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約五千余年前,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游,在姜水一帶。黃帝部落在黃河中下游,黃帝生于河南新鄭市的軒轅丘。后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
這一時期,中國東部海邊有東夷部落,南部有苗蠻部落。蚩尤是東夷部落聯盟的首領,驍勇善戰,以牛和鳥作為圖騰。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銅制兵器精良堅利,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族和三苗一部,擊敗了炎帝族。
此后,黃帝聯合炎帝反擊蚩尤,在涿鹿進行了一次大戰,炎黃聯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這一場戰役奠定了華夏民族,黃帝自此成為華夏的首領。黃帝的后代也成為華夏族的首領,少昊、顓頊、帝嚳、唐堯、以及夏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中國當今最大的前120姓,源自黃帝有86姓:
王、張、劉、陳、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于、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范、石、姚、鄒、熊、陸、顧、侯、邵、孟、孔、康、毛、史、龍、萬、段、錢、湯、黎、常、 武、喬、蔣、蔡、賈、魏、楊、周、吳、孫、胡、薛、賴、龐、樊、牛、溫、蘆、季、俞、魯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
炎帝后裔有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氏族,著名人物有共工,祝融,伯夷。 其中伯夷曾助禹治水,有齊、呂、申、許四支后裔,輔佐周王的姜尚就是其后裔。
周朝時期,炎帝后裔建立了齊國、呂國 、申國、許國、紀國等國。
中國當今最大的前120姓,源自炎帝有17姓:許、姜、崔 、雷、易、章、高、謝、呂、盧、丁、方、邱、賀、龔、文、洪。
涿鹿之戰后,華夏族勢力擴大東部濱海,逐漸將東夷部族融合。夏朝時期,東夷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形成為商民族,建立商朝。《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明商是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落,與以鳥為圖騰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著血緣關系。
周朝時期,東夷子姓商人的后裔建立了鄧國、邶國、宋國 、孤竹國等;東夷贏姓少昊后裔建立了葛國、江國 、 黃國、梁國 、徐國、谷國、秦國、趙國。
中國當今最大的前120姓,源自蚩尤的有17姓:李、趙、黃、徐、馬、譚、郝、江,梁、沈、任、廖、金、白、秦、尹、葛。
經過上千年時期,炎黃集團融合了東夷集團,形成了漢族。大多數中國人,都是炎帝、黃帝、蚩尤三大家族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