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份開始,我國進入了雨季多發的節氣,打開手機也能看到南方多地開始普降大雨甚至特大暴雨,北京雖然最近幾日持續炎熱,但面對大雨傾盆也只是時間問題,在這里,小編除了要提醒大家雨季的行車安全,注意車速和跟車距離外,還要在今天的節目中說一個看似不起眼,但卻時刻威脅行車安全的話題。
面對大雨,愛車的外后視鏡滿是雨水,看不清后方來車該怎么辦?
外后視鏡電動加熱功能普遍和入門小型車無緣,面對大雨傾盆,看不到后方來車,在并線、倒車、掉頭時會增加安全隱患,那我們該如何避免此類危險的發生呢?
首先最傳統的方法就是--加裝后視鏡雨眉
在后視鏡上加裝雨眉確實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雨眉的安裝方式通常分外側安裝和內側安裝。外側是粘在后視鏡上的,而內側則是插在插在后視鏡與框的縫隙中。實際使用中都是外側安裝的多,裝在內側的話因為雨眉厚度的原因,可能會影響到后視鏡本身的調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雨眉時,要注意其材質塑料軟硬程度,便于定型。粘膠的質量也和其定型和牢固程度掛鉤的,質量差膠被雨水侵蝕后,不僅容易掉,而且定性不好影響美觀。
雨眉作為做傳統的防雨方法,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尤其是小雨的時候,效果比較明顯,但是雨量較大的情況下,依舊會受到影響,但有總比沒有強。
另外即便裝了雨眉,也不是一勞永逸地事情。這種效果的改善,比較明顯的體現在途中下雨的情形。如果停車期間就已經下雨,則靜止狀態的雨眉,受到雨點的長時間飄入,同樣會積累很多的雨滴。需要在開車前將雨水擦干凈。
加裝雨眉還是看車主自己的意愿,如果處在雨水頻繁的地區,加裝個雨眉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幾十塊錢可以保障一定的行車安全。
最“科技”的方法--電加熱后視鏡
小編所說的最科技的方法,只是相對來說的,畢竟現在電加熱后視鏡也早已不是高檔車型的專有了,很多普通家用車都可以選裝電加熱除霧后視鏡,或者將自己普通的后視鏡改裝成電加熱后視鏡。
所謂電加熱后視鏡,其實原理非常的簡單,就是在兩側后視鏡的鏡片內安裝一個電熱片(電熱膜),通過加熱后視鏡來蒸干表面的水汽。如果車型配置里沒有后視鏡加熱功能,車主自行改裝時需要注意:改裝一般需要改動車內原先的部分線路,需要打孔串線,比較復雜,建議到正規的汽配店進行安裝。而且一些低排量的車并不適合加裝后視鏡加熱,一般情況下兩個后視鏡電熱絲的功率總和相當于一個后窗除霜器,低排量的車一旦安裝后可能會導致動力輸出不足。
電加熱后視鏡對于霧氣和水汽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對于雨水的情況,個人感覺不是特別有效。在下小雨的情況下,雨水落在后視鏡上會被一定程度上的烘干;而在大雨中使用,使用效果一般,只不過不會讓過多雨水積后視鏡上而已。
最DIY的方法--涂抹除水物
1.一瓣大蒜解決問題
大蒜不僅能消滅口腔細菌,成功熏到他人,面對外后視鏡掛滿的小雨點,大蒜也有奇效。我們只需一小半大蒜,將其壓扁,用大蒜內部的汁液均勻涂抹在外后視鏡上即可。優點在于保持時間長,缺點就是異味有點大... ...
2.洗衣粉上陣
要是覺得大蒜太LOW,我們常用的洗衣粉也能派上用處,將洗衣粉均勻涂抹在外后視鏡表面,在用清水擦干,遇到雨水天氣同樣可以防止雨滴掛在鏡片表面,但洗衣粉的缺點在于持續時間較短。
3.洗潔精也不錯
洗潔精具有強調的去污能力,均勻涂抹在外后視鏡上可以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堅持一天問題不大,但洗潔精最大的問題在于透光性一般,在雨天使用有點模糊,要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才行。
4.車蠟來也
車蠟能保護車漆的作用在于打完車蠟,它能在車漆與空氣之間形成一層保護膜,我們用海綿將車蠟涂抹在外后視鏡上再用清水沖洗干凈,車蠟的保護層同樣可以隔絕雨水停留在鏡面上,就算大雨傾盆也少有水滴停留,并且較強的附著力,持續時間也很長,一般在一周左右。
5.神奇的玻璃驅水劑
玻璃驅水劑在網上和裝飾店都有銷售,價格也很經濟,將長相像印章一樣的擦頭像后視鏡上涂抹,再用毛巾擦干,遇到大雨,雨水會直接滑下來,持續時間很長,但記住,一定要將擦頭均勻涂抹在鏡片上,否則沒有接觸擦頭的地方會殘留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