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5000年歷史文明,雖然紛爭不斷,戰亂頻任,但是始終遵循分久必合,每一次動亂、分裂,都醞釀著最后的統一,最后的融合。而且這種分久必合,那都是源自于中華民族內部的力量,而反觀世界范圍內,無論是其他文明古國,如印度、巴比倫等,又或者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很多國家一旦分裂就永遠的分裂了。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第一,強大的漢族。
漢族自古在中國占據絕對的數量優勢,而且,最為主要的是漢族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幾千年來都控制著東亞大陸最為繁華、肥沃的土地。因此,這形成了統一的經濟基礎。一旦漢族內部最核心的地方最先統一起來,那么在強大的經濟支撐下,就會迅速擴展,將其他地區納入,而且漢族人口的絕對優勢,使得統一了漢族,那就基本統一了全國。
但是在歐洲不一樣,各民族幾乎勢均力敵,誰都不比誰強多少,這樣很難統一起來。
第二,地域的相對獨立。
中華的版圖,核心都在中間,四周都是大山、沙漠,還有修建的萬里長城,這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和抵御外敵的邊界,少數民族勢力不能夠輕易的進入橫沖直撞。
這跟歐洲大不一樣,西歐大部分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沒有阻隔,因此,當匈奴、突厥人進入西歐后,可以橫沖直撞,打的他們無還手之力,因此,也很難形成統一的防御整體。
第三,文化的強大。
中華古代歷史上也有幾次外敵入侵,占據中華的歷史,但是最后都被中華的文化打敗,融化。華夏文化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就形成了統一的文字,統一的文化傳承,這種向心力尤其強盛,自此以后無論中國怎么分裂,主流的勢力都會想方設法去努力統一。
而且,少數民族進入華夏越多,就越快被中華的文化融合,逐步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匈奴、突厥、女真人、契丹人等基本上全部成為漢族,很難區分了。
第四,戰斗民族的本質。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極具開拓性的民族,從不安于現狀,主張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自古以來在華夏大地上,停止動亂紛爭的唯一方法就是統一。而且,自古講究的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旦一個國家強盛,其首先要做的都是去消滅鄰國,統一華夏,秦國、隋朝、宋代等都是如此。
揭秘歷史的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寫歷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