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前教育在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占比持續增加
2012年財政性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首次突破4%,達到4.28%,2013年與2014年也均超4%。其中學前教育經費逐年提高,2012-2014年分別為1504億元、1758億元和2049億元,占當年財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分別為6.5%、7.18%和7.76%,每年增加約0.6個百分點。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7.67萬億元,按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為4.2%、學前教育經費占當年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率提升0.6個百分點至8.36%,測得2015年國家學前教育經費約為2376億元。
財政性教育經費(億元)與占當年GDP比重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幼兒教育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假設2016-2020年國家GDP年均增速為6.5%,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將維持在4.2%-4.3%之間,則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將達3.93萬億元。同時假設學前教育經費占當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比重逐年提升,2020年達到10.8%,據此測得國家學前教育經費2020年預計達到4245億元,2015-2020年CAGR為12.3%。
學前教育經費(億元)與占教育經費比重
二、適齡兒童增加、家長能力意愿提升驅動消費提升
國家人口數目和人口結構決定了適齡學生的人數,進而決定了教育事業的總體規模。回望中國人口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共有過三波較大的嬰兒潮,這三批生育高峰帶來了不小的人口紅利,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中國歷史上的嬰兒潮
時間 | 推動因素 | 主要影響 |
1949 年-1957 年 | 進入和平年代,國家鼓勵生育的政策 | 戰后嬰兒潮人口基數小,人口凈增1.05億 |
1962 年-1973 年 | 三年自然災害結束,國民經濟情況逐漸好轉,補償性生育來勢猛 |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波嬰兒潮,10 年全國共出生近2.6 億人,這批人已成長為社會中堅力量 |
1986 年-1990 年 | 上一次“嬰兒潮”新增人口成家立業, 進入生育年齡 | 雖受到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仍新增人口1.24 億,被稱作“回聲嬰兒潮” |
(預計) 2015 年-2020 年 | 回聲嬰兒潮人口進入生育年齡,生育政策放開 | 釋放新一輪人口紅利,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 |
自1982年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以來,中國人口數量得到很好的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中國人口結構出現明顯的老齡化趨勢。直到2014年,一方面受益于“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單獨兩孩政策,另一方面回聲嬰兒潮人口也進入生育年齡,人口自然增長率從4.92%回升5.21%。
2000年以來人口自然增長率
2015年11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非單獨家庭也將于2016年獲得二孩許可。根據搜狐一項30萬人參與的生育意愿調查,愿意生二孩的家庭占到57%。倘若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加上1986年-1990年嬰兒潮人口即將進入生育高峰的因素,一波新的嬰兒潮完全有可能出現。
基于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喬曉春教授和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團隊的研究,認為,1)全面二孩政策政策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估計在500萬左右,增長幅度約30%;2)全面二孩政策于2015年末公布,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預計2016年三季度開始進入二孩生育高峰,考慮到1986年-1990年回聲嬰兒潮人口正普遍進入生育階段,本輪生育高峰將持續五年左右。3)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團隊預測,2020年0-14歲人口達到峰值2.61億人(2015年該數約2.41億人),較2014年增長幅度達8.3%。
同時,新生代家長學歷層次不斷提高。以十年為界,從90后,00后,到如今10后的兒童,他們父輩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為3%,15%和30%,這意味著新一代的家長受教育層次愈來愈高??梢灶A見,在2020年后的新生兒,他們的父母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將達到45%甚至50%以上,而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這一比例將持續提高。
1980-202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2012年父母學歷與子女教育投入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的調研,父母的學歷越高,對子女教育的期望也越大,在子女教育上的經濟投入也越多,高中及以上學歷的家長對子女教育投入是初中學歷家長的2.1倍。這和美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統計結果不謀而合,本科和本科以上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關注程度、準備教育存款的比例和時間都要強于低學歷家長。
不同學歷美國父母對子女教育關注度
美國、中國臺灣等國家或地區兒童玩具和兒童平板電腦的消費和使用率和當地教育水平即家長學歷也都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中美兒童人均玩具消費量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比較
各地區兒童平板電腦使用率及高等教育 毛入學率比較
綜上所述,家庭幼兒教育消費金額將持續增加。家庭幼教消費支出不僅會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而增長,還會因為:1)家長受教育水平的增加,2)中國互聯網應用水平提高,而快速增長
三、家庭幼兒消費2020年有望達5938億元
根據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013年在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武漢、鄭州、南昌、呼和浩特、重慶和貴陽等10個城市共98所幼兒園中對7718個樣本的調研,城市3-6歲兒童的幼兒園費用平均為993元/月,園外教育消費461元/月。我們進行如下假設:1)0-3歲嬰幼兒平均每月教育消費231元(為3-6歲兒童的一半),2020年該數據增長到294元;2)3-6歲適齡但未入園兒童平均月教育消費為461元/月(暫假設2013年與2015年一致),2020年該數據增長到588元;3)幼兒園在讀兒童每年在園時間8個月,其他幼教消費持續12個月;4)城市平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5%。據此測得2013年城市3-6歲兒童平均每年的幼教消費支出共12284元;同時假設城市家庭幼教支出年增速為5%,則2015年平均支出為13543元,2020年年平均支出為17284元。
中國城市3-6 歲兒童家庭學前教育消費支出水平調查
另外,根據湖北地區的一項調研,當地農村幼兒園平均學費約3000元/年,按學前三年毛入園率65%測算,并且不考慮園外教育消費,農村兒童目前平均每年的幼教消費支出為1950元;假設2020年農村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且農村家庭幼教支出年增速為5%,2020年農村兒童平均幼教消費支出可達3063元。
兒童人數上,假設2015年-2020年增幅8.3%。目前,可用權威兒童人數數據停留在2010年人口普查,此處我們2010年-2015年兒童人數增速大致參考人口自然增長率,具體見下表。
2020 年家庭幼教消費支出規模測算
綜上測得,2015年家庭幼教消費規模達3852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5938億元。事實上,我們的測算方法仍然偏保守:1)沒有將城鎮化率的繼續提升考慮在內;2)直接忽略了農村0-3歲幼教消費的部分,實際上農村家庭對童書、玩具等幼教產品也有一定的投入。3)對城鎮0-3歲教育支出估算較為保守。4)公辦園每年收費8個月,民辦園根據城市不同,每年收費可達9-12個月,我們將幼兒園消費統一按照8個月/年測算,較為保守。通過以上測算,可以清晰看出家庭消費是中國幼教行業的最主要資金來源。
中國0-6歲兒童數量(萬人)
中國家庭幼教消費總額(億元)
家庭幼教教育消費支出的細分測算如下:1)幼兒園2079億元:其中城鎮幼兒園市場規模1554億元,農村幼兒園市場規模525億元;2)按照20%城市0-3歲兒童參加早教或托班,暫不考慮農村兒童早教市場,測得0-3歲早教/托班市場規模209億元;3)假設平均每月幼兒培訓消費3000元,城市4-6歲兒童幼兒培訓市場規模580億元;4)園外消費(即主要為家庭早幼教產品消費)市場規模987億元。
2020 年幼兒教育家庭支出部分細分市場消費規模測算
四、學前教育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約642億元
幼教行業的第三個資金來源是社會投入,可考部分為固定資產投資。2011年-2015年教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4%,假設未來幾年繼續保持14%的年增長率,且學前教育投資所占比重與學前教育經費占國家教育經費的比重相等,則2015年社會投入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資產有642億元,2020年則達到1649億元。
學前教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綜合國家學前教育財政支出、家庭幼教消費及社會投入等三個部分,2015年幼教行業市場規??傆嫾s6870億元,預計2020年幼教行業整體規模將達1183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1.5%。
中國幼教整體市場規模估測
五、公辦園量增填補空白區域,民辦園重質完善有效供給
中國教育部門根據在園學生人數除以戶籍所在三周歲以上六周歲以下適齡兒童總人數,獲得的數據稱為“毛入園率”。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5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應達到62%。實際上,2015年在園人數達到4264.83萬人,學前三年入園率已達75%。假設2009-2015年在園人數增速持續,預計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學率將達到90%-95%。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主要目標
全國幼兒園在園人數(萬)及學前三年毛入學率(%)
根據教育部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5年中國共有22.37萬所幼兒園,其中民辦幼兒園14.64萬所,占比65.4%。根據2007-2015年幼兒園統計數據,我們發現:1)民辦幼兒園占比先升后降,2007-2011年,民辦幼兒園占比從60%上升到69%,隨后開始緩慢回落。背后的原因我們認為是:隨著第一期(2011-2013年)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公辦園數量由下降轉變為上升,民辦園占比有所下降。2)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占比達54%,并且該比例持續以每年1到2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3)2007年-2015年,民辦幼兒園數量平均每年增長0.86萬所,2015年較2014年增長0.71萬所,假設“0.71萬所”的增速持續,2020年中國民辦幼兒園有望達到18.19萬所。
2008-2015年民辦幼兒園數量
2008-2015年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
根據2015年幼兒園數量和在園人數測算,中國幼兒園的平均規模為191人/所。假設平均規模保持在191人/所不變,按照之前對在園人數的估計,2020年將需要約29.18萬所幼兒園。
2015 年至2020 年中國幼兒園數量需求預計
學費方面,公辦園和民辦園差距較大。根據我們對上海、杭州、蘭州、棗莊、玉溪等城市教育部門公開披露的公辦園保育費數據的梳理,發現公辦園的收費中樞普遍在150元-250元/月,且與城市消費水平、收入水平無明顯關聯,公辦園保育費是同檔次民辦園的1/10-1/3。實際收費過程中,疊加餐費、學習用品費、保管費等費用,公辦園的總體收費一般達到600-1200元/月,仍僅為同檔次民辦園的1/3-1/2。
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梳理
另外,我們發現,自2011年大規模擴張公辦園數量開始,公辦園的平均在園人數呈大幅下降趨勢,根本原因在于國家大力推廣公辦園和普惠園的目的在于提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不考慮經濟效益指標,注重新建幼兒園覆蓋空白學區。而民辦園更好地滿足高質量、差異化的教育需求,對家長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民辦園平均人數的上升也是幼教消費升級的一個佐證。我們判斷,2020年之前公辦園數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填補空白區域,但平均在園人數下降的趨勢也將保持,而民辦園數量增長速度或將繼續慢于公辦園,但平均在園人數將保持增長。
公辦園和民辦園平均規模
六、幼兒園市場集中度低,CR20小于3%
我們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知名的連鎖幼兒園集團進行梳理統計,無論是直營、連鎖還是直營+連鎖模式均通盤考慮,按照幼兒園數量的維度,行業前20家機構的幼兒園合計僅6500家左右,市場份額還不到3%。教育行業因其地域特征、服務和管理邊界等原因,一直是個極其分散的行業。但我們關注到,近兩年隨著資本的涌入,一些大型連鎖幼教機構正在加速擴張,國內以威創股份(紅纓教育、金色搖籃)為代表迅速擴大加盟園所數量,同時國外的優質幼教品牌也相繼進入中國。
中國國內主要連鎖幼兒園情況一覽
品牌 | 成立時間 | 學費 | 校區數量 | 運營模式 | 主要分布地區 |
21 世紀幼兒園 | 1995 年 | 3150-3500 元/月,國際班5400 元/月,住宿費400-800 元/月 | 28 家直營,3 家加盟 | 直營為主 | 北京 |
北京博苑幼兒園 | 1998 年 | 1000 元/月 | 超過800 所,其中50 所直營園 | 直營&加盟 | 全國中東部大部分省份 |
大地幼兒園 | 1985 年臺灣創立,1993 年進入內陸 | 3000-4000 元/學期 | 500 多所 | 參股&直營 | 覆蓋除青海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140 余座城市 |
大風車幼兒園 | 2001 年 | 500-1500 元/月 | 119 家 | 直營&加盟 | 覆蓋全國各地 |
東方劍橋幼兒園 | 1986 年 | 上海地區980-1300 元/月,不同地區差異較大 | 105 所 | 直營 | 北京、江蘇、湖南、安徽、福建 |
紅黃藍幼兒園 | 1998 年 | 1200-3700 元/月 | 287 家 | 直營&加盟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紅纓幼兒園 | 1998 年 | 北京地區3000 元/月,二三線城市600-1500 元/月 | 擁有連鎖幼兒園2000 多家, | 加盟為主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匯佳幼兒園 | 1993 年 | 4400 元/人/月 | 43 家 | 直營 | 北京及其他地區 |
金色搖籃幼兒園 | 1996 年 | 15000-25000 元/年 | 14 所直營園,300 多所品牌園 | 直營&加盟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馬榮幼兒園 | 1998 年 | 3000-6000 元/月 | 27 家 | 直營 | 江浙滬粵、武漢 |
明珠幼兒園 | 1992 年 | 1200 元/月 | 51 家 | 直營 | 陜西西安以及西北地區 |
諾貝兒幼兒園 | 2006 年 | 10000 元/年 | 直營園46 所,品牌加盟園132 所 | 直營&加盟 | 覆蓋上海、江蘇、廣東、福建、山東、江西、云南、山西等地 |
三之三幼兒園 | 2003 年 | 1500-3000 元/月 | 75 家直營園,30 家加盟園 | 直營&加盟 | 主要分布在華東、華中地區 |
廈門小金星幼兒園 | 1999 年 | 2000 元/月 | 74 家 | 直營 |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 |
山東銀座英才幼兒園 | 2001 年 | 1200 元/月 | 300 余家聯盟園 | 直營&加盟, 加盟為主 | 覆蓋全國22 個省份 |
萬嬰幼兒園 | 1998 年 | 1600-2680 元/月 | 27 家 | 直營 | 湖南地區 |
偉才幼兒園 | 2001 年 | 2500-5000 元/學期 | 400 多家,分布在全國20 多個省市 | 直營&加盟, 加盟為主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香港艾樂幼兒園 | 2003 年 | 不同地區收費不同 | 200 多家 | 加盟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香港跨世紀幼兒園 | 1990 年代 | 1000-2000 元/月 | 401 家(含加盟園) | 加盟 | 主要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
小哈佛幼兒園 | 1996 年 | 近2000 元/月 | 60 家 | 直營 | 主要分布在河南及北方地區 |
小哈津幼兒園 | 1993 年 | 1380-1680 元/月 | 35 家 | 直營 | 遼寧省 |
小紅帽幼兒園 | 1997 年 | 1200-1400 元/月 | 110 家 | 直營為主(100 家), 少數加盟 | 主要分布在廣西及華南地區 |
小太陽幼兒園 | 1989 年 | - | 149 家 | 加盟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協和幼兒園 | 1993 年 | 2650-3500 元/月 | 30 家(其中25 家在上海) | 直營 | 上海及華東地區 |
幸福泉幼兒園 | 1997 年 | 北京地區 3000 元/月 | 87 家 | 加盟為主 | 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 |
徐州幼兒師范附屬幼兒園 | 1991 年 | 4860 元/學期 | 45 所(28 家直營, 9 家加盟,8 家待開辦) | 直營為主 | 徐州及蘇南地區 |
中國科學院幼兒園 | 1954 年 | - | 29 直營園、61 家加盟園 | 直營&加盟 |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出資設立 |
國外優質幼教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受限于政策限制,目前一般都是采取與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合作的形式。(根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 年修訂)》,外商投資學前教育機構限于中外合作、中方主導,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應當具有中國國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理事會、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委員會的中方組成人員不得少于1/2。)
部分國外高端幼教品牌進駐中國市場情況
六、消費升級提升需求+盈利能力良好,看好中高端幼兒園
根據收費情況以及市場認可度,我們將幼兒園劃分為五個類型:超高端、高端、中端、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園、低端幼兒園。
超高端幼兒園:收費7000元/月以上幼兒園,以國際學校中的幼兒園為主,如德威英國國際學校的幼兒園,哈羅國際學校、使館國際學校幼兒園等,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面向外籍人員子女的幼兒園;
高端幼兒園:收費3000元/月-7000元/月,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如馬榮幼兒園、匯佳幼兒園(部分園所)、協和幼兒園均屬于此類;
中端幼兒園:可以分為1200-2000/月,2000-3000/月兩個檔次,在二三線城市屬中等收費,在四五線城市屬于價格較高的定位;
普惠性幼兒園和公辦園:收費一般在1200元以下,在辦學條件上合乎一定的規范,保育教育質量比較有保障;
低端幼兒園:收費低于1200元以下,主要在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因當地場地和人員成本不高,多數也可以同樣具備基本的設施條件,但缺乏嚴格的課程體系和辦學標準。
如果站在中產階級群體的視角,收費3000左右的幼兒園可能算不上高端園,收費7000左右/月的是否可算在超高端的范疇也存疑。但如果從全國、全民的視角出發,收費3000元-7000元/月已經屬于非常昂貴的幼兒園,就讀于這類幼兒園幼兒的比例很低,已經屬于高端教育的范疇。因此我們綜合考慮國情,將幼兒園分為超高端、高端、中端、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園、低端幼兒園。
上海部分超高端幼兒園學費及教學情況
學校名稱 | 學費 | 班級規模 | 師生比 | 入學考試 | 教學語言 |
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 170000-225000/ 年 | 16-20 人 | 1:4-5 | 托班和小班入學前不用面試,提前至少一年報名進入Waiting List,輪到即可入讀。中班起插班要面試英文并約談家長。 | 雙語教學由一位英語為母語的教師和一位說漢語的助教同時展開。 |
上海哈羅國際學校 | 20 萬左右/年 | 16-20 人 | 1:4-5 | 需面試并約談家長。 | 英語為主,有中文課, 不單純教語言,中文課上會涉及歷史、地理、文化等。 |
上海耀中國際學校 | 187000-204000/ 年 | 16-24 人 | 1:6-8 | 托班和小班入學前要和家長見面。提前一年報名、進入Waiting List 輪到即可入讀。 | 強調中英文雙語并行, 中英文比例5:5。從幼兒園起一直到小學, 每班均由一位中國教師和一位外籍教師共同協教。 |
高端幼兒園的家長一般愿意在孩子教育上付出更高的金錢成本,同時也會愿意為孩子教育付出更高的通勤成本(包括通勤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因此高端幼兒園的服務半徑高于中低端幼兒園。根據我們的草根調研,中低端幼兒園覆蓋的服務半徑在2-3公里,高端園覆蓋的服務半徑可以達到3-5公里。考慮到幼兒園的服務半徑較小,以及幼兒園擴張受政府規劃限制,存量中低端幼兒園一般不會受到普惠園的直接競爭,但普惠園的高增速會對中低端園的擴張產生影響。同時,1)從中產階級幼教消費升級的角度,高端園的需求增長將持續更長時間;2)穩定運營的高端園的盈利能力高于穩定運營的中低端園;3)高端園用戶的增值服務空間更大;4)高端園的管理和教學人才稀缺,所需辦學投入、戰略眼光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因此也具備更高的競爭壁壘。綜上所述,看好高端幼兒園的發展前景。
七、托育中心需求真實存在,供給遠遠不足
孩子出生之后,第一個難以回避的養育難題就是:母親的產假結束之后,在未滿三周歲還不能進幼兒園的這段時間,由誰來照看和教育。國外幼兒托育領域已經發展較為成熟,而中國目前還沒有較大規模的、較為成功的0-3歲連鎖托育中心,中國托育市場尚處于萌芽階段,育幼職能仍然主要由家庭完成。
但托育的需求卻真實存在,且缺口巨大。2011年,一項針對上海0-3歲孩子教養現狀的一項調研顯示,63%的家庭是由祖輩撫養孩子,31%的家庭由父母撫養,僅有6%的家庭選擇保姆撫養。近期,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0~3歲孩子帶養方式的又一次調查表明,祖輩家長參與乳嬰兒撫養的比例已經高達84.6%,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于“隔代撫養”。
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女性產假過短,年輕父母育兒壓力大。據現行規定,女性產假至多143天,這也就意味著5至18個月的嬰幼兒必須由家庭自行解決撫養照顧問題。
0-3歲嬰幼兒撫育方式及存在的困難
但無論是祖輩撫育、聘請保姆還是離職照顧小孩,均存在明顯的弊端,我們認為,針對0-3歲嬰幼兒最理想的托育方式,是融機構、社會與家庭為一體,能夠提供給兒童發展的空間和活動,也給予他們身心的娛樂,同時也可以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目前,國內托兒所供給遠小于需求,經上海市市政協委員調研發現,上海目前每年新生兒出生為25萬左右,而全上海托兒所總數只有40所,僅能招收18至36個月的6000多名幼兒,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同樣,以福建省為例,3歲以下的小孩達到92萬人,入托的僅有2萬人。
由以上供需情況對比可見,托育中心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短期來看,發展也存在一定難點,主要體現在民辦托育機構針對0-3歲嬰幼兒開展全托業務取得家長完全信任較為困難,成本控制、場地選擇、安全監管等等。我們認為,托育中心短期發展或可以從幾方面入手:1)全面直營(或采取接管其他托育中心的方式),且擴張速度不宜過快,口碑傳播與網點擴張同步進行;2)借鑒Bright Horizons的成功經驗,將托育中心設計在寫字樓中,孩子與家長距離更近,加強家長的安全感。3)全面做好托育中心的安全和醫護措施,確保0安全事故;4)引入家園共育產品,接入視頻監控。做好0-3歲幼兒托育的難度很大,且真正優質的嬰幼兒托育的成本較高,收費也會較為昂貴,在當前階段應優先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切入。
0-3歲幼兒面臨著無人看護的困難,3-12歲少兒也面臨著“四點半”難題。城市里大多數幼兒園、小學在下午四點左右放學,而家長通常需要到六點鐘下班之后才能接孩子。這一段時間中孩子的安全、健康以及教育成為困擾雙職工家庭的難題,因此3-12歲兒童托管的剛性需求多年來一直存在。
兒童托管的需求始于20世紀90年代,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人口的居住、工作以及孩子的學校在地理位置上很難集中在一處,造成距離上的“錯位”,父母及時接孩子放學越發困難。部分幼兒園、小學開設晚托班,收取額外的費用。但是由于教育部近年來嚴控義務教育階段的亂收費情況,很多學校的校內晚托紛紛取消,進一步催化了校外托管的需求。
八、早教中心空間廣闊、競爭激烈
早教中心是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中心的簡稱。1998年,以紅黃藍和東方愛嬰成立為標志,中國早教行業起步。經過近20年的發展,早教行業呈現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并進,大型連鎖機構和小微區域品牌共存的格局。早教中心的發展階段領先于托育中心,卻有著和托育中心類似的屬性:品牌背書有助于提高家長信任度。因此,從用戶行為模式出發,家長傾向于選擇知名早教品牌;知名早教品牌擴張提速,同時一些小機構選擇加盟知名品牌;最終或將導致早教行業呈現寡占競爭格局。
中國早教中心行業發展歷史
通過在百度地圖搜索早教關鍵詞,全國共有11400所早教中心,其中北京市595所,上海市654所,廣州市238所,深圳市233所,一線城市占全國比例達15.1%;而北上廣深人口數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5%左右,意味著一線城市人均早教中心數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未來隨著二三線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消費的升級,中國早教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百度地圖早教中心的全國分布情況
但從競爭結構來看,早教行業也較為分散,目前,前十大早教機構擁有直營/加盟早教中心約3700家,CR10達到32.5%。在此特征市場下,大型品牌機構快速增長的同時,小微個體機構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間。我們判斷,未來隨著大型品牌機構的繼續擴張,特別是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早教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但由于整體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快速提升,小微機構的生存空間我們認為不會被明顯擠壓,會受益行業一起成長;但放更長期來講,小微機構需建立自身特色、差異化定位,并建立所在區域的品牌影響力,才能保障長期發展的生命力。
中國國內知名早教機構一覽
品牌 | 國家 | 成立時間 | 單次課程價格 | 門店規模 | 對象 |
紅黃藍親子園 | 中國 | 1998 年 | 9000+元/96 課時 | 1200 多家 | 0-6 歲 |
金寶貝 | 美國 | 1976 美國開業, 2003 引入中國 | 21980 元/96 課時 | 295 家 | 0-5 歲 |
美吉姆 | 美國 | 1983 年成立于美國 | 約22000 元/96 課時 | 204 家 | 0-8 歲 |
創藝寶貝 | 韓國 | 2005 年 | 200 元/次 | 100 多家 | 2-7 歲 |
聰明樹 | 中國 | 2004 年 | / | 在全國150 余個城市和地區累計加盟會員超過400 家;在北京地區建立直營教學基地4 個; | 0-6 歲 |
東方愛嬰 | 中國 | 1998 年 | 100-150 元/節 | 448 家 | 0-3 歲 |
培正逗點 | 中國 | 2003 年 | 9500 元/48 節 | 近40 家 | 0-6 歲 |
親親袋鼠 | 澳大利亞 | 1982 年在澳洲成立, 2004 年進入中國大陸 | 19980 元/100 節 | 60 家 | 0-3 歲 |
天才寶貝 | 美國 | 1998 年成立于美國, 2004 年引進中國 | / | 65 家 | 2-6 歲 |
新愛嬰 | 中國 | 2003 年 | 120-150 元/次 | 639 家 | 0-6 歲 |
億嬰天使 | 中國 | 2006 年 | / | 150 家 | 0-6 歲 |
悅寶園 | 美國 | 2007 年 | 16000 元/72 節 | 102 家 | 0-8 歲 |
運動寶貝 | 中國 | 2008 年 | 16000 元/96 課時 | 144 家 | 0-6 歲 |
早教機構按照規模可以分為:1、國際連鎖機構:如金寶貝、美吉姆等;這類機構通常收費較高,但采用雙母語教學并沿用全球統一的課程體系。2、國內知名連鎖機構:如紅黃藍、東方愛嬰等;3、各地區域性機構。
國內知名早教中心及其教學體系
品牌名稱 | 教學體系 |
金寶貝 | 全球同步與國際接軌,,雙母語的學習環境,父母育兒課堂:強調親子互動式學習,分年齡式教育,小班式教學。分為育樂課程(0-5 歲)、音樂課程(6 月-5 歲)、藝術課程(18 月-5 歲) |
美吉姆 | 符合孩子天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設備。讓兒童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分為歡動課,藝術課和音樂課 |
悅寶園 | 以創造力和個性發展為特點的純美式教育讓新世紀的中國寶寶得到全面發展。悅寶靈動、悅寶創意、悅寶韻律、幼兒美式口語四大課程體系;雙語學習環境;幼兒閱讀;父母和孩子兩種課程模式;8-12 位寶寶小班制教學。 |
積木寶貝 | 小班制雙語教學,并聯合ITLA 引進全套北美頂級教具,獨創體能、智能、心理“三維平衡”發展理論課程,創造性的提出科學測評,set 課程,父母課程,和成長檔案“四位一體”的早期教育體系。 |
東方愛嬰 | 開發出最適合中國0-6 歲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孕育、母嬰、綜合發展、音樂、英語等各類課程。 |
創藝寶貝 | 以美術為基礎的綜合性教育課程。提供幼兒所需的全方位的活動和鍛煉。1、創新的美術式思維和立體創意空間 2、多方位的感官刺激構成創意環境 3、游戲化的幼兒美術課程 4、專業系統式教學 5、小班制教學 6、全方位的幼兒潛能開發 |
新愛嬰 | 以全球聞名的蒙臺梭利教學系統為基礎,早教課程主要有識字、音樂、數學、游戲、素質教育等。 |
天才寶貝 | 圍繞MBA 六大核心能力的培養宗旨,通過以孩子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法、高科技的互動式學習平臺、特設的課堂錄影活動等,精心設置12 個主題領域知識。 |
從課程上看,早教機構課程可以分為音樂課程、手工藝術課程、感統運動課程、母嬰親子課程、語言閱讀課程、入園期過度課程、家長指導課程、外語課程等類別。一般會根據孩子年齡差異提供不同的課程。
早教中心主流課程及其內容
課程類別 | 課程內容 |
音樂課程 | 通過歌曲欣賞、歡唱體驗、肢體律動、樂器玩奏等方式激發嬰幼兒的音樂潛能,在輕松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孩子對節奏、曲調及曲式等基本音樂元素的初步認知。 |
手工藝術課程 | 讓嬰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顏色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創造性地表現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內心感受。 |
感統運動課程 | 感統運動課程針對嬰幼兒相應年齡段發展的特定標志,通過感官訓練來提高其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方面感覺統合的能力,通過感官訓練來促進其與他人互動交流、早期的聽力和語言技能的學習以及想象力等思維能力的提升。 |
母嬰親子課程 | 通過老師的示范教導來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學會與孩子溝通, 陪伴孩子玩耍與游戲,建立起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 |
語言閱讀課程 | 幫助嬰幼兒積累詞匯,在聽說游戲中培養文字意識和語言理解能力,通過有組織的談話活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
入園期過渡課程 | 入園過渡課程涵蓋社會交往、身體發展、語言、藝術、數學等教學內容,培養嬰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動協調能力,以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入園轉折期。 |
家長指導課程 | 早教機構提供專家團隊走入嬰幼兒家庭中,為家庭制定適合自身家庭背景的教育計劃,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每一個發育階段應達到的目標,為他們提出切實的建議 |
外語課程 | 從生活的角度為嬰幼兒提供學習外語的環境。以世界各國當地生活體驗為主題,營造一個貼近母語的環境,讓寶寶像學母語的一樣學習第二語言。 |
九、幼師人才需求缺口大
2013年,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指出幼兒園師生比需達1:5至1:7。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在職幼兒教師數有約184萬人,師生比已經從2010年的1:27提高到1:22,但與1:5到1:7的目標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中國幼兒園在園人數和師生比
基于2020年在園人數5573萬人的假設,要達到師生比1:7的目標,則還需要幼兒園教師約612萬人;若要達到1:5,則需新增幼師931萬人。即使考慮到每年10萬-20萬的應屆畢業生人數,人才缺口仍非常大。
幼師需求預測
師生比 | 所需幼師數 | 幼師新增需求數量 |
1:22 | 253萬 | 69萬人 |
1:07 | 796萬 | 612萬人 |
1:05 | 1115萬 | 931萬人 |
我們以學前教育專業排名靠前的華東師范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為例,專業實踐課程比例偏低(13%-18%),且存在脫離幼兒園教育實際、課程內容陳舊的現象。
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舉例
學校 | 通識教育課程 | 專業理論課程 | 專業實踐課程 |
華東師范大學 | 計算機、文學、政治、英語等共51學分 | 普通心理學、藝術教育概論、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教育等50學分 | 幼兒園教育見習、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等23學分 |
南京師范大學 | 計算機、文學、政治、英語等共50學分 | 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教育概論、學前兒童游戲、學前兒童教育、兒童文學等69學分 | 教育實習、幼兒教育研究方法與訓練等18學分 |
我們查詢部分學前教育專業領先的院校和知名師范院校2014年的錄取分數線,發現學校在所在地區的學前教育專業錄取分數線通常低于學校在當地的平均錄取分數線。盡管統計樣本不大,且高校錄取分數存在較大波動,但總體上仍可以說明學前教育專業并不非常受到高中生歡迎,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吸引力一般。
學前教育專業排名靠前院校錄取分數線梳理
學校 | 學校所在地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線 | 學校所在地學前教育專業錄取分數 | 學前教育專業分數比較 |
華東師范大學 | 482(2014年) | 470 | 低12分 |
華中師范大學 | 584(2014年) | 568 | 低16分 |
湖南師范大學 | 594(2014年) | 591 | 低3分 |
山西大學 | 538(2014年) | 522 | 低16分 |
南京師范大學 | 355(2014年) | 354 | 低1分 |
大理學院 | 531(2014年) | 529 | 低2分 |
中專占學前教育專業人數80%以上。根據2009年數據,各種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共計約21萬人,其中本科生共計6481人,占比3.1% ;專科生共計18483人,占比8.8% ;中專生共計184662人,占比88%。2009年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共計14萬人,其中本科生約4340人,專科生約12320人,專科生占比88%。
有證教師比例僅60%,編制數嚴重不足,2015年11月教育部發布的《學前教育專題評估報告》顯示, 2014年專科以上學歷教師占比為66%,農村地區不到50%;有幼教資格證的教師占比為61%,持非幼教教師資格證的占比17%,無證教師占比為22%,農村地區無證教師比例高達44%。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數嚴重不足,教師福利得不到保障。
根據職友集網近期對6000余份樣本的統計,69%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會從事教育相關工作。其中,職業院校畢業生主要在幼兒園從事教師或兒童顧問的職業。本科及以上學位畢業生主要就職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以華東師范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高職學生為例,有近70%畢業后從事幼師,而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碩士畢業生僅有不到四分之一從事幼師行業。說明學歷越高,從事幼師比例越小。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畢業去向梳理
學校 | 畢業生類型 | 統計年份 | 從事幼師比例 | 其他去向 |
北京師范大學 | 碩士 | 2013-2015 | 23% | 高校40%,機關事業單位27%,企業7%,中小學教育3% |
華東師范大學 | 高職 | 2015 | 69% | 傳媒、廣告等 |
這和幼師薪酬水平較低也存在一定的關系。中國幼師薪酬水平較平均水平低10%-30%,根據職友集網站近一年對100余份的樣本統計顯示,上海地區幼師的平均薪酬為4500元/月,比各行業平均薪酬5380元/月相比低約16%。其他城市幼師薪酬也比全行業平均低10%-30%。
各省市幼師薪酬與平均薪酬比較
地點 | 幼師平均薪酬/月 | 各行業平均薪酬/月 | 幼師薪酬與平均水平比較 |
上海 | 4500 | 5380 | 低約16% |
廣州 | 4040 | 4610 | 低約12% |
成都 | 3530 | 4403 | 低約20% |
合肥 | 3310 | 4122 | 低約20% |
南寧 | 2120 | 2950 | 低約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