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里的打斗不能像武俠電影里一般飛天遁地,什么草上飛,水上漂之類的。但也不能像現實生活里的打架斗毆一般,即使是像流氓小混混那樣亂做一團,淪為混戰。
而動作電影里的打斗場景更是如此,藝術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在力求真實的同時,武術指導們又要確保動作能在鏡頭的表現下打得漂亮,和武俠片里夸張的招式和兵器的殺傷力相比,動作片里依賴的是拳腳上的切磋。
NO·10《洗黑錢》1990.
精彩指數:★★☆
在這部比《鐵馬騮》還要早三年的電影,甄子丹首次讓觀眾見識到他那慣有的招牌動作“甄三腳”,在動作的表現上更加完整,清晰。
而在片尾那場和黑人大力士的打斗中,“真子彈”在雙手被綁的情況下,僅以雙腿完成了一場兩分鐘的精彩打斗,更讓觀眾看到了他那超水準“跆拳道黑帶六段”的腿上功夫,包括他那招牌的凌空一字橫踢,騰空轉身后踢,連環側踢等等。甄子丹的別具個人風格的動作設計與組合精彩無比,令人嘆為觀止。
NO·9《殺破狼》2005.
精彩指數:★★★
《殺破狼》是“真子彈”的最初向我們展示MMA綜合格斗的作品,本以自由搏擊為主的他在這部電影里稍微向觀眾展示了他嫻熟的綜合格斗技術,各種地擒,鎖技等等。
但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并不是他與洪金寶的PK,而是和吳京那場讓人看得血脈噴張的“巷戰,”甩棍VS短刀。
這場戲中,甄子丹特意使用了長鏡頭拍攝,主要是想表現出“實戰型”的搏擊感,所以在打斗時連剪輯也難以捕捉到武器的特寫,他和吳京只能完全靠自身的肢體動作來完成這一場戲,盡全力表現出甩棍和短刀的殺傷力威脅。
其中最值得一提和稱道的是,這場戲沒有傳統功夫動作電影里所謂的“套招”和指導,兩人完全就是自由發揮,就一個字“干。”
所以在拍攝的時候,甄子丹和吳京必須全神貫注,把這當成實戰來面對,時刻留意對方身上的每個部位,因為不知道對方會如何出招,甩棍的剛猛有力,直接有效的攻擊和短刀的瞬間致命性,完全就是一場真實的死亡對決。甚至在美國有警官學校引用了這一場戲作為警棍的范例來學習。
NO·8《導火線》2007.
精彩指數:★★★☆
在《殺破狼》里被甄子丹用來作為動作主題的MMA綜合格斗被集中被用在了和洪金寶的PK當中,充滿了實戰感。
而到了《導火線》里,無論是和釋行宇還是鄒兆龍的對決中,這種實戰的表現在畫面中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
每一個鏡頭都展示了一種真實的搏擊技巧,無論是散手技,柔術擒技,摔法,和各種地面終結技,甚至是甄子丹的最擅長的腿法,幾乎概括了MMA綜合格斗里的精華,讓觀眾直呼過癮,甚至很多專業的MMA選手也認為《導火線》可以作為他們的一個標桿和藍本。
NO·7《醉拳2》1994.
精彩指數:★★★★
這部《醉拳2》因其特有的動作設計,和“真功實打”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雖然本片的導演是劉家良,但是由于劉家良傳統的觀念與成龍希望表現出的那些極具觀賞性和娛樂性的動作設計相矛盾,所以本片最后的動作指導幾乎是由成龍來設計的,其中就包括最后那場讓盧惠光留名影史的彈簧腿“一字馬。”
盧惠光曾經是泰拳冠軍,為了對付盧惠光的泰拳和彈簧腿,成龍在片中用了一種“南北拳腿”的功夫,這場自由打斗場面整整持續了20分鐘,動作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達到了動作片的一個高峰,象征著標志性的“成龍電影。”
NO·6《葉問1》2008.
精彩指數:★★★★
這是一部甄子丹徹頭徹尾改變了自己打斗風格的代表作,為了演好葉問和更好的展示”詠春“,甄子丹花了九個月來新學習詠春拳。在這部電影里,你完全看不見甄子丹在過去的電影里他的那些各式各樣的“招牌動作”。
你能看見一個在動作上已經徹底收斂鋒芒的甄子丹,轉而變化成了另一種矯捷迅敏的動作體現,無論是詠春里的“連環日字沖錘”,還是經典的日字沖拳,都看得觀眾目不暇接。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那場“我要打十個”,而這場戲有很多畫面都是完全沒套招的,完全是靠著甄子丹的自身自由發揮。
而片尾那場把池內博之飾演的三浦當做木人樁來打的戲,雖然戲份太短,但是也不能否認看得直叫人心里倍爽兒。
NO·5《東方禿鷹》1987.
精彩指數:★★★★☆
如果不是因為我很早就看過,和里面演員的陣容,我很難相信這是一部1987年拍攝的電影,其中洪金寶和元彪與金牌動作惡人元華、周比利、倉田保昭、高飛、狄威的打斗場面和動作設計,假動作,拉人轉身還腿側踢,凌空180度橫踢等等,時至今日都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甚是“技高一籌,”遠勝于很多同類型動作片。
每一個動作的處理得非常干脆利索,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NO·4《飛龍猛將》1988.
精彩指數:★★★★☆
《飛龍猛將》是繼《東方禿鷹》后洪金寶執導的又一力作,甚至再度邀請到了WKA初代世界重量級王者“噴射機”賓尼·尤奎德參演本片。
片尾的那場終極決斗,成龍繼《快餐車》之后再度對決賓尼這位強勁對手的戲碼,堪稱是洪金寶執導的最出色的打斗之一!
節奏掌握完美,兩人從一開始的慢慢打量對方的實力,然后轉變成一段猛烈的拳腳相加,絕對的高水準。
賓尼的絕招里有一招是“360度轉身后踹”,在片子他曾用這招以騰空的方式直接把元彪踢暈。
NO·3《快餐車》1984.
精彩指數:★★★★★
《快餐車》里成龍與賓尼·尤奎德的那場較量,曾被《黑帶》雜志評為“史上最精彩的影視打斗”第二名,僅次于我等會要說的第一名。
賓尼曾是自由搏擊的冠軍,職業生涯里的戰績是63勝0負,其中57此KO對手,KO的絕招就是我上面說過直接把元彪KO的那招“360轉身后踹。”
這場打斗設計的看點就在于賓尼的“壓迫式打法”和成龍被被逼無奈后的“熱身訓練式打法。”搏擊時講求“氣定神閑”,就是要冷靜,不要沖動。成龍被賓尼壓迫的情緒心態上的轉變調整源于他自身對功夫的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使得這場較量具備了格斗教科書一般的意義。而導致成龍打敗賓尼的那拳也是設計得的“萬萬沒想到”,和不可預判。
NO·2《精武英雄》1994.
精彩指數:★★★★★
和成龍當初拍《醉拳2》一樣,《精武英雄》是李連杰想從武俠電影的熱潮中抽身,轉而拍攝一部非常真實,不用鋼絲和特技,著重強調從實戰出發的動作電影,這也成為了李連杰的作品中,極少用替身并保持超高打斗水準的作品。
電影上映后,成為世界功夫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超越前作并達到難以企及的高度。在全世界成為公認的功夫片教科書。李連杰在這部嘔心瀝血的影片中,融合了多年來研習的中國功夫和西洋拳法,讓功夫迷們看得如癡如醉。
電影中最精彩的打斗分別是和倉田保昭飾演的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以及和周比利飾演的“機器人”藤田剛的PK。
和船越文夫的切磋主要是強調的是個人修為要高于武功,練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人的體能達到最高或是極限,而不是擊倒對手。
而在片尾和李連杰對決的周比利,則是1985世界自由搏擊的輕中量級冠軍, 但在電影中,他卻用的是泰拳式的打法,兇狠的后手直拳,中位掃踢都是他的絕招。
在這一對中,李連杰繼承了李小龍截拳道的自由精神,從頭到尾都是突破傳統招式的限制,陳真吸收了不同風格的拳術,融匯為自己的格斗技巧。《精武英雄》后來成了好萊塢拍動作片的范本教科書,《黑客帝國》拍攝時就是根據里面的動作一格一格去研究。這部影片雖然是向當年李小龍的《精武門》的一次致敬,但同時也是一次超越。
NO·1《猛龍過江》1972.
精彩指數:★★★★★★
《猛龍過江》是李小龍唯一一部自己全權控制下拍完的一部作品,片尾那場與“羅禮士”堪稱“史詩級”的對決,把西方競技象征之所羅馬競技場用來作為對決的舞臺。
“羅禮士”是美國空手道冠軍,黑帶九段,曾四次入選“黑帶群英殿”,李小龍在認識羅禮士之前,一直認為高踢腿的威力不足,而只采用下踢去攻擊對手腰以下部位。但羅禮士改變了李小龍的認識,并教他高踢腿法,在這之后,李小龍才算是完善了自己的的武學:截拳道。
在李小龍手里,截拳道是最直接有效,最能發揮擊打能力的格斗技巧,攻守兼備,同時也爆發強大的攻擊力,但他并非別樹一幟的門派,而是基于實戰中不能拘泥于法則的前提下,以詠春為基礎,又集各派之所長的一種格斗技巧和精神。你可以在這場戲里看見,李小龍的拳腳揮灑自如,用打法變化多端的截拳道,讓與其對決的羅禮士完全應付不暇,甚至完全跟不上李小龍的速度。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當你用某種方式,放慢鏡頭去看這場對決,你會發現,這比你原先看見的更加不可思議,因為李小龍有很多動作實在是快到在鏡頭下完全捕捉不到。而這一場戲,李小龍沒有采用任何鏡頭剪輯,直接采用中長鏡實拍全過程,毫無疑問是電影中最精彩的對決,NO·1的地位,無可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