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鞋的歷史,已相當久遠,古稱鞋為鞜趿或履。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不知如何用什么材料包裹雙腳,于是就在打完獵之后,用柔軟的獸皮包住腳面,自此便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鞋。3000多年前的《周易》已有履的記載?!对娊?jīng)》上“糾糾葛屐,可以屐霜”里的“屐”,就是一種比較簡陋的用麻、葛編成的鞋。
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時間,鞋子已經(jīng)從最簡單的草鞋,發(fā)展為后來的皮鞋、布鞋、到現(xiàn)在的運動鞋等。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平時大都穿草鞋,而那些高官貴人穿的鞋子的鞋頭都向上翹,被稱為“鞋翹”,這種鞋則叫做“翹頭鞋”,種類款式繁多,鞋頭有“男方女圓”之稱。這種鞋最早被發(fā)現(xiàn)在一個青海出土的陶器刻畫上,距今已5000余年,那么古人為何對這種“翹頭鞋”情有獨鐘呢?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祖宗智慧超然,真是不服都不行?。?/strong>
理由一:尊崇上天
古人還是非常尊崇上天的,這點從皇帝自稱天子就可見一斑。古代的建筑、服飾在設(shè)計上,都有向上翹的設(shè)計傾向,比如房檐、帽檐、肩甲、頂盔、冕冠等等,表達對上蒼的敬仰之情,祈求上天給予更多的福祉。
理由二:避免傷腳
古人在行走奔跑過程中,經(jīng)常踢到硬物傷腳,疼痛難忍不說,還很耽誤事情。但這種翹頭鞋一方面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同時也可以將撞擊的力量向上分解緩沖,減少對腳部的傷害。
理由三:彰顯身份
古代有森嚴的等級制度,大到門庭規(guī)制、出行儀仗、墳?zāi)箚识Y,小到日常起居、服裝配飾、發(fā)型手飾等等,更不用說鞋子了??梢哉f越是顯赫尊貴,鞋頭越高,翹面越大越精美,但也不能逾制,大臣哪敢超越皇帝!
理由四:方便走路
這點好理解,古人都穿長袍或裙子,而且很長,越是顯貴,越容易裙擺及地,看起來尊貴無比,反正不用自己洗,所經(jīng)之處也都是清潔無塵。但問題是,裙子越長,越容易絆腳摔跟頭,但如果用鞋頭勾住裙子垂邊,那就方便多了。古代帝王流傳下來的畫像,鞋頭都是伸出袍外,高高翹起,威風八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伴隨著人們的穿著習慣以及觀念的改變,這種高高翹起的鞋子已不多見,但鞋尖微微向上翹,不僅有利于運動奔跑,而且整體線條也美觀大方,也許這與我們老祖宗的穿鞋習慣多少有些關(guān)系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