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黃帝要去具茨山拜見大隗,
由方明駕車,昌宇陪乘,
張若、謵朋在馬前引導,
昆閽、滑稽在車后跟隨;
來到襄城郊外,
七位圣人都迷失了方向,
沒有人可以問路。
正好遇見牧馬的童子,就向他問路說:
“你知道具茨山嗎?”
童子說:“是的。”
又問:“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嗎?”
童子說:“是的。”
黃帝說:
“這個童子真是特別啊!
不但知道具茨山,還知道大隗的住所。
我想請教怎么治理天下。”
童子說:
“治理天下的人,也只是這樣罷了,
哪里有什么事呢!
我小時候自己在天地之內(nèi)遨游,
恰好患了目眩癥,
一位長輩教我說:
‘你可以乘坐太陽車,
到襄城郊外去遨游。’
現(xiàn)在我的病稍微好些,
我又要到天地之外去遨游。
治理天下也只是這樣罷了,
我又有什么事可做呢?”
黃帝說:“
治理天下,實在不是你的事。
雖然如此,還是要請教怎么治理天下。”
童子推辭。黃帝又再請教。
童子說:
“治理天下的人,
與牧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也只是除去對馬有害的東西罷了。”
黃帝一再叩首拜謝,
稱他為天師,然后離去。
《傅佩榮譯解莊子·徐無鬼 24·4》
政治領(lǐng)袖或是企業(yè)領(lǐng)導,只要盡量把復雜的問題簡化,把握一兩個原則,就可以把事情做好。
七圣皆迷,牧馬童子卻知道答案。“圣”指的是人間的領(lǐng)袖人物,各有才智,但是未必知道究竟真實。
人間的各種知識,未必能讓人覺悟,越具有專業(yè)的知識,越可能執(zhí)著,以為靠這個專業(yè)知識,可以找到一個根本的答案,其實不然。
童子的意思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他小時候到處遨游,若有阻礙(瞀病),就順著自然的變化(乘日之車),如此而已。
前文有談到養(yǎng)生像牧羊一樣,“視其后者而鞭之”,趕羊的時候哪一只走得慢,就鞭策它走快一點就好了。
保持均衡,不要有哪方面特別落后,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身體從頭到腳,每一個部分都要保持均衡,自然就會健康。不夠均衡,身體就會出問題。治國、養(yǎng)生,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傅佩榮
圖 | 蔡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