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對老年病患長達四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那些在調查開始時血液中即含有高量興奮劑的病患與普通病患相比,患腦損耗類疾病的幾率要小一些。
晨間咖啡:咖啡因似乎可以觸發對大腦的保護性反應
南佛羅里達大學的調查員發現,那些始終保持健康的志愿者和那些患有早期癡呆癥的患者相比,血液中流動的咖啡因含量多達兩倍。
發布在老年癡呆癥期刊上的研究結果也對這一說法表示了支持,即每天飲用三杯咖啡可以顯著減少不治之癥的患病率。
研究人員認為,咖啡因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從而防止大腦受到老年癡呆癥的損害。
在英國,老年癡呆癥患者可能達到七十五萬人,而隨著老齡人口壽命的增加,這一數據預期將會攀升。
大多數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患者都會在被確診后十年內死亡,并且用于照料癡呆癥患者的費用比照顧中風、心臟病和癌癥三大疾病患者的花費加起來還要多。
老年癡呆癥之所能夠破壞大腦內化學物質傳輸,是因為它會引起一種沉淀物的堆積,即所謂的“淀粉樣蛋白板塊和神經纖維糾纏”,而這一物質能夠引起炎癥,從而打亂正常的信息傳送系統。
在英國,咖啡的每日消耗量大約達到7千萬杯。
為了驗證飲料中的咖啡因是否有保護大腦的作用,科學家招募了年齡在65-88歲之間的男女志愿者,共計了124名。
他們接受了血液檢測,評估了其中的咖啡因含量,之后進行了為期四年的跟蹤調查,以便查看有多少人會患上輕微的認知損傷,即老年癡呆癥早期特征。
結果顯示,那些最終患上輕微腦損傷的志愿者,在研究開始時血液中的咖啡因含量就比那些始終保持智力健康的人的咖啡因含量低百分之五十。
而在研究報告中,研究者也表示,對這些穩定的患者而言,咖啡是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咖啡因獲取來源。
此項個案對照研究提供的第一手直接證據表明,攝入咖啡因(咖啡)可以減少老年癡呆癥的患病風險,也可能對癡呆癥病發有延緩作用。
最近的一些其他研究也顯示出每天飲用咖啡可以減少女性的沮喪情緒,甚至減少四分之一的中風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