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觀《笑傲江湖》周星馳模仿者被拒有感隨筆/毛鵬
偶然,看了《笑傲江湖》中的一期節目,內心久久不能釋懷,于是再回頭看了一遍,之后又看了好幾遍,終究還是不能翻篇,所以寫下此文:一是懷念曾帶給我們無限歡樂和驚喜的喜劇之王——星爺;二是表達對那位被拒青年人——張世玉的支持和理解。原諒這遲到了兩年的影評,就像請求星爺原諒我們很多人曾欠他一張電影票一樣。
從入場至結束,他的神態、動作、聲音(原本是配音石斑瑜先生的,但更多觀眾早已將它與星爺融為一體,成為他的標志)無不散發著星爺的味道。
劉儀偉:行了,你趕快開始你的表演吧!
劉儀偉:你是干什么的?
馮小剛:你學的是石斑瑜,不是周星馳。
整場表演,無不表現著其表演天份。馮導說不像,他說曾和周星馳有過幾次接觸。可對于觀眾來說,所了解的星爺不是生活中的,就是銀幕上的星爺,追逐感興趣的也是電影里面的星爺,他給觀眾留下了不一樣的喜劇。就舞臺上的這個青年人來說,我想問,那里不像了!又哪里不好笑了!
一次次挽回,一次次吶喊,甚至在乞求,給一個機會。可惜并沒有!“等一下,老師,是不是兩盞燈就要被淘汰?我在爭取一下。”看似一個請求,實則有點乞求,因為當時很明了,他已經沒機會了。這一幕,讓我想起了《喜劇之王》里面,星爺為了能演一個群眾演員,在苦苦哀求編導和他死攥著劇本不松手的那一刻······一個卑微、無名卻在賣力表演的龍套。“這條路不是我一定要做,而是我不做就會死!”多么周氏色彩的臺詞,多么周氏標志性的告白。我覺得他不是在演周星馳,他就是周星馳。“就算淘汰了,我也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我是不會放棄的”在巨大的打擊、阻力面前,依然堅定的宣誓,雖然此時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但這就是星爺,為了自己的夢想一直堅持的喜劇之王。
看完他的表演,我笑了,但是是笑中帶淚。我想說,有很多觀眾都喜歡你,喜歡你的模仿、喜歡你渾身上下都是喜劇的感覺,希望你能堅定地走下去,成為新的“喜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