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以來,收書讀書方向有所調整,近期收書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新網格本”。除了零散收入的外國文學名著外,我曾收入過三套部分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至2002年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總計200種250本),人稱“文庫本”;二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出版的《名著名譯插圖本》(先后四輯總計140種),人稱“插圖本”;三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名著名譯插圖本&一九六四年83;精華版》(總計80種),人稱“插圖本精華版”。上述三套叢書由于出版時間較早,當時既沒有全部收齊的想法,大多收于各種特價書市。
2019年書市出現了“外國文學名著新網格本”,頓生發了收齊“新網格本”的想法。當時并不確定這套叢書究竟能出多少,估計大約會在100種左右。我的基本做法是:經常上網,見到即收,四年時間,收了四輯118種。今年5月下旬,我已放棄了繼續再收的想法,但經不住第五輯全27種的誘惑,經過再三權衡收與不收的利弊,詳細考察全與不全的實情,最終毅然決然地下了訂單。今年八月,又收了《萬葉集精選》。如果再收入《人間失格》,這套“新網格本”即全部收齊。
二是《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2022/年7月1日至9日,收齊《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第二批18種21冊,加上過去收入的32種,全部收齊本叢書50種。如是我聞:新中國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十余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為了較完整地展現當代長篇小說發展的源流和那一時期的長篇小說創作面貌,出版特編輯出版“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叢書。收齊這套叢書,回望那個時代!
三是地方黨史大事記系列。出于研究寫作《孫學之傳略》的需要,進入8月以來先后收了五本山東省內黨史資料的圖書。《魯南區黨史大事記(1919年5月—-1949年9月)》:臨沂、棗莊、濟寧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室,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一版一印。《冀魯邊區清河區渤海區黨史大事記(193—-1949)》:煙臺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室編著,黨史資料出版社,11989年2月一版一印。《濱海區黨史大事記(1921年7月至1949年9月)》:臨沂地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一版一印。《淄博黨史大事記(1921年7月至1949年9月)》臨沂地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著,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5月一版一印。《魯中區魯中南區黨史大事記》:泰安市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著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5月一版一印。
三是收了《外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解讀》和《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2922年6月5日,我偶然翻到一個短視頻,一個學者正在講授進入現代文學的方法,他推薦了三本書:一本是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著和《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一本是陳平原著的《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 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還有一本就是《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我權衡再三,最后收了《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希望能在大學時期學習《現代文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對現代文學的認識水平。
(2022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