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摘錄自天津楊柳青畫社《零起步 中國水墨畫一點通》,陳增勝編繪,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梅
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具有高尚的品格。學習梅蘭竹菊的畫法,可以掌握中國畫筆墨技法的“綱”。
畫梅,主要是學習畫枝干,枝干畫得好,點花就很容易,而且如果能把梅的枝干畫好了,其他如桃、杏、梨等樹的樹干畫法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枝干
1.梅花較細的枝干為中鋒、側鋒交替使用,一筆寫成。
2.雙勾法畫老干。
3.先擦后勾法畫老干。
4.沒骨法畫老干。
提示:1.梅花的枝干貴在蒼勁,用筆、用墨要干而有力。2.畫細枝時可適當留出畫花的位置。
紅梅
1.用濃胭脂點骨朵。
2.側面花可先點兩筆為側瓣,后面正瓣,也可反過來進行。
3.正面花點五個圓點即成。
4.畫整枝梅花,一般是先畫枝干,再點骨朵,而后點花。點花要有疏密、正側的變化。最后點萼、勾蕾即成。
白梅
1.畫白梅,勾一個小橢圓是骨朵,也可以是一個花瓣。
2.側面花勾法。
3.正面花勾法。
4.勾聚合在一起的花朵,應大小有別,隨意畫,而后勾蕊。
5.花蕊的勾法。
6.花萼的點法,類似一個倒“小”字。
7.整枝白梅的作畫順序與紅梅相同。
提示:1.梅花宜稀不宜密,點花勿太多太密。2.最后可在白梅花的中心點淡石綠,花的外部也可用淡石綠加藤黃烘染一下。
杏花
杏花與梅花十分相似,畫法也與梅花相同,可以說會畫梅花就會畫杏花。杏花與梅花的不同之處有兩點,一是杏花較雜密;而是杏花多為淡粉紅色,不像梅花那樣艷麗或潔白。
1.畫杏花和梅花一樣,可勾可點。折枝杏花一般用淡墨勾花,勾法與白梅相同。
2.杏花的特點是花多而密,聚集成堆。勾杏花時可大小圓隨意圈,干后用重墨勾蕊。
3.整枝杏花與梅花畫法相同,先畫枝干后勾花。枝干行筆中多留空白,以備勾花。后用白粉調少許曙紅(或牡丹紅)染花。最后用重胭脂點花萼和枝上的小骨朵。
4.遠景杏林,可先畫樹干,干后用粉紅色染花底,待底色半干時調白粉,用指彈點。
提示:1.杏花染色勿重,色重便成梅花。2.杏花開時,枝頭已綻綠芽,可略點些汁綠色(花青加藤黃)。3.杏樹多矮而壯,不可畫得過于挺拔。
桃花
桃花在杏花之后開放。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桃紅柳綠是詩人詠春的主要題材。桃花還有長壽之寓意,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是畫家們常用的頌詞。
1.桃花的骨朵比梅花的骨朵略長。
2.桃花花瓣呈尖形。可先調白粉,然后筆尖略蘸曙紅或牡丹紅,筆尖從外向花心畫花瓣。
3.桃花種類很多,有單瓣(五瓣)、復瓣(多瓣),畫時不必太在意有幾個花瓣。
4.桃花與梅花的不同之處還在于開花時已有嫩葉長出,嫩葉可先調汁綠(藤黃加花青),筆尖略蘸胭脂,分組畫出,然后用濃胭脂勾葉筋。
5.畫整枝桃花與畫梅、畫杏相同,只是花形略有不同,并且要畫葉子。
提示:1.花蕊可用墨勾,也可用胭脂勾,用胭脂勾效果更好一些。2.桃林畫法與杏林的畫法相同。
梨花
春天來了,桃花、柳綠、梨花白。五顏六色的花朵把春天打扮得如同豆蔻少女,美麗嬌艷,活力勃發。梨花是眾“少女”中淡雅純潔的一位。
1.用淡墨、干筆勾五個聚攏在一起的圓,便是一朵梨花。
2.梨花是聚朵而開,勾時如同勾白梅,可大小疏密隨意勾。
3.看哪幾個瓣可以湊成一朵,便勾出花蕊。勾蕊時,花瓣可相互借用,即這一瓣既是這朵花的,又是另一朵的,這樣反而感覺花多、密實。待蕊干后,用藤黃調三綠點花心,然后畫花梗。
4.葉子可用藤黃調三綠畫,一組三至五葉,干后勾葉筋。
5.整枝梨花的畫法是畫白梅與桃花方法的結合。畫干與畫梅同;勾花與白梅同,唯梨花有花梗而白梅帖枝干而生;畫葉與畫桃花同。
6.畫整叢梨花如同畫整叢梅花、杏花,不同的是梨花用嫩綠(三綠加藤黃)作底色。
玉蘭
玉蘭是上海的市花,它潔白晶瑩,具玉之美,備蘭之馨,迎春而放,十分入畫。
1.玉蘭整朵花呈圓或橢圓形,初學者可先圈定花形,而后畫瓣。畫瓣時先畫內三瓣,第一瓣折轉過來,顯得有變化。
2.在空隙畫中三瓣。
3.后補外三瓣,瓣要有疏密、掩映。用朱磦點蕊,胭脂調墨點花托。
4.花蕾可為一瓣、兩瓣或多瓣。
5.畫整枝玉蘭,先畫枝干,后畫花蕾與花朵,最后點蕊、點苞片。
提示:玉蘭花不一定每朵都畫九瓣,可多可少,以有變化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