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春秋戰國年間是并不禁止民間持有各種兵器的,這是因為那個年代華夏民族還保留有很深厚的尚武之風,而且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也需要大量熟練使用各種兵器的兵員。
在秦朝統一天下之后,收繳天下兵甲,澆注成十二金人。但是當時還沒有明確禁止民間不得持有弓弩刀劍。
漢武帝年間,曾經進行過一次關于是否要禁止民間持有弓弩的討論。提議者是丞相公孫弘,被漢武帝下發朝堂討論。但是侍中首先反對,他說:1.圣人制作兵甲是讓人民抵御侵害,不是讓人們互相攻擊的;2.即便你禁止民間持有武器,也不能阻止人民造反,還是要多教化,而不是光在這里禁止;3.男子出生和成人的時候都要舉行射禮,不能禁止。最后漢武帝也很自信,并沒有禁止民間持有各種武器。
到了唐代,首先開始有了明確禁令。
《唐律疏議》卷第十六:
【疏】議曰:「私有禁兵器」,謂甲、弩、矛、槍、具裝等,依令私家不合有。若有矛、具者,各徒一年半。注云「謂非弓、箭、刀、楯、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聽有。其旌旗、幡幟及儀仗,并私家不得輒有,違者從「不應為重」,杖八十。 弩一張,加二等;甲一領及弩三張,流二千里;甲三領及弩五張,絞。私造者,各加一等;甲,謂皮、鐵等。具裝與甲同。即得闌遺,過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
按照這個標準,如果你持有矛和盔甲,則要判一年半有期徒刑;持有旌旗依仗用品要打八十大板;持有弩,要罪加二等;如果有一套盔甲和三張弩,就要流放兩千里;三套盔甲和五張弩,就要吊死!
可見,唐朝是允許你持有刀、弓、短矛的,但是對于弩、盔甲、長矛這樣的軍國重器是嚴禁持有的。
而到了宋朝,一方面是對于軍隊裝備的高度重視,出現了中國古代弓弩的巔峰代表——神臂弩;而另一方面則是對于民間武器的嚴厲禁止。就連帶刀夜行也是要砍頭的嚴重罪名。至于說各種祭祀啊,演戲等時候需要武器,一句話,用紙糊的!
之后的歷朝歷代都嚴厲禁止民間持有各種武器。最可笑和最令人無語的就要屬于元朝時候。
因為蒙古人人口少,難以有效控制全國各地,為了防止漢人造反,他們就規定,每個居民小組只能持有一把菜刀!真是難以想象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