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銀行最新利率表出來了,
把錢存銀行的都哭了,買保險的都笑了!
不說了,先上圖
從表中看到,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的存款利率最低,一年期利率只有1.75%,把1萬元錢存一年,也才有利息175元錢,175元,買件衣服都不夠。而且,現在物價不斷上漲,一年后的175元就更不值錢了,不哭才怪~
目前一年期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平均在1.75%-2%左右,而這個利率范圍是經過巧妙計算得出的。根據最新公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值漲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PI顯示,平均在2%左右,也就是說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約等于CPI增幅。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CPI可以簡單理解成物品漲價的速度,人們也喜歡用CPI來衡量通貨膨脹的速度。可喜的是目前CPI并不是特別高,但是可悲的是我們現在真實的通貨膨脹率不能用CPI衡量,而真實的通貨膨脹率在6%左右。
除了上調上浮幅度,也有部分銀行下調了部分期限的利率。國有大行中,兩年期存款利率最低上浮由上季度的7.14%降到了0,而三年期和五年期最低存款利率依舊沒有上浮。另外,數據顯示,在調查的604家銀行中,沒有一家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浮達到30%。
國有五大行活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基準利率,僅為0.3%,粗略計算1萬元的活期存款,一年下來只有30元的利息。按照6月份CPI1.9%的漲幅來看,相差1.6%。在這種低利率下,活期存款是一種不合適的儲蓄方式。
銀行偏愛中短期定存
統計數據顯示,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遠小于其他各期限上浮幅度,大多數銀行一年期利率上浮幅度都在30%及以上。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銀行吸收存款的意愿加強,但考慮到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未來央行可能會進一步采取降準降息的措施,銀行對于吸收長期存款的動力不大,對于成本較低的中短期資金較為渴求。
因此對兩年期以內定期存款上浮力度較大,對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力度較小,甚至多家銀行出現期限與收益“倒掛”的現象。
早在2016年年初,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2016冬季達沃斯做了主旨演講。李副主席提到:去年一年,我們中國的居民新增儲蓄的存款就超過了4萬億人民幣,2008年以來中國的居民儲蓄累計增加了35萬億人民幣,這是中國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都有充分的條件。
其中提到的有效投資,在當前經濟下滑,銀行全面進入負利率時代,老百姓存在銀行里的錢實際上是虧本的,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投資?央視直接給我們答案!
CCTV2:低利率下,抓緊買保險
低利率下,抓緊買保險,保險公司是特殊的銀行,是真正“存錢”的地方;而普通的銀行只是“放錢”的地方,買保險就是買倍數,在無形之中放大了你的資產。
相信各位還記得雜志君寫過揭密:因為有保險,美國人不存錢卻最有錢;沒保險,中國人勤勞卻沒錢!的文章,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
根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人的儲蓄率極低,最高水平僅為5.6%,最低時為0.8%。中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居民儲蓄率高達52%,也就是說,每領100塊錢工資,有52塊錢存進了銀行。但是,中國人遠遠沒有美國人有錢,也沒有美國人生活品質高,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美國人都買了保險,而中國的保險普及很低!
美國人收入的近一半都交了各種保險,投保率是420%,即每人均擁有5份保單,醫療險、房屋綜合險、意外險等保險在美國的普及率非常高,基本上可以說是人人必備的。因此在風險面前,美國人只需從容淡定地去找保險公司拿自己應該拿的。所以,美國人可以不存錢,肆意消費,成為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但也是最富裕的國家,最有保障的國家。
反看中國,因為大家的保險意識還不強,投保率非常低,約60%!由于各種意外頻繁發生,重疾發病率高漲,大家心里都沒有什么安全感,都希望多存一點錢,用于對抗隨時到來的意外。盡管我們是儲蓄率最高的國家,是最勤勞的國家,由于保險意識不強,老百姓很有可能辛苦一輩子最后白忙活一場。