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江蘇省優質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種業協會和江蘇省主要農作物種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舉辦的江蘇省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評鑒會在我院糧作所舉行。
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對省內公開征集的優質稻品種進行食味品質評鑒,在進一步強化我省水稻品種的優質導向的基礎上,為農民種植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提供參考,深化我省優質稻米產業的提檔升級。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唐明珍出席會議并對獲獎優質食味品種頒獎,種植業處處長馬德云、種業管理處處長何旭平到會指導,江蘇省種子管理站站長何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江蘇省種子管理站調研員翁為民主持會議,來自全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等各界水稻資深專家和參評單位代表100多人參加會議。
何金龍站長介紹了本次會議主要內容與規則,江蘇省農科院王才林研究員介紹了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評鑒辦法。會議評鑒嚴格參照江蘇省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評鑒辦法執行,在科學、客觀、公平、公開、公正原則上設立了專家鑒定評委組,共有21位專家評委和大眾評委對各單位提交的品種進行評鑒。由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才林任組長、江蘇省里下河地區農業研究所所長李愛宏、江蘇省種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蔣紅云任副組長。以“南粳9108”為對照,并設置明、暗兩個對照,專家評委和大眾評委從外觀、氣味、味道、口感、回生度和綜合表現等6個指標對食味品質進行評比打分,最終評出5個特等獎, 11個金獎。在現場公布的評鑒結果中,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優良食味水稻育種團隊育成的“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718”和“南粳晶谷”喜獲特等獎;“南粳2728”、“南粳3908”獲得金獎。我院優良食味水稻育種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繼2008年育成第一個優良食味粳稻品種南粳46以后,又育成了適合江蘇不同生態區種植的南粳5055、南粳3908、南粳晶谷、南粳9108、南粳505、南粳2728、南粳5718和南粳58等9個優良食味粳稻系列品種。這些品種的共同特點是食味品質優,產量潛力大,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其中南粳5055、南粳9108被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南粳5718、南粳3908和南粳晶谷2019年通過了第一年超級稻測產驗收。目前,南粳系列優良食味粳稻品種在江蘇省的年種植面積占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時,南粳系列優良食味粳稻品種也已經在安徽、上海、浙江、山東、湖北、河南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示范種植,成功實現了覆蓋整個長江中下游不同稻區和黃淮海稻區的品種布局。“江蘇大米”省域公用品牌、“金陵味稻”、“蘇州大米”、“無錫大米”、“淮安大米”、“射陽大米”、“興化大米”、“泗洪大米”、“海安大米”、“阜寧大米”、“建湖大米”、“如皋大米”等我省地產大米品牌以及省內外300多家稻米加工企業都采用南粳系列品種作為原糧,生產的優質大米深受市場歡迎,有效提升了“蘇米”品牌影響力,有力支撐了江蘇省及周邊地區優質稻米產業的發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