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公布的第三屆篆書作品展入展名單中,多位墨池導師赫然在列。毫不意外,楊小剛老師再次位列其中。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入展篆書展,他的篆書、篆刻作品多次在各類展賽中入展、獲獎。
術業有專攻,楊老師在墨池中的授課也是圍繞篆書展開,而且目前主要以大篆為主,已經累計有4000余人次聽課。
“現在大篆就像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樣,我離不開它”楊小剛老師如是說。
楊小剛老師第三屆篆書展入展作品
對于大篆,楊小剛老師認為最難把握的就是用筆細節和正大氣象。
楊老師說:“我們書友臨摹大篆首先就是筆法的訓練,這在書寫中是至關重要的一關,筆法關不過,那么在臨摹中,就會出現線條的誤區如呆、板、厚、飄、散、軟等等弊病。其次就是線條力度,增強線條的摩擦和絞轉,發力的方法,主次的關系,控制大小和粗細。”
楊小剛老師臨《大盂鼎》
而如果想同時解決筆法細節和正大氣象這兩個問題,最合適的范本就是《大盂鼎》了。
《大盂鼎》與《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并稱為“四大國寶”。與其他三寶相比,《大盂鼎》線條是堅實肥厚的典范,線條起止常出鋒芒,爽利勁挺的筆畫隨處可見,具有強烈的書寫意識,較少人工修飾痕跡。
楊小剛老師臨《大盂鼎》
在臨習《大盂鼎》時,用筆的重點要放在把握線條質感上,用筆提按合度、起收爽勁有力、避免過于遲澀。
《大盂鼎》筆畫中段較為肥厚,兩端呈尖狀,這種過渡要自然,特別是收筆處,不可飄浮。
值得注意的是,金文大篆不可一味的放縱。原來金文的忽大忽小的字形結構到《大盂鼎》時已經有了相對統一的規范,展現出較為清晰的序列感。
但是,與諸多充滿理性色彩的西周晚期金文相比,在臨習《大盂鼎》時,更要注重其渾然天成的自然體勢、甚至通過夸張變形以求其趣,不可過于理性,一味求整、求齊、求方。
在章法布局上,《大盂鼎》豎行排列,但也照顧到橫向上的排列與顧盼。
所以在臨習時候,既要考慮到普遍字形的縱向取勢,同時注意橫向的左右顧盼與疏密開合,從而使整體上產生節奏感和律動感。
楊小剛老師第三屆篆書展投稿作品-篆書對聯
上面這件作品,就是上次沖刺篆書展課程時楊老師給同學們的示范,課后直接寄出投稿了。可見老師對待授課示范也是非常嚴謹,示范作品也達到了可以投稿國展的要求。
對于大篆的臨摹方法,楊小剛老師介紹了一點經驗:“在臨摹的時候也會注意它原有的結構姿態,根據自己的臨摹經驗和自己的審美意識,來改變自己認為原帖結構不足的地方,形成自己的一個書寫感覺,這種感覺的前提就是在有一定的理解程度,多多臨摹大篆系列銘文,在不同的筆法里尋找適合自己的書寫方式,正所謂采百花,釀一家蜜。從而達到書寫百家自成一體。”
楊小剛老師示范臨《大盂鼎》
接下來,楊小剛通過三個課時,詳解《大盂鼎》的臨習方法,并通過《大盂鼎》告訴你如何掌握金文大篆創作訣竅。
(新學員前3次上課后不滿意,可退款呦)
新學員保障計劃
如果你之前沒有從來聽過墨池課,那你可以享受新學員體驗期退費政策,也就是說,聽完這節課不滿意,可以聯系墨池課程顧問給您退款。
課程大綱
《大盂鼎》與《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并稱為“四大國寶”,其他三寶楊老師都已講過,這次就來補上第四寶的課程。
第一課時 《大盂鼎》基礎
上課時間:2018.09.11 19:00
一、整體風格面貌以及藝術價值
二、工具的選擇
三、基本用筆特點的講解
四、經典單字及字組的臨摹示范
第二課時 《大盂鼎》的結字
上課時間:2018.09.18 19:00
一、單字內空間布白
二、單字內點畫穿插避讓
三、字組之間的字形處理變化
四、字組之間的體勢變化
第三課時 《大盂鼎》的創作
上課時間:2018.09.25 19:00
一、關于篆法
二、形式制作
三、書寫節奏以及墨色層次變化
四、導師創作示范
(新學員前3次上課后不滿意,可退款呦)
授課安排
第一節試聽課 1 元!
后續單節課50元,直接報名3節課可享8折優惠,優惠價共計81元。
(微信群授課,以圖片+語音+小視頻的形式。課程有回放,可永久在本公眾號在線觀看)
導師介紹
楊小剛 字容之,號魚齋、竹景庵容盛軒
86年生于河北寬城
王友誼先生入室弟子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承德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承德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寬城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豐臺區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上元雅集藝委會成員。
《西泠印社守望西泠篆刻比賽》一等獎
《第五屆上元雅集友誼獎篆書展》獲獎
《第六屆上元雅集友誼獎篆書展》獲獎
《第八屆上元雅集友誼獎篆書展》獲獎
第二屆沙孟海書法藝術展
錦溪杯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藝術展
《全國第二屆篆書藝術展》入展
《全國第七屆篆刻藝術展》入展
《全國第二屆平復帖書法篆刻藝術展》入展
《全國第九屆刻字藝術展》刻字入展
《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藝術展》入展
《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入展
《全國第六屆新人新作藝術展》入展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