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
《易經》包括六十四卦卦序、卦名、卦畫、卦辭、三百八十四爻的爻題,爻辭以及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的爻辭組成,分上下二篇,上篇從乾卦開始到離卦為終,共三十卦;下篇從咸卦開始到未濟為終共三十四卦。《易傳》又稱《易大傳》和《十翼》是對《易經》的注釋和引申共分七個部分,十篇。它包括《系辭》上、下篇,《象》上、下篇。《彖傳》上、下篇,和《文言》,《說卦》,《雜卦》,《序卦》。
1,卦序:是卦的前后排列的順序號。2,卦名:是卦的名稱。3,卦畫:又稱卦形是由陽爻一和陰受一一組成的卦形。4,卦辭:是解釋卦所表示的吉兇的文字5,爻題:是區分爻的陰陽和上下位置的文字表示。陽爻用九來表示,陰爻用六來表示,最下面一爻為“初”依次朝上。二三四五最上面一爻為“上”。6、爻辭:是解釋爻所表示吉兇的文字。7、用九和用六:用九只用于乾卦,用六只用于坤卦,是特定的除六爻之外的爻辭。1、(卦序)乾卦(卦名)_______ 上九 ________九五
________九四 卦畫與爻題
________九三
________九二
________初九(卦辭)乾卦: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爻辭)用九:現群龍無首,吉。--(用九)《易傳》中一,《系辭》:又名《大傳》,是《易經》的整體概論和綱領。它對《易經》結構章法作了具體說明,它闡釋了《易經》的哲學意義,也揭示了《易經》的世界觀,方法論和人生觀,使《易經》不僅止于占卜,而提升為高度的哲學理論,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篇很重要的論文。二,《說卦》:是說明將八卦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它將枯燥、呆板的卦形附以實際意義,使八卦抽象的卦象變成了能代表各種自然物質的具體的象。三,《序卦》是解說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和排列的序列四,《雜卦》是將六十四卦以性格相反的綜卦或者性格交錯的錯卦兩兩一對簡明扼要的解釋卦義,比較各卦的意義,也就是各卦的義。《周易》的形成,是人們對未來世界強烈的預見感,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結果,它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系列規律,終成“易”書。
它是我國人民聰明才智和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的真實寫照;它是占筮的書。但是通過各朝代大儒賢士的努力和探索,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思維方式的樸素哲學。它現在已不單單是占筮的書,更是集歷史、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于一體的思維理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