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
1.居庸關:
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為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舊稱軍都關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唐代高適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
莫言關塞極,云雪尚漫漫。
山海關
2.山海關:
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的山海關區,為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它建于明洪武十四(公元1381年)年,因城樓題額“天下第一關”而又名“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
明代黃洪憲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娘子關
3.娘子關:
娘子關在山西省平定縣東部,初建于唐朝初年,現存關城為明代中期所筑。關口有關門兩座,關內為居民區,它當山西、河北兩省要沖,地勢險要。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于此而得名。
《過娘子關》
(明)愈憲
地僻人無事,疑逢太古時。
溪喧藏水碾,山磐隱香寺。
雁門關
4.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徑關,在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雁門山腰,與寧武關和偏關合稱三關?,F存關城為明初所建,是長城要口之一,古人稱為“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祟第一關”。
《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平型關
5.平型關:
平型關位于山西省繁峙縣東北邊境,是長城要口之一,現存關城為明代中期所筑。古道穿城而過,向來為晉北交通要道,歷史上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就發生在這里。
《聞平型關大捷喜賦》
錢仲聯
垂天絳霓下雄關,捷報傳來一破顏。
出手便翻三島日,揮戈欲鏟萬叢山。
籠東諸將應知愧,逐北孤軍誓不還。
我病槌床猶起舞,長城赤纛夢中攀。
(沒找到古代的詩詞)
寧武關
6.寧武關:
寧武關在山西省寧武縣,為內長城重要關隘。關城筑于明代中期,是諸山匯集之要塞,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今關城已記。
(沒找到古代對此描寫的詩句)
紫荊關
7.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40公里的紫荊嶺上,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關城依山面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紫荊關》
明代尹耕
漢家鎖鑰惟玄塞,隘地旌旗見紫荊。
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并朔云平。
峰巒百轉真無路,草木千盤盡作兵。
誰識廟堂柔遠意,戟門煙雨試春耕。
劍門關
8.劍門關:
劍門關,位于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享有'劍門天下險'、'蜀之門戶'之美譽。
《雨過劍門》
南宋陸游
衣上征程雜酒痕,
遠游何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嘉峪關
9.嘉峪關:
嘉峪關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嘉峪山東南麓,為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關城始建于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關”之譽?,F關城內外遺存部分多為清代所建。嘉峪關依山而筑,居高憑險,自古為東西交通要沖。
《出嘉峪關感賦》
清代林則徐
長城飲馬寒宵月,
古戍盤雕大漠風。
險是盧龍山海險,
東南誰比此關雄。
玉門關
10.玉門關:
唐代“玉門關”應在甘肅省安西縣雙塔堡一帶。唐代玉門關是古代我國西北疆域內的著名重鎮,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和交通要塞。
《出塞》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