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基礎,初二關鍵,初三沖刺!附初中各年級學習規劃
董廷超老師
拼搏
在初中三年中,初一是基礎,初二是關鍵,只有初一、初二做好了積累,初三的時候才能猛沖。
接下來,董老師和大家分別談談初中各年級的學習重點與初中生要掌握的學習方法,早點了解這些,才能更好的制定學習規劃!
初中各年級學習重點
基礎初一
相對來說,初一的知識點不多,難點也不是很多。但學好初一卻是整個初中三年中最重要的。從小學進入初中,同學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老師的教學方式變了,學習的知識更深入了。
重要的是,如果在初一階段面對一個新環境,卻沒能適應它,以及沒有掌握學習新知識的新方法,如果將這些問題積累到初二,就會在心態上出現問題。
所以,在初一階段,同學們要完成兩個任務:盡早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角色變換,越早適應初中的學習習慣,越能夠比別人領先一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穩扎穩打、腳踏實地的學好每一個知識點,不放過每一個小錯誤。初中的要求與小學不同,它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挖掘的比較深,在弄懂的基礎上要求能夠熟練應用,甚至創新。
另外,初一的學習也要注意一定的超前性,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要適當學習初二知識,畢竟初二的難點更多,提前了解一些,有助于分擔初二學習的負擔。
關鍵初二
初二的學習任務是整個初中三年最重的。
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二:
一是,初一的基礎如果打得很好,并且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對初二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那么學好初二內容并不困難。
因為初二的知識雖然難,但它所應用的很多解題技巧或思想在初一都講過。到了初二只不過是換一個外殼包裝或進行更深入的拓展而已。
二是,在初二的學習中,要注意對相關類型題目的總結,尤其是那些自己易錯的題目或不會的題目,一定要進行歸類,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
另外,需要注意兩點:
一、有的學校或班級會在初二就把初中的大部分知識點講完,留下一小部分放到初三再講。這就加重了初二學習的負擔,因此,初一的提前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及時了解相關升學信息。
沖刺初三
初三的知識點不多,但都是中考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初三的學習以復習為主,復習要求全面、有針對性。
尤其是到了初三下半年,最好能夠將近幾年的中考真題做一下,了解哪些地方會出難題,要下功夫掌握;哪些地方出簡單題,只需了解即可。
萬事開頭難。剛剛步入初中,同學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既不要抱有中考是件遙遠的事,初一玩玩也無所謂的心態,放松自己,也不要因一些剛進入初中所出現的新問題而失去信心。
腳踏實地的學習,持之以恒的努力,自然而然就會有好的收獲。以下是董老師多年總結的學習規劃,希望對孩子有所幫助!
初中生要掌握的學習方法
1.預習
預習最重要的是能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
要在預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后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并記下來。
同時適當進行一些課前的習題練習,逐步了解知識點。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聽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1)做好課前準備,即預習。精神上的準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以及對探求知識的極大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2)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3)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做老師的合作者,學習的參與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4)在聽取公式定理的同時充分理解、掌握老師的解題方法,學習思路。
(5)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即不能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和復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復強調的部分。
(6)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恒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腦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有選擇的記筆記,記錄經典例題。
(7)注意和老師的交流,聽課要與老師有目光的交流,提問式交流,都可以促進學習。
3.作業
作業是提高思維能力,掌握知識,提高解題速度的途徑。通過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鞏固檢驗自己的目的。完成作業時,一定要做到獨立完成,形成自己的一個獨立的思維習慣。
4.復習
及時復習的優點在于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后的前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漸緩慢下來。
學過即習,方為及時。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就是說,復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獲。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復習要求包括:
(1)課后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
(2)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3)整理筆記。對課堂筆記及時的完善,勾畫出疑點,尋求同學老師的幫助。
(4)看參考書。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應考能力。
(5)單元復習的要求:本單元(章節)的知識網絡;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建立錯題庫,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初中各年級學習規劃
初一學習規劃:
7月初~9月:暑假是初中領先的最佳時期:提前學習初一內容,提前適應初中學習,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
8月初:備戰分班考試,爭奪優秀教育資源
9月:部分學校開學有摸底考試,主要考察初一內容
9月~10月:盡快適應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舍棄小學思路,培養初中學習習慣
11月:迎來第一次期中考試,是初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馬上調整解決
12月:絕大部分學校會把初一下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前到初一上學期學習,如何提早預習和適應應該早知道
1月初:期末考試是升入中學以來的第一次檢閱,對于直升簽約較早的學校而言,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也會作為參考數據
1月末~2月:寒假,追趕和超越別人的最佳時期,全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初一下學期開學,學生需要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學校期中考試,
6月初:重點中學開始講解部分初二的知識點,分擔初二的壓力
7月初:學校期末考試,這次期末考試是對初一全年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初二兩級分化開始的前兆,一定要做好自我分析
初二學習規劃:
9月~10月初二上學期的初步適應階段,學生逐步進入初二的學習狀態;十一長假,學生容易開始出現松懈情緒
11月初~月底:初二上學期的學習中間過渡階段: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逐漸形成;初二上的學習情況逐漸定型
12月初~1月中旬:初二上學期的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和兩級分化現象初步顯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初二寒假階段:利用難得空閑時間做好期末考試的檢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綢繆,要做好預習工作,提前分擔初二下的壓力
2月底~4月底:初二學年的重要轉型階段:課程難度加大,學生成績下滑明顯,可能導致學習興趣開始下降,厭學情緒初步滋生;學生兩級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5月~6月初中學習能力和中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各科難度和容量最為集中的時期,很多同學前期積累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7月初:初二學年最后收官和學生實力基礎定型階段:兩極分化達到高峰;初中過渡階段宣告結束,學生學習習慣和實力基本定型
初三學習規劃:
9月:學校做學期分析,制定合理計劃
11月:期中考試
12月:第一次中考英語聽說考試
12月底~次年2月:期末考試
次年2月:總復習開始
次年3月~4月底:第二次中考英語聽說考試。一輪復習+一模考試;各校大型中招咨詢會
次年5月:二輪復習 + 二模考試、專項復習及總復習;查漏補缺
次年6月初至中旬:準備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