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后,子女由父或母一方撫養,不直接撫養的一方支付撫養費;然或主觀原因或客觀原因未及時支付撫養費的情況時有發生。子女成年后,能否追索未成年期間的撫養費?有無時效限制?尚未大學畢業的子女能否繼續主張撫養費?我們根據案例來了解一下。
實案分析
01
子女成年后追索未成年期間的撫養費訴訟時效自年滿18周歲次日起計算3年訴訟時效
小文父母于2004年4月20日協議離婚,離婚協議關于子女撫養的約定為:小文隨母親共同生活,小文父親應從2004年4月起每月支付500元生活費每月10號之前支付。小文父親每月至少有一次的探視休息日,暑假、寒假可酌情考慮。小文隨母姓。然生活費小文父親僅付到2008年9月,之后再未支付。小文及母親多次聯系小文父親,希望其能盡到一個父親最基本的義務,均無果。現小文19周歲,要求主張2008年10月至2017年1月10日期間的生活費50,000元。
法院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雖然給付撫養費請求權帶有濃重的財產內容,但由于其主要體現為身份利益請求權,關涉人的生存,故請求支付撫養費的訴訟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但是,給予撫養費請求權的基礎是權利人無法獨立生活,通常義務人只需支付至子女年滿18周歲,因而子女成年后追索未成年期間的撫養費的,應當依法適用訴訟時效,即成年子女向未盡撫養義務的父或母主張未成年期間的撫養費的,應當在年滿21周歲之前提出。
原告于1999年1月10日出生,于2017年1月10日年滿18周歲,此時,被告未給付撫養費,原告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故原告依法應于此后的三年內即2020年1月10日前提起訴訟。現原告于2018年提起訴訟,在訴訟時效之內,故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18周歲之前的撫養費的請求應予支持。
(參考 (2018)滬0115民初37800號案例)
02
有固定工作的成年子女追索未成年期間的撫養費不予支持
小英父母根據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法院于2001年6月27日作出(2001)寶鳳民初字第9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準予離婚,小英13歲隨父親生活,生活教育費由父親自理。判決后小英即隨被告共同生活,2002年7月份,小英即離開父親與其母親共同生活。之后,小英父親曾向小英支付過幾次撫養費,2006年之后再未給小英支付撫養費。現小英29周歲,起訴至法院要求其父親支付未成年期間撫養費及大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法律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另,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本案中(小英)現已年滿29周歲,亦不屬于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其已喪失了請求支付撫養費的權利,故對小英之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依法駁回原告起訴。
小英不服一審判決,遂上訴至二審法院。
二審法院認為,撫養費是針對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父母給付的撫養費用。上訴人小英在父母離婚后撫養權判歸其父親的情況下自愿隨其母生活至成年,其在隨母生活至滿十八歲以及上大學期間未向被上訴人訴請給付撫養費,視為其放棄了應享有的法定權利。現上訴人已年滿29周歲,且有固定工作,其向被上訴人追索未成年期間的撫養費,不能得到支持。綜上所述,小英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依法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參考(2018)陜06民終1248號案例
03
離婚協議中約定支付子女撫養費至大學畢業的,無證據證明該約定非真實意思表示的情形下,該約定有效,但在具體金額上會考慮到子女成年的因素略作調整
小童父母于2007年9月13日在廣東省廉江市民政局登記離婚。離婚時雙方在《離婚協議書》第二條中約定“……其他子女由男方獨自撫養(包括原告),男方負責小童的撫養、學雜費到大學業結束,有能力工作為止。負責女兒的工作安排,無論期間出現任何經濟情況。女兒及小童母親有事故發生,男方必須負責有關開支及事務”。2014年1月20日,小童母親作為原告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女兒(小童)歸其撫養。法院于2014年3月25日作出(2014)深龍法布民初字第224號民事判決書(以下簡稱“224號判決”),其中判決小童從判決生效之日起由其母親直接撫養。此判決已于2014年4月11日發生法律效力,此時小童尚未高中畢業。小童現要求父親支付2013年10月到大學畢業止期間的撫養費及中學學雜費。
一審法院認為,小童已年滿18周歲,已不屬于父母承擔法定撫養義務的婚生子女,且小童母親與父親均已確認2014年5月前,小童父親以其使用房產的租金收益由小童母親代收方式支付了撫養費,因此小童要求其父親支付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18日(原告年滿18周歲之日)期間的撫養費法院不予支持。
小童母親與父親在離婚時約定包括原告在內的婚生子女撫養、學雜費被告需支付到大學畢業,此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是雙方當事人在離婚時真實意思表示,法院予以確認有效。但由于原告現正就讀高三年級,是否能夠在其后高考中考上大學處于待定狀態,在此情況下,法院僅確定被告有支付原告就讀大學后學雜費的義務。
小童不服一審判決,遂上訴至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審法院認為,雖然224號判決生效時,小童已經年滿18周歲,但由于其尚未高中畢業,不能獨立生活,故小童從2014年4月起,有權要求其父親支付高中畢業前的撫養費。
對于小童在考上大學后的撫養費負擔問題,小童父親在協議離婚時承諾負擔,其雖主張該離婚協議簽訂受到脅迫,但對此并未提供充分證據。考慮到小童在讀大學后,已經成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食其力,故本院酌定小童父親在小童考上大學后每月15日前向小童支付撫養費1500元至小童大學本科畢業時止。此外,根據法律規定,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小童要求其父親同時支付撫養費和學雜費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參考(2015)深中法民終字第172號案例
法律依據
壹
《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七條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十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第二十一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律師觀點
1、 給予撫養費請求權的基礎是權利人無法獨立生活,尚未大學畢業的成年子女不屬于法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
2、在沒有約定撫養費支付期限的情形下,原則上支持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但撫養人有約定或同意支付子女十八周歲以后的撫養費的,不受前述規定限制。
3、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的撫養人,應當按時支付撫養費,積極履行作為父母的撫養義務。
作者簡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