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美國內戰
一、 南北矛盾的加劇
(一)獨立后的美國經濟發展與領土擴張。
(二)內戰的根本原因: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嚴重阻礙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北方為發展本國工業,要求提高關稅,抵制外國商品的輸入;南方為了擴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換取英國廉價的工業品, 反對提高關稅。同時,對美國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張禁止奴隸制度,建立自由州,發展資本主義;南方則力圖擴展奴隸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矛盾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三)廢奴運動的發展。
(四)林肯對奴隸制的態度:林肯同情黑人奴隸,痛恨奴隸制度,他主張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隸制,最終達到廢除奴隸制的目的。林肯在內戰中的首要目標是維護聯邦統一。
(五)內戰的導火線: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二、 主要經過(1861—1865年)
(一)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史稱“南北戰爭”。
(二)戰爭初期,由于南方蓄謀已久,早有軍事準備致使北方在軍事上屢屢失利。
(三)扭轉戰局
1、措施:1862年,聯邦政府審時度勢,通過了《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參加北方軍隊。
2、作用:這兩個法令深得人心,調動了農民尤其是黑人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作戰,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四)1865 年,聯邦軍隊圍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滿。不久,南方軍隊投降。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告終,避免了美國分裂。
三、 林肯:1865年,林肯被擁護奴隸制度的狂熱分子刺殺。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得到了美國人民衷心的愛戴與景仰,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四、 性質:南北戰爭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五、 作用: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