一大筆陪嫁過來的;論相貌,人人都說鳳姐是個美人兒;論才干,賈璉更是被鳳姐比了下去。
鳳姐完全有資本在賈璉面前倨傲,她也確實在賈璉面前保持著強勢,但是在賈璉納妾的問題上,她只是背后做手腳,不敢公然反對。
不止鳳姐,王夫人對趙姨娘恨得牙癢,也得容忍趙姨娘的存在。
邢夫人,不但容忍丈夫成群的姨娘,還主動給丈夫說媒拉纖。
老祖宗賈母,屋里也有幾個老姨奶奶。
邢夫人也罷了,娘家沒勢力,缺少跟丈夫博弈的資本。賈母、王夫人、鳳姐都可以挾父兄之勢清除丈夫的姨娘,何以她們要忍氣吞聲?深為丈夫的姨娘而苦惱的王夫人,聽說賈璉偷娶尤二姐,也不是對賈璉的行為感到氣憤,而是為鳳姐把尤二姐接進來而感到欣慰。
還是有人會說——這是她們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封建”這口鍋,不是什么菜都可以裝的。
二
制度這東西不是憑空出現(xiàn),而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結果。
妻妾制度,往小處說,是丈夫與妻子的博弈;往大處說,是丈夫家族與妻子家族的博弈。再往大處說,是怎樣保持社會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
妻妾制度,不用說,首先是確保男性的利益。
男女平等是近代的事情,原因很多,主要的一點是,體力在社會生產(chǎn)中的重要性下降。現(xiàn)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大部分被機器代替,因此,女性獲得跟男性基本對等的地位。比如我寫文章,比很多男性作者寫得好,但是推車挑擔,我比不過一個中等體力的男人,拿著大刀長矛與敵人、猛獸格斗,兩三個我也比不上一個男人。
這種情況下,怎么要求男女平等?
現(xiàn)代社會,男女也不是完全平等,還是男性占上風。而且男女的社會地位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如果出現(xiàn)一種新科技適合女性發(fā)展,女性的地位會壓倒男性;如果文明倒退,回到原始狀態(tài),女性地位又會大幅下降。
切換回古代。
在社會生產(chǎn)和對外戰(zhàn)爭都是男性為主體的情況下,婚姻制度必然對男性有利。
但是,男性怎么來的?他們也是他們的母親生的,他們本能地愛著他們的母親。他們也會生育女兒,父親的本能讓他們也會愛女兒。
如果妻妾制對女性毫無益處,女性完全處于被宰割、被奴役、被欺凌的受害者地位。那么,父親們嫁女的時候可以講條件——我女兒非常漂亮,我給我女兒陪嫁了一筆很可觀的財產(chǎn),我還會利用我的名聲、地位、人脈幫助你家鞏固社會地位,獲得名聲和人脈。你們誰給我寫一張保證書,保證永不納妾,我就把女兒嫁給誰,不寫保證書的不嫁。
沒一個父親這么做。
他們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很可能他女婿家的財產(chǎn)帶同他給女兒陪嫁的財產(chǎn),統(tǒng)統(tǒng)落到外人手中。
三
今天,一對夫妻離婚,主要考慮的問題是什么?——財產(chǎn)分割,子女撫養(yǎng)。
這深刻地說明了婚姻的兩大主題——養(yǎng)育子女和繼承財產(chǎn)。當然還有性資源的獲得,社會資源的獲得,生活上的互相協(xié)助。這是附加功能。
古人的婚姻也是主要是解決財產(chǎn)與子女兩大問題。
既然古代的社會生產(chǎn)和對外戰(zhàn)爭都是以男性為主角,那么,財產(chǎn)的繼承,也是以男性為主。
男性靠著先天的身體優(yōu)勢獲得了財產(chǎn)繼承權。但是,上蒼造人就是這么不公平,它不但給男女巨大的體力差異,也給了他們相貌、財產(chǎn)、地位和生育能力上的巨大差異。
相貌、財產(chǎn)、地位可以看得見,你可以選一個漂亮、有錢、有社會地位的女子為妻。可是生育能力看不見,最好的算命先生,也很難算準誰命中有子,誰命中無子。
沒有兒子怎么辦?誰贍養(yǎng)他?誰繼承他的財產(chǎn)?誰祭祀他的祖先?
解決辦法就是收養(yǎng)和過繼。
但是,有很多男人認為——他沒有兒子,不是他的問題,是他老婆的問題,換個女人,他會有兒子,他不想收養(yǎng)和過繼。
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休妻再娶。
可是有些男人跟妻子有感情,有些男人有些貪圖妻子娘家的社會資源,有的妻子死活不想被丈夫休掉。
這怎么辦?
窮人沒辦法,富人會想——我家有錢,我找人代孕不行嗎?
姨娘就是富人家的代孕母親。
古代醫(yī)學不發(fā)達,沒有試管嬰兒,授精必得男人親自完成。所以,這個代孕母親還有一項附加功能——供男主人取樂。
古人納妾,其實還有一個很原因是缺個貼身服侍的人。古人的衣服是手工縫制,達官貴人也經(jīng)常遇到衣服綻線這樣的問題,不值得找裁縫,但是男女有別,不能把褲子、小衫這樣的貼身衣服交給仆人老婆縫線。還是收個屋里人侍奉最合適。
這不是主要原因,納妾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補充妻子的生育功能。
賈璉納妾就是打著一面大旗——子嗣艱難。
有了這面大旗,不怕鳳姐不忍氣吞聲。
賈母、王夫人都生育了兒女,為什么還要容忍丈夫的姨娘呢?
首先,這是愛面子。一個太太身后跟著一群姬妾,這是身份的象征,證明人家不但養(yǎng)得起老婆,還養(yǎng)得起小老婆。
其次,古人壽命短,死亡率高。經(jīng)常一個女人養(yǎng)幾個孩子沒一個活下來;活下來,也不見得能長大了;長大了,也不見得生出孫子來。
這種情況下,只能以數(shù)量求生存,兒子多了,有孫子的可能性就大,孫子多了,有重孫的可能性就大。
從風險角度來說——多個子宮生育比一個子宮生育,后代存續(xù)的可能性更大。
妾被定位為代孕母親,作用是代妻生育,故而,無論世俗還是法律,都視她們的子女為妻的子女。正常情況下,一個妾無論是否生育,是否受寵,都無法撼動妻的主母地位。
故而,絕大部分妻容忍丈夫納妾,只要丈夫別由著妾胡鬧。
還有少部分女人會主動幫助丈夫納妾。
《聊齋志異》中寫了一個潑婦連氏。連氏無子,也不許丈夫納妾。后來她丈夫年老,丈夫的侄子們上門搶奪財物,再后來她丈夫病故,侄子們在棺材邊上商議瓜分她家財產(chǎn)。連氏呼天不應喚地不靈。就在這時,她丈夫原先寵幸的一個婢女生的兒子趕了來,連氏有了兒子,被侄子們搶去的財產(chǎn)又奪回來。臨終前,連氏囑咐女兒、兒媳,年過三十不育,賣了首飾,也要給丈夫納妾,不要像她這樣受外人的氣。
雖然蒲松齡站的是男人立場,說的也是當時很多女人的心聲。
雅物 ·紅樓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