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祥伯去世了,享年88歲。村里人說,福祥伯長壽,是個有福的人。
福祥伯老伴走得早,他獨自一人養大了三子二女,雖然以前吃了不少苦,可現在,大兒子收落果多年,家里裝修得和城里別無二致;二兒子早些年給人送水,家里蓋起了三層樓;三兒子當上了村干部,有身份有地位;兩個女兒家都在外做生意,日子紅紅火火,隔三差五給老人送錢買衣服。村里人說,兒女有出息,福祥伯真是個有福的人。
十年前,福祥伯住在大兒子家,因為那是以前的老房子的地方。后來,大兒媳說:爸,家里開始收落果了,太吵了,還不如住老二家;二兒媳說:爸,我這幾年正在看孫子,肯定對您也照顧不周,還是住老三家合適;三兒媳說:爸,您的三兒主要忙村里的事,我一個女人看果園不合適,您干脆住在果園吧,賊不敢惦記,還清凈……于是,福祥伯在果園里住了十多年,自己做飯,捎帶給三兒打理果園。
兩年前,福祥伯得了腦血栓,半身不遂,生活難以自理,經過舅舅中間說話協調,三個兒子同意每家十天輪住,兩個女兒負責衣服和被褥,一直到老人壽終,在老大家辦喪事,由三個兒子均攤費用。
眼看老人一天不如一天了,老大一家開始籌備后事。二媳婦對老二說:咱爸年輕能干時給老大干活,這些年給老三看園子,就咱們吃虧,這次辦事一定要在咱家,你知道兩個姐姐給了咱爸不少錢,最后肯定要被老大騙去,過事剩余的東西和禮金也是老大的,咱們不能當冤大頭……
老二自愧不如媳婦精明,夫妻倆合計了一夜,想出了辦法。
冬月十一,該輪去老三家了,老二說:老三啊,天太冷,咱爸跑來跑去也不是辦法,干脆等快不行時讓老大接走吧!老三樂的清凈。
冬月十八,福祥伯就快咽氣了,老二媳婦趕緊偷偷打電話叫自己門口的幾個媳婦照顧穿壽衣,老大得知消息,趕緊開車過來拉人,可老二家的門十分鐘才叫開,他急匆匆到里面一看,傻眼了:父親穿好壽衣,已被安放在板上了!(農村習俗,死人放在板上就不能再挪動了)
老大咽不下這口窩囊氣,晚上在靈前就和老二打了一架,舅舅說,兄弟之間要和睦,不能讓外人看笑話,老大不依,說這事沒完,為了息事寧人,兩個女兒答應各給老大五千元。
晚上,三媳婦對老三說:本來咱爸是在咱家去世的,被老二耍了,老大老二名利雙收,明擺著欺負咱們,這事擱不下!他們兩口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讓舅舅主持公道,舅舅連夜和兩個女兒商量,大女婿說:我們又沒得老人的光景,不能再出了!二女婿說:錢是不能再出了,要不,我看看能不能托人給老三的大孫子找個好工作。老三一聽,這主意也不錯,不再鬧事了。
豪華的棺材準備好了,有名的戲班請來了,最上檔次的廚師班已盤好爐灶,村里有頭有臉的干部都安排在禮房,出殯那天,孝子賢孫披麻戴孝,哭聲震天,隊伍排滿了整條巷,五班管樂輪流競演,《吊孝》《哭墳》唱得聲淚俱下……
人們都說:走得這么熱鬧,福祥伯真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