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發生過三次比較有名的大規?!拔鬟M運動”,第一次是匈奴人,第二次是突厥人,第三次是韃靼人。這三次大遷徙都給中東和西方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或是摧毀舊王朝,或是直接斷絕某些文明(羅馬)。但除了以上這三次著名的“西進運動”外,其實還有一些規模比較小,影響力也不差的大遷徙,比如,大月氏的西進!
很多人對于大月氏的認知來源于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聯合大月氏人東西兩面夾擊匈奴人的故事,認為其是西方之人。但實際上,月氏人最早定居河套地區,即現在的陜西、甘肅境內。他們與中原的聯系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當中那么少,據《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戰勝犬戎后巡游天下,在西邊見到的諸侯當中就有月氏人。只不過這時候的月氏被稱為“禺氏”或是“禺知”,前面沒有加“大”字也是因為當時的月氏人還沒有分裂。
月氏人最早在河套地區的時候,本身實力并不弱。和后來大家所知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趕到西邊的情形不一樣,早期的月氏人不但不弱于匈奴,還聯合東邊的東胡屢次將匈奴人擊敗,分庭抗禮。
但是,到了公元前177年的時候,形勢發生了改變。匈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整合匈奴部族,使得匈奴實力大增。在與月氏人的恩怨糾纏中,不但一舉擊敗了月氏部族,還迫使月氏人分裂為兩部。大部遷出河套地區,被稱為“大月氏”,小部月氏人則向南翻越祁連山,遷到了青海,與當地的羌人融合,稱為“小月氏”?!拔搴鷣y華”中建立的北涼國,聽說其國主就有月氏血統,不過這一切都是后話了。
遷出河套地區的大月氏人,來到了準格爾盆地定居。但好景不長,匈奴老上單于即位后,再次擊敗大月氏,將大月氏王首級用來做酒杯。月氏人雖然對匈奴人恨之入骨,但無奈實力不濟,只得乖乖認慫,繼續西遷,擊敗了原本居住在伊犁河谷的塞種人,占領了伊犁河流域。而被趕走的塞種人則向南遷徙,到達了今天的印度北部地區,然后摧毀了北印度土著人建立的王朝,逼著這些北印度人也跟著南遷,繼續向南深入印度次大陸,發生一系列類似的遷徙反應。
當然,這些遷徙都是在好幾個世紀內完成的,過程也極為復雜,遠不是一兩句話能表述清楚,這里就不詳細描述。
言歸正傳,遷徙到伊犁河谷的大月氏人,其厄運還遠沒有結束。當年月氏人在強盛的時候,曾殺了烏孫部族的首領——難兜靡,后者的兒子獵驕靡沒死,被匈奴帶回去,養大了,回來找大月氏人報仇(前面幾期講過)。大月氏人沒能擋住有匈奴幫忙的烏孫人,伊犁河谷再次易主。而本文的主角——大月氏人也不得不繼續西遷。
這里提一下,被烏孫擊敗時的大月氏分為五部,分別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記住其中的貴霜,就是這個部族后來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貴霜帝國。
繼續西遷的大月氏人,一路上沒有再遇到什么強敵。從大宛國借道,最后到達了阿姆河流域并征服了當地的大夏國,即希臘人建立的巴克特里亞國。到這里,大月氏人的遷徙之路算是徹底走完了,但大月氏人遷徙所帶來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先前造成的塞種人南侵,北印度土著仍在持續南下,改變著印度的歷史進程。而被擊敗的大夏人有沒有繼續西遷,歷史上沒有記載,因為月氏人包括后面的貴霜帝國沒有記載歷史的習慣,其使用的文字今天也無法解讀。但可以確認的是,大月氏人在中東和近東地區是勝利者,這次遷徙很成功!
張騫出使大月氏后,得益于絲綢之路的收益,大月氏人在中亞迅速崛起。公元一世紀中期,貴霜部的首領丘就卻攻滅其他四部,統一整個大月氏部族,自立為王,國號貴霜。大月氏人的實力再上一個臺階,被認為是當時唯一能與漢朝、羅馬、安息并列的歐亞四大強國之一。
盡管現在有些觀點認為,貴霜帝國并非由大月氏人建立,但主流觀點還是認同貴霜帝國繼承了大月氏的衣缽。當然,真相怎么樣,其實都已經不重要了,畢竟一切都已經化為歷史。關鍵點是這支從東邊來的部族和他后面的匈奴人、突厥人、韃靼人一樣,都強得離譜!不但擊敗了中亞世界原住民,還成功地在當地建立起國家,延續國祚!這也讓小編不得不對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列夫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認為商周文化、技術源于中亞的觀點表示懷疑。如果說,商周時期(沒有夏朝,外國人一直不承認),華夏族的技術源于中亞,那么理論上肯定是越靠近中亞的國家,文明程度越高,發展也越好,實力也更強??蓪嶋H上呢?中亞地區在歷史上先后幾次被在東邊戰敗的民族擊?。^靼人除外),這能說明什么?是東方文明進步太快,還是中亞文明在幾千年內都在玩兒蛇?
如果大家喜歡小編的話,請記得點擊訂閱,小編會定期更新一些有趣的,有用的,好玩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