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于龍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們自稱為龍的傳人,對它卻少有了解和關心。
其實也不能怪我們,被圖騰化了的龍,一直以來就像個板著臉、總是高高在上的兇老頭兒,讓我們畏懼、崇拜,卻不敢和他多說一句話。
結果有天,你不小心發現老頭兒的幾本舊日記,里面記錄的都是他年輕時的風流往事。看完你才發現,原來這個看起來不近人情的老頭兒年輕時這么多情啊!
禮節君偶然看到一句“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被勾起了好奇心:為什么它的兒子會是九種不同的生物?難道不是親生的?這九個兒子到底長啥樣?
四處查閱資料后發現,我們所認知的龍跟資料中記載的龍大相徑庭。“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受龍的青睞。所生的九個兒子,不僅相貌上天南海北的,性格、愛好也都大不相同。
音樂天才:老大囚牛
--
雖然它叫囚牛,但人家可是條血統純正、貨真價實有鱗有角的龍。老大的媽媽為原配,是條母龍,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這位龍子性格是所有兄弟中最溫和的:愛好藝術、不逞狠、不好斗。關鍵它還是個音樂天才,在藝術上頗有造詣:耳朵靈敏,可以聽到萬物的聲音。平時沒事就愛蹲在琴頭上聽人家彈琴、唱歌。
這么有音樂天賦的老大自然而然地就被人雕刻在琴頭上。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打架能手:老二睚眥
--
在傳說中描述老二長相為“面如豺,身如豹”,因為睚眥的媽媽是頭狼,是龍第二個老婆。睚眥性格就和媽媽一樣,脾氣暴躁,沒事就齜牙瞪眼的。最喜歡打打殺殺、舞刀弄槍。
所以一般用于各種兵器上,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健身達人:老三嘲風
--
雖然它長得像一頭野獸,但傳說它媽媽是鳳凰。這位龍子愛好健身,只不過它鍛煉身體的地方比較奇特、驚險,一般都在房頂上、懸崖邊兒等地,爬上去后還喜歡四處張望。
所以就被古人安排在宮殿的飛檐上。皇宮寺院飛檐上的走獸,就是嘲風,不僅象征吉祥和威嚴,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神奇力量
大嗓門話癆:老四蒲牢
--
老四的媽媽是只蛤蟆,(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呱呱叫、一蹦一跳的蛤蟆!)但是老四幸運地遺傳了爸爸的長相,傳說稱其“形似盤曲的龍”。雖然長得隨爸,但是性格還是和媽媽一樣,性格張狂,喜歡大聲亂叫。
蒲牢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但偏偏害怕體型巨大的鯨魚。古人根據它的這兩個特點,把蒲牢鑄為鐘紐。為了讓鐘聲響亮,同時將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每次一敲鐘,蒲牢就被鯨魚嚇得哇哇大叫。
沉默的煙鬼:老五狻猊
--
老五的媽媽是頭獅子,所以它就是一條長得像獅子的龍。老五性格和它哥哥蒲牢截然相反:沉默寡言。
它不愛說話、不愛運動,最大的愛好就是吸煙,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座下當了坐騎,因此多出現在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
大力士:老六霸下
--
老六的長相隨媽,乍一看就是個大烏龜,所以又稱石龜。老六是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猛士,沒工作的時候就攢著一身力氣,經常扛著泰山、華山、廬山等三山五岳到處溜達。
后來得到大禹的賞識,于是霸下就心甘情愿地跟著他四處治水。項目成功后,大禹為了阻止霸下到處撒野,便搬來刻了霸下治水功跡的特大石碑,叫它馱著。
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正義使者:老七狴犴
--
老七是龍和老虎的兒子,又名憲章,相貌像虎。它是一位很有正義感的龍子,愛好打抱不平,除暴安良,最討厭作奸犯科之人。
在古代監獄大門上的虎頭形裝飾就是它的形象,除裝飾在獄門上外,官衙上的虎頭鍘也是它的化身。
文藝青年:老八負屃
--
老八和老六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它可和兄弟霸下長得完全不一樣。老八長相隨爸,是條烏龜龍。愛好歌詞詩賦,還是個正兒八經的文藝青年。
文藝青年負屃常常盤繞在刻滿文字的石碑上方,悶的時候就和在下面馱著石碑的哥哥霸下聊聊天、談談心。
重口味吃貨:老九螭吻
--
已經有了七個老婆、八個兒子的龍這時候還不滿足,連海里的一條魚都不放過。可憐的魚被龍強征為八姨太后,還為它生下了最后一個兒子——螭吻。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長的是龍頭魚身,還是個大嘴吃貨,最愛大口吞火。又因為老九是在海里出生,屬水性,古代人就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常被安排在中國宮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
汪曾祺老先生曾說:生活是很好玩的!其實不止生活,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很好玩的。
只要你換個方式、用心發掘,那些藏在史書中、藏在民間傳說里有趣、好玩的小故事都會一個個跳到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